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face」與「生產力」總容易令人聯繫到一起。純正的Windows硬體「血脈」,微軟高效且完整的辦公套件、兼顧性能與輕量的設計等等,Surface對於企業白領和內容創造者來說有著難以抵抗的吸引力。今年微軟在例行更新Surface Pro與Laptop產品線的同時,還帶來了一款全新二合一筆電產品——Surface Pro X。此次微軟與全球移動行業的創新引擎高通合作,將原本在手機上才能擁有的移動體驗帶到了PC平臺,這是一次大膽的嘗試,把輕辦公產品帶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從產品定義來看,Surface Pro X可被看作是微軟對極致移動辦公體驗的追求。放在Surface Pro家族當中,Surface Pro X更像是一個「異類」或分支,它從內至外都與以往不同,包括基於驍龍8cx平臺打造的Microsoft SQ1處理器、碾壓手機的7.3mm厚度以及更高屏佔比的顯示屏等等,這意味著你甚至可以將它放在公文夾中攜帶,並脫離移動熱點和Wi-Fi,可使用4G LTE網絡隨時保持網絡連接,這是以往的Surface產品所不具備的功能。
作為一名數碼頻道編輯,Surface Pro X還處於PPT階段時就已經令我心馳神往。工作原因,我經常會外出參加各種產品的發布會,這種大型發布會的現場就是典型的移動辦公場景。我需要在狹窄的座位上貼圖碼字,還要時刻在線,保證不錯失媒體群中放出的關鍵信息並與後方支持的同事保持聯繫。在這樣的情景下,如果沒有一個趁手的筆記本是很難做到從容面對,遊刃有餘的,正常情況大都是手忙腳亂,費時費力的在各種設備間來回切換。
我想類似的使用場景還有大學生、研究生的課堂上以及公司的商務會議中,而Surface Pro X幾乎就是為了滿足此類用戶需求而生的。
Surface目前最輕薄的二合一筆電
Surface Pro 7:292 mm x 201 mm x 8.5 mm,775 克(i3/i5)、790 克(i7) ;
Surface Pro X:287 mm x 208 mm x 7.3 mm,774 克;
如果將Surface Pro X的參數與同代的Surface Pro7對比的話,不難發現,Pro X在幾乎相同的機身尺寸和重量下,塞入了13英寸的顯示屏,而Pro7隻有12.3英寸,這意味著Pro X的內部結構更緊湊,屏幕邊框更窄,屏佔比更高,即使搭配鍵盤使用依舊相當輕薄。難得的是在窄邊框設計下,Pro X還擁有通過杜比音效認證的立體聲雙揚聲器,音質聽上去還不錯,至少不會讓人覺得「拉跨」。
即使只有7.3mm的厚度,Pro X仍舊保留了Surface家族經典的支架設計,延續了Surface用戶的使用習慣,支持大角度自由開合,鉸鏈相當穩固,不會出現自動滑落或固定不穩的情況。不過當你把Pro X放在腿上使用時,這樣的支架會佔用更多面積,導致使用時會顯得有些吃力。
打開支架後,使用卡針可以開啟卡槽,這裡可以插入一張nano SIM卡,也可以更換更大容量的SSD,最高支持512GB擴展。
緊湊輕薄的機身讓Surface Pro X更容易收納。我日常通勤會將其放入雙肩背包當中,相比我之前使用的小米筆記本 Pro(約2kg)來說近乎無感,這讓我經常懷疑自己是不是忘了帶電腦。此外,Pro X還可以輕鬆放入流行的棉質環保布袋當中,這令它的便攜性大大提升,當我需要攜帶一臺筆記本回家接著碼字時,顯然會優先選擇它。
接口
Surface Pro X提供了兩個Type-C接口,全部位於機身左側,兩個孔位之間的距離還算寬鬆,可以同時插入兩個U盤,若是單U盤加讀卡器的話就有些困難了,不過可以使用接線式的讀卡器避免這個問題。作為一臺如此輕薄的二合一筆電,Surface Pro X只提供兩個Type-C接口也可以理解,這兩個Type-C接口均支持最高65W的充電功率,當然,你也可以通過轉接的方式接入顯示器、高速SSD等。
