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去哪裡感受「美好生活」?目標定位首選是:成都。
今日,「消費有溫度」FUN肆耍一夏,成都美好生活夏季購物節啟動,最具特色的「打卡」新場景亮相,消費者關注的「成都新消費·用券更實惠」第二階段活動也將同步啟動。
記者注意到,「成都新消費 用券更實惠」活動第二階段的主題為「宜業成都安居消費季」,除了聚焦服裝服飾、家具家電、複合書店、文博演藝等行業業態,還有諸多成都老字號小店、特色小店、夜間經濟消費模式,將帶給你成都消費的時尚氣息和特色小店的「成都味兒」煙火氣息。
成都市商務局表示,此次活動系深入貫徹落實「六穩」「六保」要求,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給消費市場帶來的影響,根據《「成都新消費 用券更實惠」活動實施方案》,針對在疫情期間受影響較大的部分生活性服務業行業,繼續開展的「成都新消費 用券更實惠」第二階段活動。
更多實惠、更好消費
近8億優惠讓你開心「買買買」
本次活動於7月13日啟動商家和消費者報名,7月24日發放消費券,活動持續至9月6日結束。據測算,第二階段活動在財政安排補貼資金1.6億元基礎上,動員參與商家和平臺企業讓利優惠約6.25億元,讓廣大消費者得到更多實惠。
此次活動將參照第一階段活動的模式,同一消費者限領1次消費券包,採取先報名審核、後隨機分配的方式確定消費券包領取對象。
7月24日晚18:00,微信、支付寶、雲閃付3 家平臺企業以消費券紅包雨的形式,向報名成功的消費者隨機派發消費券包,消費者可登錄微信、支付寶、雲閃付的活動頁面查看是否獲得消費券包。
每個消費券包補貼金額80元,內含「滿60元減20元」的滿減消費券2張和「滿30元減10元」的滿減消費券4張,消費券有效期從2020年7月25日至2020年9月6日,過期作廢。
記者獲悉,除了真金白銀的實惠,成都也做好企業服務。活動要求,擬參加活動的商家,須為符合條件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
其中,企業,須為在成都市註冊登記且在成都市域範圍內開展經營活動的餐飲、百貨、旅遊、住宿、文創、娛樂、體育等生活性服務行業的企業,並在「成都信用」公眾網黑名單中沒有記錄。
個體工商戶,須屬於餐飲、百貨、旅遊、住宿、文創、娛樂、體育等生活性服務行業,在成都市取得工商營業執照且連續開展經營活動6個月以上的個體工商戶。
來成都體驗夜間經濟新耍法
100個示範點位等你來「打卡」
從東門大橋到合江橋,約1.3公裡,是來成都體驗夜色之美的點位。這裡是「夜遊錦江」示範段,在成都大運會前夕,將向上延伸至成華公園339、向下延伸至九眼橋,全程擴展至4公裡以上,真正形成遊線,全程遊玩將達到1個小時。
這也是成都夜間經濟的代表。夜間經濟,是本次成都美好生活夏季購物節FUN肆耍一夏活動的亮點之一。
每當夜幕降臨,東門碼頭將被絢麗燈光和悠揚古樂環繞,臨河河堤呈現的光景,將帶領遊客進入不一樣的時空;而在新都區天府沸騰小鎮的瑪歌莊園,早已是人頭攢動……
夜間經濟是以現代文化、旅遊等高端服務業為核心的城市經濟消費拓展和延伸,是可供挖掘的城市消費能力的價值窪地,反映出城市發展水平和繁華活力。夜間經濟使城市夜晚「靚」起來、人氣「沸」起來,商機「聚」起來,財源「火」起來。「夜經濟」帶來的活力,已經不止於夜晚,甚至還影響音樂、文化、藝術等產業發展。
也因為夜間經濟,成都經濟活起來。根據去年發布的《成都夜間經濟發展報告》,成都夜間經濟在全天消費中的佔比達到45%,位居8城(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哈爾濱、西安、成都、長沙)第一。據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公布的各大城市的「知城夜生活指數」報告,成都以76.21分佔據了新一線城市的夜生活指數首位。
2019年,成都制定出臺《關於發展全市夜間經濟促進消費升級的實施意見》,精心打造十處夜間旅遊景區、十處夜間視聽劇苑、十處夜間文鑑藝廊、十處夜間親子樂園、十處夜間醫美空間、十處夜間樂動場館、十處夜間學習時點、十處夜間購物潮地、十處夜間晚味去處、十處夜間風情街區共100個夜間經濟示範點位,對每年評選公布的100個夜間經濟示範點位,實行退出機制,進行動態管理,塑造出一批夜間旅遊、視聽、文鑑、親子、醫美、樂動、學習、購物、餐飲和風情街區的消費場景。
10種消費場景,100個示範點位,成都正在跳出地域局限,設計和營造具有國際範的夜間消費場景,提升成都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城市形象和美譽度。
「從佔比數據來看,成都市民的夜間生活消費意願更強。」成都創新品牌孵化中心主任吳麗娟為成都提出建議,她建議成都借鑑國際經驗發展夜間經濟,比如英國倫敦,夜間經濟被稱為第五大產業,其成熟的運營模式和巨大的商業潛能不僅豐富了人們的夜生活,提升了城市的競爭力和吸附力,也為英國創造了復興城市、增長經濟的多元化新引擎,拉動經濟快速增長,「倫敦延長博物館、圖書館、音樂廳等現有日間設施的開放時間,架起白天與黑夜之間文化與經濟的橋梁,利用城市中閒置的建築物和街區建立文化新區、商業改善街區,將其休閒功能和其他用途相結合,交叉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小店經濟蓬勃生長
來成都體驗「煙火味兒」
此次活動中,特色小店經濟是另一個亮點。
在成都,甘食記被歸為特色小店——既傳承著城市的集體記憶與鄉愁,又能成為外來人眼中的城市記憶點——84年前,為了家庭生計,成都人甘家林在東門水碼頭挑擔售賣肥腸粉。今天,成都有一家主營肥腸粉的甘食記餐飲有限公司,在全國已經開設24個門店。創始人叫甘樂,是甘加林的第3個孫子。
這樣的小店,成都正在蓬勃生長。
去年,成都發布《關於加快發展城市首店和特色小店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明確鼓勵特色小店創新商業模式和經營業態,包括對將傳統門店改造為有引領性的旗艦店、概念店、體驗店、定製店,按照改造費用的30%,擇優最高給予30萬元的補貼。
這一年,591萬人次成都市民參與了網絡投票,評選出《2019百家成都特色小店榜單》。茶館、書店、鎖行,甚至是老媽蹄花店,都將組成成都生活。
但這些,都還不足以窺得成都小店經濟的全部。支付寶數據顯示,最近一個月來,成都平均每天新增2000人在支付寶開通收錢碼,開始做起小本生意。
「相較於年前兩周,這個數量激增超過80%,在大中型城市中,成都的增速排名第一。」支付寶相關負責人表示。
收錢碼或許只是一種形式,背後是成都城市活力逐步恢復,帶動小店經濟蓬勃發展。成都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告訴紅星新聞,挖掘和發展小店經濟的關鍵,是要將成都小店打造為天府文化深厚根脈的具體載體,從而打造成為獨特城市標識。
另一方面,特色小店的文化附加值也是成都在發展這種經濟業態的一種方式——上述負責人透露,為持續增強成都小店文化附加值,下一步,成都還將推出系列成都小店主題「口袋書」「手帳本」「微地圖」,深入宣傳成都小店特色,立體展示成都小店形象,創新打造獨特城市品牌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