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網>留學>留學考試>AP>正文
AP物理介紹及備考建議
2014-01-10 15:49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王嘉
AP物理共設有三門考試,每年五月舉行。本文採用問答的形式,回答廣大高中同學關於AP物理科目及考試的一些問題。
1. AP物理課程是什麼樣子的?
美國大學理事會(The College Board)主辦的AP物理課程共有三門,分別是物理B,物理C-力學和C-電磁學。物理B的深廣度相當於美國各高校為非理工科專業的本科生開設的物理入門課程,涵蓋牛頓力學(佔35%)、流體力學與熱力學(佔15%)、電磁學(佔25%)、波與光學(佔 15%)、原子與核物理(佔10%)等多個物理分支,覆蓋面廣,但深度淺顯,所用的數學工具不涉及微積分,僅需代數及三角函數。物理B與中國高中物理的銜接度高,適合對高中物理有較好掌握、但無微積分基礎的高二、高三學生學習。
物理C-力學與C-電磁學相當於美國各高校為理工科專業的本科生開設的力學與電磁學入門課程,需懂得微積分,適合有微積分基礎且有意報考理工科專業的高二、高三學生學習。
2. AP物理考試是什麼形式?
與課程相對應,AP物理共設有三門考試,每年五月舉行。物理B的考試共三個小時,分為多項選擇題(multiple-choice question)部分與自由解答題(free-response question)部分,二者權重相同,各佔一個半小時。第一部分共有七十道選擇題,平均每題只有約七十五秒鐘的解答時間,重在考察考生對物理概念與理論是否有廣泛的掌握,不涉及複雜的計算,該部分不允許使用計算器。選擇題有五個備選項,只有一個正確。第二部分有六至七道問答計算題,每道題通常又包含幾個小問。考生需用標準英語和數學符號逐步寫明如何通過推理和計算得到最終答案,閱卷老師按步驟給分。該部分可以使用計算器。此部分還會給考生提供一個常用物理公式和常數表。
3. AP物理考試的分數制
AP物理部分的分數與其它AP科目一樣,為5分制,5為最高、1為最低。每個分數段的描述如下:
AP考試分數 描述
5 非常合格
4 比較合格
3 一般合格
2 接近合格
1 沒有建議
4. AP物理考試與SAT2物理考試的區別?
SAT物理考的是物理知識,基本相當於國內高考物理,但是難度沒有那麼大;
AP物理是大學物理,所以會有涉及微積分的內容。
5. AP物理B與AP物理C的區別是什麼?
AP物理B和C的區別在於,AP物理B是比較基本的基礎物理,物理B涵蓋力學, 流體力學和熱物理, 電磁學, 波與光學,原子物理,範圍大,但是不深。而AP物理C更難,並且有兩個,電磁學(Electricity & Magnetism)和力學(Mechanics)。多數美國排名前40的大學都不接受物理B做學分,只接受物理C。
在這種情況下,有些考生感到奇怪。事實上,AP物理C考試是由兩個獨立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力學,另一部分是電學和磁學(即電磁學)。考生可以只參加力學部分的考試,或者只參加電磁學部分的考試,抑或是兩者都參加。當然,力學和電磁學的考試分數也會分開進行記錄與統計。
以下是AP物理B和C的區別,主要涉及題目所佔整個考試內容的近似百分比。
Topic | Physics B(%) | Physics C(%) |
牛頓力學 | 35 | 50 |
運動學 | 7 | 9 |
牛頓定律 | 9 | 10 |
功,動能,力 | 5 | 7 |
線性動量 | 4 | 6 |
圓周運動和旋轉 | 4 | 9 |
振蕩和萬有引力 | 6 | 9 |
流體力學和熱物理 | 15 |
|
流體力學 | 6 |
|
溫度和熱 | 2 |
|
動力學和熱力學理論 | 7 |
|
電和磁 | 25 | 50 |
靜電學 | 5 | 15 |
導體和電容器 | 4 | 7 |
電路 | 7 | 10 |
磁場 | 4 | 10 |
電磁學 | 5 | 8 |
波 | 5 |
|
光學 | 10 |
|
原子與核物理 | 10 |
|
新東方網託福官方微信:新東方託福 (微信號:xdftoefl)
最新考試資訊、託福預測、託福解析,請掃一掃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
版權及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