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部省已經決定,從2020年起將不再有專門的英語考試。
讀到這裡,很多人心裡大喜,我們也要取消高考英語了。
你想錯了,日本的改革是,考試生可以出具託福、託業等7種民間英語測驗成績單。
也就是說,
日本高中生要參加託福、託業等考試。
這些考試的詞彙量要求在8000--10000左右,比原來的日本高考英語要求的5000多了至少3000個。
8000詞彙量是什麼概念?做個比較,中國研究生入學考試英語考試大綱要求的詞彙量為5500個,也就是說,日本今後的高考英語詞彙量已經超過中國研究生入學考試英語詞彙量的要求了。
中國的研究生英語相當於日本的高中生水平,這是什麼差距?
中國高考英語考綱詞彙只有3000個(2017年新版《英語課程標準》),還有些愚昧無知者叫嚷著學了沒用,叫嚷著要國家取消。
日本為什麼要取消高考英語,改為使用託福、託業等英語測試成績?
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歸根結底都是,國民發展的需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2001年,日本提出50年30個諾貝爾獎計劃。2019年,榮獲諾貝爾化學獎的吉野彰,成為日本歷史上第27位獲得諾貝爾獎的日本人。
一直重視基礎教育的日本人,之所以取消高考英語而改用難度更大、要求更高的託福、託業成績,最大的可能是他們的高考英語已經不能滿足國民發展的需要了。
即便不是這個原因,結果都是,經過幾年的託福、託業等考試的提拉,日本國民的英語能力會有大幅的提高。
據統計,全球講英語的人口達17億,說英語的國家國內生產總值佔全球的40%,全世界半數以上的科技書刊和譯著都用英語,全球開設國際廣播電臺的86個國家中,只有8個沒有英語,網際網路上80%以上的網頁使用英文;而開設漢語廣播的只有20個國家,中文網頁只佔12%。這些數字背後的現實就決定了,英語是不可能從高考科目中取消的。
這些數字說明了,
為什麼老牌的發達國家比我們更重視英語對本國發展的作用。
那些反對全民學英語,甚至是自己也不想學英語的,是站在小我和國內的角度看英語學習的,這樣的視角確實決定了他們認為英語學習(外語學習)是沒有必要的,這是典型的滿清政府式的鼠目寸光、閉關鎖國。國務院、教育部站在全球發展看英語學習,清楚地看到了英語在國民經濟和國家發展中的主要作用。他們知道,如果把科學、文化、商業、農業、工業等看作是商品,那麼語言就是把這些商品發送到世界各地的高速路和高鐵。雖然近幾年民間呼籲取消英語高考的聲音甚囂塵上,但國務院、教育部仍然把英語(其實應該是外語)作為三大主科之一,反應了民間人士和國務院、教育部的視角、眼界、格局是截然不同的。
日本一個島國,如此強大是有原因的。反觀我國某些愚昧之國民,還在強烈要求取消英語高考,眼界何其低!目光何其短!那些反對全民學英語的人的認知決定了他們會有那樣的看法,這些人正是孔子所說的三季人,愚昧得令人心痛,但無奈!除非他們自己能通過讀書學習進化成正常的四季人,否則,夏蟲不可以語冰,只能通過國家政策強制推行。
附:孔子三季人典故
春秋時期,有人拜訪孔子,看到孔子的學生子路在大門口掃地,便開口問一年有幾季,子路說有四季,這人卻說明明只有三季,於是二人吵了起來。孔子聞聲趕來,了解事件原委後說,一年確實只有三季,那人滿意的離開了。子路懵了,問孔子,孔子說「此時非彼時,客碧服蒼顏,田間蚱爾,生於春而亡於秋,何見冬也?子與之論時,三日不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