儘管Type-C接口可以實現充電功能,但Surface Pro X還是提供了經典的磁吸式充電接口,位於機身右側。接通電源時清脆的一聲「啪」,相信能喚起不少Surface用戶對以往設備的美好回憶。
鍵盤與手寫筆
作為二合一筆電,Surface Pro X配上鍵盤和手寫筆才是完全體。其鍵盤採用了常見於豪華車內飾中所採用的歐締蘭材質,親膚舒適,不易留下汗漬,稍有不足的是容易沾染細小的碎屑。鍵盤上設有觸控板,尺寸相比普通筆電來說小了一些,日常使用沒太大問題,手勢操作相對費力。不過Pro X的屏幕支持觸控,實際使用上能大大分攤觸控板的使用頻率,在適應了2-3天的時間後,我就完全將滑鼠拋棄了。鍵盤還提供了手寫筆的收納位置,手寫筆可以在筆槽中進行無線充電,使用時則可以吸附在屏幕側邊,隨取隨用。至於鍵盤的打字手感,對比我之前使用的小米筆記本 Pro,並沒給我造成體驗上的割裂,兩者的差異並不明顯,很快就能適應過來。
與Surface Pro X匹配的是新款Surface Slim Pen,它採用了扁平型設計,手感上個人覺得不如常規的圓柱型,同樣支持4096級壓感。這款手寫筆在功能上十分強大,筆尖上部有一枚按鍵,按下後可以圈選屏幕中的任何區域,進行刪除或上色等操作,筆根模仿了原子筆,可以按壓,單次按壓可快速呼出手寫板,雙次按壓可截取當前屏幕並複製到手寫板中,無論是批註還是籤名都十分方便。
Microsoft SQ1處理器
Surface Pro X之所以能做得如此輕薄,其主要原因就是搭載了Microsoft SQ1處理器平臺,它集成了首款3GHz主頻的PC ARM處理器,配備Adreno 685 GPU,性能高達2 TFlops,同時功耗極低,並且擁有驍龍X24 4G數據機,能夠隨時上網,此外還支持NVMe高速存儲接口,能夠使用全速SSD,功耗卻僅僅只有7W。這樣驚人的能耗比,讓Surface X Pro得以採用無風扇設計,為用戶提供安靜無聲的辦公體驗。
續航方面,微軟官網給出的續航時間是13小時,根據我個人的使用強度,實際體驗結果比這項數據稍短一些。我全程使用印象筆記碼字,微信、釘釘、網易雲音樂、Microsoft Edge常駐後臺,隨時切換使用,電池模式選擇系統推薦,使用1小時後,掉電13%;使用5小時剩餘電量剛好為40%,在這樣的使用強度下大致可以提供9小時的續航時間。當然,如果你是外出辦公時使用,也不一定像我一樣隨時開著網易雲音樂,那麼會具有更長的使用時長。若以每天8個小時的工作量來算,充滿一次電基本可以滿足用戶一整天的使用需求,如果是臨時外出的話,大可不必攜帶電源,輕鬆上陣即可。
比起續航,Surface Pro X更大的優勢是可以獲得像手機一樣的全時聯網特性,因為翻開電腦就能上網的體驗確實太香了。像我這樣經常外出辦公的人,難免在路途中或是某個陌生地點需要臨時處理工作,在Surface Pro X的幫助下,我無需攜帶沉重的電源適配器,無需費力尋找附近的Wi-Fi,也不必犧牲手機的電量來分享熱點,省去了不少麻煩。
總結
微軟與高通兩大巨頭的合作,為二合一筆電的發展開闢了一條新的演進路線。基於雙方聯合開發的SQ1處理器,筆記本可以在保證續航的同時,追求更加極致的輕薄,這能為用戶帶來更從容的移動辦公體驗。受益於高通在移動領域的多年技術積累,我們能在Surface Pro X這款產品上看到不少以往在手機上才能得到的特性,諸如無風扇設計、不受電源困擾、始終在線、始終連接的行動網路等等,這為創新乏力的筆電行業注入了全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