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現場「笑果」不錯
前來觀看脫口秀的觀眾
男女搭檔演出
在頗具文藝氣息的目言書店裡,一塊不大的演出場地上立著一支麥克風,前方坐滿了等待看脫口秀表演的觀眾。臺下燈光漸暗,聚光燈亮起。觀眾的目光鎖定在舞臺左側,印有「笑潮脫口秀不準不開心」的牌子有些惹眼。音樂和歡呼聲中,一名身著寬鬆衛衣、運動褲,戴著金絲框眼鏡的主持人登臺。戲謔自己、調侃演員、冷不丁拋出一個梗,這是首家線下單人喜劇表演俱樂部——笑潮脫口秀的表演日現場。隨著串場主持人和脫口秀演員相繼登場,三言兩語間,緊湊的空間裡不時爆發出陣陣笑聲和掌聲。
從看別人表演到自己上臺表演
年輕的90後小夥一成既是笑潮脫口秀的主理人,也是串場主持人,更是專職脫口秀卡司(演員),做脫口秀俱樂部是興趣使然。前些年在首都北漂的他,因廣告導演的工作機會接觸到脫口秀表演,最開始是在劇場看別人上臺表演,後來自己嘗試寫段子上臺去演。這對一成來說,仿佛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門。
「蘭州是一個夜生活很豐富的城市,有這麼多大學生、上班族,肯定不乏脫口秀愛好者,我們為什麼不找個地方講一講?」有了這個想法,一成和蘭州幾名愛好脫口秀的朋友開始張羅,決定成立蘭州第一家線下脫口秀俱樂部「笑潮脫口秀」。起名「笑潮」,一是取「潮」在蘭州方言裡的意思,大家看完演出都能笑得很開心、很放肆;再就是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使得脫口秀文化在蘭州也成為一種潮流。
從無人捧場到有了固定表演劇場
由於脫口秀文化尚未走出小眾圈子,剛成立的俱樂部面臨不少困難。聯繫演出場地、線上推廣宣傳、招募脫口秀演員……6月3日,俱樂部的一場開放麥終於開鑼。「那是在西站那邊的一個地下室,就來了三四個人。不是朋友,就是朋友的朋友,演員都比觀眾多。」一成調侃道。演員們的首秀也略顯生澀,「現在來看,確實不太行。」實誠的一成說,但好在這種表演形式比較新鮮,觀眾反響還算不錯,更促使他有動力寫新的段子、做好劇場服務。
一個人,一支麥,「新人」鍛鍊颱風,「老人」打磨新段子。有時,演員表演得汗流浹背,臺下卻鴉雀無聲;有時,一個不經意的段子卻可以引爆一屋子的笑聲。在一成看來,有故事、能「自黑」、在舞臺上放得開是一名脫口秀演員的必備素質,「段子寫出來必須經過驗證,笑點要打磨很多遍,不斷練習,才能達到最好效果。」
經過4個月的不斷打磨,如今笑潮脫口秀已經演出104場,有了張掖路目言書店、天源步行街沁嵐書吧兩個固定表演劇場,每場觀眾約三四十人。在這個舞臺上,幾乎看不到任何專業的脫口秀演員,14位演員中只有東東等5位是全職的,還有心理諮詢師宇陽、日語老師三三、在校大學生鵝子……表演的形式有漫才、素描喜劇、彈唱等等,除了喜歡脫口秀,他們還有一個共同愛好——笑,這可以讓他們吐槽生活、釋放壓力、娛樂他人。
從一個人的快樂到大家的快樂
「我們會建議觀眾一個月來一次,這樣他每次來都能聽到新鮮的段子,觀眾的笑聲就是最好的反饋;再比如我們的票根也是有設計的,上面印有『來現場撕毀不開心』,你聽了我講的脫口秀,如果可樂,把票根撕下來,這樣我們也能統計到每場演出真正樂意聽、感興趣的觀眾有多少,從一個人的快樂,變成10個人的快樂,觀眾又把這種快樂反饋給我們表演者。」一成表示,脫口秀裡不是每個段子都能讓人覺得好笑,但卻能讓你感受到十足的生活感。
看完演出的觀眾對此深有感觸。「以往就是一個人對著屏幕笑,現場觀看更有參與感和氛圍感,演員的臨場反應也是很有趣的地方,看的時候全程都忍不住在笑。」觀眾櫻桃小丸子說,平常生活工作有壓力,而這種表演形式讓她得以完全放鬆。
「面對各種各樣的壓力,年輕人需要喜劇,需要歡樂,現在整體的大環境是好的,我們要做的就是讓更多人知道這種喜劇形式。」一成微微一笑,金絲的鏡框背後,小小的眼睛裡透著篤定的目光,對於未來,他們充滿期待。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丹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