產房,作為新生命誕生的地方,既有驚喜,也有煎熬。煎熬的是媽媽,驚喜的是全家......
對於大多數女性來說,生孩子幾乎是這輩子跨過的最難熬的一個坎兒。除了身體要承受各種難以想像的痛苦,還需要克服心理方面的重重障礙,其中就有過來人常說的「恥辱感」。
當生娃遇到男醫生......
曉云:當時一進產房都傻了!負責分娩的醫生是男性,周圍還有好幾個實習醫生站在旁邊仔細觀察並記錄著,且無一例外都是男性!簡直是尷尬的要命!!!疼痛感和羞辱感讓我痛苦至極......
衣不蔽體的尷尬時刻......
豆豆媽:回想起產房裡的自己光著下半身,吊著尿管,站在那兒等開指的感覺,形象、尊嚴全無!但又沒辦法,誰不是這麼過來的?恥辱感爆棚。
分娩時的突發狀況......
小黃鴨:生之前吃了太多東西,生的時候就遭遇了我人生中最尷尬的時刻。生的過程中突然想拉屎,可我又覺得不好意思,結果醫生嫌我不配合生產,還說了我幾句。頓時覺得太難為情了,最後還是拉了......糞便傾瀉而出的那一刻,我的尊嚴也沒了......
雖說為母不易,生娃確實需要經歷這些尷尬、痛苦的過程,但有沒有辦法能讓分娩的恥辱感降到最低呢?有!孕媽們莫慌,請繼續看!
01
提前溝通分娩細節
現代很多醫術精湛的產科醫生為男性群體,男大夫相較於女大夫來說,其實更有優勢。但如果實在介意男大夫來為自己接生,不妨在分娩前就和醫院進行溝通,提出自己的需求,就能在分娩時避免尷尬啦!
02
提前了解分娩流程
很多初產婦是不知道分娩流程的,所以在進入正式分娩的時候常常會感到手足無措和害怕,甚至出現很多尷尬的局面。孕媽不妨在產前多了解分娩的常識和流程,才能正確應對分娩時的種種突發狀況,減少尷尬。
03
減少圍觀群眾
在孕媽陪產方面,通常都是只允許一人陪產,可能周圍會出現一些實習醫生。實習醫生要進行學習,不可避免地要進入到實際的孕媽分娩過程中來,但是這確實也在很大程度上給孕媽造成了心理負擔。實在擔心也可以提前溝通好這件事,減少圍觀群眾。
從女人變成母親的過程實在太多磨難,太多犧牲。這個過程更像是——一個身份吞噬了另一個身份。而「你是媽媽」這句話,也會伴隨一生。
為母不易,希望每個家庭都能對孕媽群體多一分理解和包容,讓新生命的誕生再多點驚喜,少點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