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蕾
鈉是維持生命的必要元素,但過量的鈉攝入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所以,減少高鹽或高鈉食品的攝入量具有重要的健康意義。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人每人每天小於2.3克鈉,兒童酌情減少;然而,我國居民人均攝入量高出一倍有餘---減少鈉攝入,有助於降低高血壓的風險。
什麼是低鹽飲食?
低鹽飲食是指每日鈉攝入量在2g左右(折算成食鹽約5g),絕大部分食物本身含有相當數量的鈉,所以,飲食中儘量少用食鹽、醬油等調味劑。飲食中禁忌一切鹹食,如醬菜、甜麵醬、鹹肉、臘腸以及各種葷素罐頭食品等,但允許在烹製或進食中加食鹽2 3g。
什麼是低鈉飲食?
低鈉飲食低鈉飲食比無鹽飲食更嚴格,是指每日鈉攝取量在500mg以下,除無鹽飲食的要求外,還要限制一些含鈉量高的蔬菜(每100g蔬菜含鈉量在100mg以上),如茼蒿(每100g含鈉161mg)、芹菜(每100g含鈉159mg)、小茴香(每100g含鈉186mg)等。
為什麼要控制鈉的攝入?
食鹽攝入過多,也會給健康帶來很多不利影響,除導致血壓升高外,還會引發心腦血管疾病、腎病以及肥胖等。
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指出:「高血壓是心臟病和中風的首要的可預因素。」在眾多預防高血壓的措施中(如戒菸戒酒、多運動、多吃瓜果蔬菜),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減少鈉的攝入,然而,我國居民的鈉攝入量一直高居不下。
減鹽減鈉飲食小貼士
1、選擇新鮮的食物:新鮮食物通常鈉含量較低。少吃精加工食品,如:披薩、醃肉、香腸、熱狗及熟食午餐肉;還有即食食品,比如:辣椒罐頭,餃子和湯。
2、巧用限鹽勺和控鹽罐:限鹽勺和控鹽罐是標記了刻度的控鹽小工具,可以幫助家庭了解和掌握烹調用鹽量,是推薦的家庭控鹽小工具。限鹽勺可有效控制食鹽的攝入量,實際操作中,還可以搭配限鹽罐——將一家人一天的分量裝到小罐子裡,讓烹飪中控制用量更方便。
3、閱讀食物標籤:閱讀營養成分標籤和成分,尋找標有「低鈉」的食物,或者「不加鹽」的食物。
4、多在家裡做飯:在家裡你可以控制一切你的食物裡有什麼,你可以自己準備食物,還可以限制鹽的量。
5、選擇乳製品和蛋白質食物:鈉含量較低的脫脂或低脂牛奶是我們的首選飲品。在烹飪時,可以使用新鮮肉類代替加工肉製品,使用番茄代替番茄醬,使用胡椒代替胡椒鹽,這些都是健康飲食的方法。
6、注意調味品:如醬油,番茄醬,泡菜,橄欖,沙拉醬和調味料的鈉都很高,我們儘量選擇低鈉醬油和番茄醬。
7、改變飲食習慣:從重口味過度到清淡飲食,的確是一個非常困難的過程,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但這並不是不可能的。
8、多吃菌類:以蘑菇、木耳、海帶為主料的湯菜,味鮮色濃,並有補益功能,可加少許鹽或不加鹽。菌類還有軟化血管的作用。
9、集中放鹽:把鹽末直接撒在菜上,味蕾受到強烈刺激,會喚起食慾。
10、增加鉀的攝入量:選擇含鉀的食物有助於降低血壓。鉀是在蔬菜和水果中發現的,如土豆、青菜、番茄汁、紅薯、豆子。其他來源的鉀包括酸奶、大比目魚、橙汁、牛奶。
11、利用蔬菜的本身味道:蔬菜本身的清香味能夠刺激味蕾,增進食慾,如西紅柿炒雞蛋、蕃茄菜花、肉絲炒柿椒、清蒸茄子。
喜歡我,就點一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