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整體說
2020年全國高考(Ⅱ卷)化學試題按照《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的說明》的化學科的要求,取材背景來源豐富,富有時代性,體現了化學的學科特色、學科價值以及社會責任。試題突出了學科的主幹知識,考點覆蓋面廣,難度適中,梯度明顯,注重了基礎性、應用性和創新性。
1、注重時代性,突出體現學科價值和育人導向
試題背景材料豐富,涉及藥物、環境、能源、材料等現代科學技術領域,展現我國在古代和現代在各個領域的發展成就,引導學生關注科學前沿和我國的科技進步,關心生態環保,有助於樹立綠色化學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培養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例如第7題取材於北宋沈括《夢溪筆談》中關於膽礬的記載,展現我國在古代化學方面的成就。第35題取材於我國科學家利用稀土銪(Eu)鹽提升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和使用壽命,展示了我國在現代科學技術方面的成就。第9題取材於二氧化碳的過量排放對海洋生物生存環境的影響,有助於學生樹立環境保護的意識。第10題取材於治療矽肺病藥物的原料,第26題取材於抗擊新冠疫情滅菌消毒劑,體現了化學對於改變人類生活的重要性。
2、注重基礎,突出主幹知識
試卷涉及知識點多、面廣,但對於一些知識的考查依然注重基礎,考查重點突出,目的明確。如選擇題部分,第7題,以化學上常見的膽礬和溼法冶銅原理為背景,考查常見物質的俗名與化學式、用途和基本化學反應類型。第8題,以常見化合物之間的反應來考查離子反應和離子共存。第10題以簡單結構的有機物為載體,考查同分異構體、同系物的基本概念、基本有機化學反應類型和原子共面問題。
非選擇部分,基礎性知識的考查佔比也很大。如第26題以常見的非金屬元素——氯的化合物為載體,考查簡單氧化還原方程式、離子方程式的書寫;第27題有機物的製備實驗題,考查常用實驗儀器的選擇;第28題第(1)問利用燃燒熱考查蓋斯定律的應用,第(2)問通過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因素考查可逆反應轉化率的變化,第(3)問考查三段式在化學平衡的計算中的應用。
3、注重能力,突出學科素養
試題在注重基礎的同時,也突出對能力的考查,部分試題需要對流程圖、原理圖、結構圖等各類圖像仔細的觀察與分析,重點考查學生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並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如第9題,以二氧化碳影響海洋中珊瑚礁的原理圖為背景,考查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以及影響平衡移動的因素。第11題以Fe(CO)5催化某反應的機理圖為背景,考查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化學鍵的變化情況。這兩題都要求學生有較強的讀圖、審圖能力,題型新穎,難度適中。再如第13題,通過結構式考查元素的成鍵特點,以此為依據推斷元素種類,進而考查元素周期表及周期律的相關知識點,難度較大。第26題第(2)問,以分布曲線圖考查電離平衡常數的計算,難度適中。第28題第(3)問,以分子的球棍模型表示物質的變化過程,以此考查電極方程式的書寫,難度較小。選做題第35題,對晶胞結構的分析離不開晶胞立體結構圖的分析;第36題的有機合成的流程中,複雜有機物的結構的變化情況就需要有很強的讀圖能力,難度較大。
4、注重數據處理,突出定量分析的思維能力。
試題在基礎和能力並存的情形下,兼顧對整合信息及數據處理能力的考查,考查學生的定量思維。例如:第26題第(4)問意在考查學生對氧化還原反應的理解以及常規計算方法;第(5)問Cl2質量的計算則需要通過分析題意,找出已知和未知的關係問題,間接考查學生分析、處理數據及計算能力。第27題第(6)問純度的計算,考查的是滴定原理的分析以及數據處理;產率的估算則考查的化學方程式的比例計算。第28題,考查反應熱的計算,意在考查學生對燃燒熱、蓋斯定律的理解和應用;對壓強平衡常數的考查,則意在考查學生對三段式的理解和應用;對速率計算的考查,則考查的是學生對新信息的理解,同時也是對三段式的應用考查。
02
考點分值統計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必修1的知識在高考中的比重非常大,元素化合物的性質、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是高考中的重要考點。
03
題型與考點對比分析
選擇題部分:與往年相比,常考題型和板塊基本一致。化學與STES、有機化學基礎、元素推斷及元素周期律的應用,依然是高考選擇題中的固體題型,連續幾年不變;電化學的選擇題在2019年的高考題中沒有出現,今年重新納入了考查範圍,相信其仍將是高考考查的熱點。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也是高考的熱點,但今年的考查形式與往年略有不同。
今年的選擇題在題型上仍有較大的變化,有部分常考題型沒有出現,如阿伏伽德羅常數常數的應用和實驗現象、原理、結論的分析,預計在2021年的高考中會有再次呈現的可能性。另外,也出現了一些新的題型,如第9題、第11題的原理圖、歷程圖的分析,預計此類題型將會成為今後考試的熱點題型。
非選擇題部分:與近3年的全國II卷相比,今年的題型變化較大,近3年均有出現的化工流程題沒有出現,取而代之的是第26題的元素化合物性質的綜合應用,重點考查的是物質的變化與計算,與化工流程題的考查重點有相似之處,其出題模式與2016年的全國II卷的第26題非常相似。第27題實驗題考查了有機物的製備,沒有出現裝置圖,比較反常。但考查的重點依然是儀器的選擇與應用、物質的分離與提純、氧化還原反應原理的應用、方程式的書寫、純度、產率的計算等熱點。第28題化學反應原理題比較常規,例如反應熱計算、蓋斯定律的應用、外界調節對平衡狀態的影響、壓強平衡常數的計算等依然是高考考查的熱點。
選做題部分:對選修3、選修5的考查仍以各個模塊的主幹知識為主,兩個選考題整體難度相當,所考查的知識點相對比較穩定。
04
經典試題解讀
05
2020年高考試題對2021年高考複習的啟示
1、重視教材,加強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拓展
高考主要考查的是教材上的基礎知識,只是換了背景素材出現在了一個新的應用場景之中。所以在一輪複習中要特別重視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將教材知識吃透。另外,複習時也要關注考綱和新課程標準的變化,夯實基礎,同時適當進行衍生和拓展。最後,為了方便理解和記憶,最好根據自己的學習特點形成知識網絡,做到靈活應用和拓展。
2、精選試題、舉一反三
在複習過程中,要根據具體的學情,精選試題,如近十年全國各地的高考題精選,並適當的變形和拆分。有針對性的精選練習,同時在練習過程中注重分析能力、讀圖能力、注重細節問題及計算能力的培養,注重解題的方法和技巧的總結,注重大題答題的規範性,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熟練運用的目的。
3、特別重視知識的定期回顧和錯題總結
複習時間一長,好多學生對前面複習過的知識再次出現模糊不清的現象,甚至錯過的題,遇到了還是會做錯,所以複習不能盲目複習,要定期做好知識梳理、錯題反饋,找準知識的盲點、易錯點,注重同類題解法的總結,做好對所學知識、錯題進行反思、歸納、整理,從而加深理解與記憶,紮實、熟練的掌握基礎知識,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