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暨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
2020年6月23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圖片來源:中國日報網)
The launch marked the completion of the in-orbit construction of the 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BDS) , the country's largest space-based system and one of four global navigation networks, along with the United States' GPS, Russia's GLONASS and the European Union's Galileo.此次發射標誌著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在軌部署完成,北鬥系統是我國最大的空間導航系統,也是四個全球導航系統之一,其他三個分別為美國全球定位系統、俄羅斯格洛納斯以及歐盟伽利略。
【知識點】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中國著眼於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independently constructed and operated by China),是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all-time, all-weather and high-accuracy positioning)、導航和授時服務(navigation and timing services)的國家重要空間基礎設施。
中國高度重視北鬥系統建設發展,自 20 世紀 80 年代開始探索適合國情的衛星導航系統發展道路,形成了「三步走」發展戰略:2000 年年底,建成北鬥一號系統,向中國提供服務;2012 年年底,建成北鬥二號系統,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provide servic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計劃 2020 年前後,建成北鬥三號系統,向全球提供服務(provide global services)。2035 年前,將以北鬥系統為核心,建設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國家綜合定位導航授時(positioning navigation and timing,PNT)體系。
1994年,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啟動建設。20多年間,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共組織了44次北鬥發射任務,利用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先後將4顆北鬥一號試驗衛星(experimental satellites)、55顆北鬥二號和北鬥三號組網衛星(third-generation satellites)送入預定軌道,任務成功率100%。
By now, 59 satellites, including the first four experimental ones, have been launched from Xichang on Long March 3Bs, some having since been put into retirement.到目前為止,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通過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共發射了59顆北鬥衛星,其中包括四顆試驗衛星,有些衛星已經退役。
There are 30 third-generation Beidou satellites in three types of orbit — 24 in medium-Earth orbits, three in inclined geosynchronous satellite orbits and three in geostationary orbits.目前,在軌北鬥三號衛星共有30顆,包括24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和3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
【相關詞彙】
載人空間站 manned space station
助推火箭 booster rocket
發射中止系統 launch abort system
發射場 launch site
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 reusable carrier rocket
運載火箭 carrier rocket
衛星導航 satellite navigation
參考來源:央視新聞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 Helen)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