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姓氏文化,是中國文化中獨特而非常有趣味的一部分。中國的姓氏文化,不僅僅存在於兩岸三地,更是影響了很多亞洲國家。最常見的《百家姓》中,提到了一千多種中國的姓氏。但實際上,中國姓氏已經達到上萬的規模。每個姓氏背後,都是一部文化的傳承史。最近,筆者看到網上有好事者從這上萬種姓氏中挑出九個,稱其為大家公認的最美九大姓氏,還說這九大姓氏名字怎麼取都好聽,簡直是胡說八道!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這大家公認的最美九大姓氏是哪些。網傳最多的版本是納蘭、上官、皇甫、諸葛、歐陽、司馬、夏侯、慕容、獨孤。還有從這九個姓氏裡再摘出五個,美其名曰最美的「五大姓氏」的,更讓筆者哭笑不得。如果作者們各自寫出自己認為最美的幾大姓氏,也是正常。問題是網上傳來傳去,都是這幾個姓,而且言之鑿鑿,說是大家公認的最美姓氏。這就不得不讓筆者吐槽一番了,筆者可不想如此輕易就被代表了。
為什麼筆者說這最美的九大姓氏是胡說八道呢?其實很簡單,稍微有點文化的讀者都能看出來,這九大姓氏全都是複姓。這就好比世界選美大賽選出的十二強裡,全部都是歐洲臉,沒有亞洲臉一樣,從概率上講,可能性就很低。如果覺得這個例子有些不恰當,也無妨,我們就假設這真的沒問題,假設中國最美的姓氏就全出自複姓,那複姓除了這九種以外,還有比較常見的「端木」、「公孫」、「尉遲」,不那麼常見的「蒼梧」、「司空」「獨吉」等,難道大家都認為這些比不上那所謂的最美的「九大姓氏」好聽嗎?
就比如「司空」,相較於「司馬」而言,筆者反而更傾心於「司空」,因為在現代角度看來,「空」這個字有「空靈」「空明」的禪意道韻,文化內涵比實體的「馬」來說,要豐富的多。若就其起源而言,司馬是馬匹的官,司空是掌管水土營建的官,地位相當,你說大家都覺得掌管馬匹的美,也未免牽強。
然後我們來看看這所謂最美的九大姓氏,真的是名字怎麼取都好聽嗎?不多說,列舉幾個名字,讀者們感受一下——納蘭仁(看起來不錯是吧,n和l分不清的同學讀一讀)、上官才、皇甫導、諸葛丕、歐陽偉、司馬提、夏侯子、慕容化、獨孤而……所以說,根本就不存在名字怎麼取都好聽的姓氏。姓氏是承襲父母,但這名字,還是得好好取,而且有取名的一些方法和文化傳統在,才能讓名字顯得好聽又有意蘊。
我們再來看看作者們寫到的九大姓氏最美的幾個緣由。「納蘭」這個姓,覺得聽起來就好有文化;「皇甫」這個姓,讓人聽起來就肅然起敬;「歐陽」這個姓,一聽就有什麼神奇的感覺;「夏侯」這個姓,聽起來很有韻味;「慕容」這個姓,讓人覺得有靈氣……每個姓氏後面的緣由,說上兩句都算是多的。你倒是說明白這幾個姓氏怎麼就讓人覺得好有文化啊?怎麼就讓人肅然起敬啊?怎麼就讓人覺得神奇啊?怎麼就讓人覺得有韻味、有靈氣啊?
比如你可以說「納蘭」這個姓之所以覺得美,是因為第一次知道「納蘭」這個姓,是寫下「人生若只如初見」的納蘭性德那聽說的,這個清詞大家,以那麼美妙的詞句、那麼驚豔的姿態闖進了你的世界,給你留下了絕美的審美體驗和衝擊。所以不管到哪兒,你一看到「納蘭」這個姓,就自動激活了腦海中那幾句清詞以及納蘭性德的文人形象。所以你覺得「納蘭」這個姓美。這樣讀者看到了,也就明白了,而且會按圖索驥去看看納蘭性德的詞,看看到底有多美。

你也可以從「納蘭」這個姓的起源「葉赫那拉氏」談起,又或者單單就從現代的角度,將「納蘭」二字拆開,「納」為「容納」,「蘭」為「蘭香」,再解釋下激發你審美體驗的緣由。本來「美」就是一個頗為主觀的事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標準,舞文弄墨者寫出自己心中最美的姓氏,若是用心去寫,講出些其中的緣由,將讀者帶入自己的審美體驗,那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但如果千篇一律的抄來抄去,而且言之無物,那真的是文化人的悲哀了!也是對中國姓氏文化的一種褻瀆!

其實中國上萬姓氏,哪一個都有自己的故事,哪一個都有可能激發起某個人的審美體驗,讀者們你們認為呢?你覺得對你而言,哪些姓氏最美,原因又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