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一般的看法,美國學生要比中國學生「幸福」多了,學校免費提供書本、文具,還可以鎖在固定的柜子,每天背個輕飄飄的書包……
據美國《紐約時報》15日報導,秋季新學期馬上就要開始了。因為財政壓力,美國各地幼兒園、中小學一改傳統,不僅要求學生自己買文具,而且還要求他們自帶廁紙、洗手液、垃圾袋等日常用品。1個小學生開學要買的東西,可以鋪一整張桌子。
小學一年級必帶物品清單
文具……肥皂廁紙垃圾袋
6歲的艾米莉·庫普住在阿拉巴馬州。今年秋天,她馬上就要上小學一年級了。
近段時間,小艾米莉照著學校開的「上學必帶物品」清單準備好了以下東西:兩個雙倍分量的捲筒廁紙、三捆「卡樂斯」擦洗液、三盒嬰兒柔膚溼紙巾、兩盒垃圾袋、液體肥皂、「舒潔」紙巾和可封式三明治保鮮袋。這些東西堆在一起,非常壯觀。
「當我第一次看見這張東西(上學必帶物品清單),我的下巴都要掉到地上了。」艾米莉的媽媽柯斯汀·庫普說。
不可避免地,清單中還包括固體膠、剪刀和蠟筆這些文具。《紐約時報》說,這樣的清單之前就有,現在變得越來越長。
這個夏天,庫普每個星期都瀏覽幾大零售商網站,同時建了個和網友交流哪裡能買到便宜貨的博客,幫女兒弄這些東西。
全美很多學校有類似清單
學校窮 提供不起日常用品
艾米莉的遭遇絕非發生在阿拉巴馬州的孤立現象。如今,美國很多地方的幼兒園、小學、中學都面臨這種「缺紙」狀況。
德克薩斯州一些幼兒園給每個要來的小朋友列這樣一張清單:一包棉花球、兩包面巾紙、幾卷廁紙、幾束馬尼拉紙(常用做文件夾、信封)、彩色美術紙和一包裝三明治的紙袋。
德克薩斯州一些幼兒園撤銷了冰淇淋紙杯和紙質餐盒;伊利諾州和科羅拉多州的一些學生去上學必須帶列印紙。西雅圖的聖約瑟夫學校,學生還要帶「速易潔」拖把和塑料餐具;火奴魯魯一所小學要每個學生上學必須帶四包廁紙。
「按照我們的歷史傳統,這類東西都是由學校提供的。如今這個年代,我們實在提供不了。」全美小學校長協會會長芭芭拉·切斯特說。
按照美國教育體制,書本、文具等一般都由學校提供。學生在學校裡還有一個柜子放東西。比起中國學生來,美國學生雖然也背書包,但往往輕得多。
為什麼會這樣?《紐約時報》說,這些基本用品的需求量很大。新學年開始,全美國的學校都正在縮緊財政預算。雖然美國經濟正在緩慢復甦,但持續不降的高失業率、低廉的財產稅、營業稅收入讓很多州政府陷入財政預算危機,公立學校的財政預算因此跟著被削減。
紙巾洗手液賣得比書包電腦火
商店推出「套餐」 買一送一
現在,美國各大零售商正在你追我趕,擴大專門針對學生的物品種類。很多商店按照本地學校的需求,收集他們的清單,提供專門服務。這種情況前所未有。
美國一些商店的學生用品專櫃差不多全都在賣清潔用品了:紙巾合裝包、清潔噴霧劑、洗手液。鋼筆、記事本和書包都被擠到一邊去了。
像「卡樂斯」擦洗液一類的東西,是全球辦公室零售品龍頭企業「麥克斯辦公室」(OfficeMax)旗下學校用品的重要項目。現在,他們正在啟動「買一送一」清潔用品套餐業務,比如說買一瓶口香糖去除劑,就送消毒噴劑。全球辦公用品企業巨頭「歐迪辦公室」(Office Depot)也已經給自己的學校用品專櫃增加更多的紙巾和洗手液。全球最大的辦公用品零售連鎖企業「史泰博」(Staples)的學校廣告傳單顯示,他們有大量的複印紙在售。美國最大的藥品零售連鎖企業「華爾格林 」(Walgreens)的廣告傳單則說,他們打折賣「舒潔」紙巾給學生。
「一兩年前,零售商可沒這麼好運氣。這是一項新興買賣。」「歐迪辦公室」廣告推銷部執行副總裁史蒂文·馬胡林說。
清潔產品的熱銷使另外一些產品黯然失色。
「每次我走到商店的倉庫,就發現那裡還堆著一大堆電腦、衣服沒賣掉。」全美第二大零售商「凱瑪特」公司(Kmart)市場營銷主任馬克·辛德說,「現在,很多孩子都是來買日用品的。」
有些學校尋求家長和商家幫助
不行就只能裁掉老師買廁紙了
在一些地方,學校正在和學生家長談,請求他們為學校財政預算出點力,但是都沒談出個所以然。
佛羅裡達墨西哥灣艾斯康比亞縣教育局主管馬爾科姆·託馬斯說:「我知道我們社區一些人的情感受傷害了。」除了和家長協商,他們還向當地一些商家尋求幫助。
託馬斯說,如果這些努力都沒有帶來成果,就意味著他們每個老師只能自己出錢給學生買這些日用品了。或者,艾斯康比亞學校「只能裁員來買廁紙了」。
41歲的克瑞斯汀·史密斯是一個教師助理。她說,她非常能理解她女兒小學的財政壓力,但是她覺得「上學必帶物品」清單本身也有問題。
「有時候我認為這真是有點過火了。」史密斯說,「我女兒上小學四年級,她一個學期真的能用掉50支鉛筆嗎?」
(本報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