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傑通 李天陽 胡錦洋 張倍鑫】臺灣地區昨日正式迎來首位女性領導人。當天中午,新領導人蔡英文發表就職演說,在最受關注的兩岸關係部分,她沒有明確提及「九二共識」,但表示尊重1992年會談「這個歷史事實」。這場演說被認為「四平八穩」,符合蔡英文的一貫風格,對於「九二共識」的態度也沒有出乎外界預料。島內對此有褒有貶,綠營認為她向大陸遞出了橄欖枝,藍營則「深表遺憾」。最重量級的反應來自對岸。中共中央臺辦、國臺辦負責人表示,臺灣地區新領導人在兩岸同胞最關切的問題上採取模糊態度,「這是一份沒有完成的答卷。」不少分析認為,蔡英文風光上任,但隱憂重重,臺灣內耗已成惡性循環,擺脫與民心最相關的經濟困境終需大陸援手。有專家直言蔡英文的「蜜月期」不會太長,而大陸則會繼續「聽其言,觀其行」。
模糊態度
20日下午,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負責人就當前兩岸關係發表談話稱,當前,臺海局勢趨於複雜嚴峻。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關鍵在于堅持「九二共識」政治基礎。「九二共識」明確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表明大陸與臺灣同屬一個中國、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九二共識」經過兩岸雙方明確授權認可,得到兩岸領導人共同確認。
負責人在談話中表示,注意到臺灣當局新領導人在講話中,提到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和達成了若干共同認知,表示要依據現行規定和有關條例處理兩岸關係事務,在既有政治基礎上持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但是,在兩岸同胞最關切的兩岸關係性質這一根本問題上採取模糊態度,沒有明確承認「九二共識」和認同其核心意涵,沒有提出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具體辦法。這是一份沒有完成的答卷。臺灣《聯合報》稱,「國臺辦回應蔡英文,九二共識提了7次。」
20日上午,蔡英文宣誓就職。她在就職演說中提及經濟結構轉型、強化社會安全網等多項議題。島內媒體稱,雖有智囊參與研擬該演說,但整篇演講有相當篇幅是蔡英文親自構思及撰寫;對於國際關切的兩岸論述,一直保密到家。
這份演說文稿約5940字,大部分聚焦島內問題。臺灣今日新聞網稱,闡述兩岸關係的部分,蔡英文用了323個字、不到5分鐘時間。蔡英文稱,「兩岸之間的對話與溝通,我們也將努力維持現有的機制。1992年兩岸兩會秉持相互諒解、求同存異的政治思維,進行溝通協商,達成若干的共同認知與諒解,我尊重這個歷史事實。92年之後,20多年來雙方交流、協商所累積形成的現狀與成果,兩岸都應該共同珍惜與維護,並在這個既有的事實與政治基礎上,持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新政府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
在蔡英文發表就職演說後,美聯社發文提醒說,蔡英文沒有提「一個中國」,恐激怒大陸政府。文章稱,蔡英文未明確說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而北京方面認為這是雙方整體關係的關鍵。
對於這場演說,島內多認為「四平八穩」「十足蔡氏風格」,也有不少人稱其「空話大全」。臺灣「三立新聞網」稱,演說內容沒有讓人亢奮的亮點,兩岸關係一如外界預測,恐怕會是敗筆。未來可能就要看蔡英文是否可以信守不挑釁、沒意外原則,不再重蹈陳水扁時期的反覆、冒進。
20日下午,國民黨發表新聞稿稱,蔡英文不肯承認「九二共識」,國民黨表示遺憾。親民黨稱,蔡英文的發言站緊「中華民國憲法」立場,說明對過去兩岸協議的尊重,形同沒有用「九二共識」四個字承認了「九二共識」;「但困難的是執行」。
「一盤空心菜」
島內外媒體20日關注到一些細節。比如,蔡英文以往唱「國歌」會跳過歌詞「吾黨所宗」(「中華民國國歌」現行版本原為國民黨黨歌),這次全程唱完,然後向孫中山遺像三鞠躬。再如,臺「總統府」網站20日一早改版,底色由藍色改為淺綠色,網站上蔡英文的簡介除其基本經歷外,提到她在「陸委會」與「國安會」任內致力於兩岸關係的發展。此外,蔡英文的演說提到「臺灣」41次、「中華民國」5次,「中華民族零次、中國零次、大陸零次、獨立零次」。
《聯合晚報》認為,蔡英文的兩岸論述多為重申過去說法,亮點是提到「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一條就定義,該條例是在「國家統一」前,為確保臺灣地區安全與民眾福祉,規範「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的往來。
人民日報海外版港澳臺部主任吳亞明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說,蔡英文提到「中華民國憲法」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能給人一些想像,可她又在其他部分說「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並且沒有說清楚憲政體制和「一中」的關係;蔡英文唱了「國歌」,強調了「中華民國」,但也是模糊的。「她的兩岸論述還是盤空心菜,既不解釋什麼是兩岸現狀,也不講怎麼維持和平現狀,實際上還是基本堅持其固有立場。」
「中時電子報」20日引述大陸學者倪永傑的話說,蔡英文就像擠牙膏一樣又向前挪了一點,但她的說法仍未達大陸要求的最低標準。倪永傑表示,大陸不會只看蔡英文的演說,更重要的是,看她未來怎麼做。該報同日援引北京清華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巫永平的話說,原本的兩岸關係陣痛期、低潮期,現在會延後,對蔡英文給出觀察期。但這段觀察期能維持多久?目前不好說。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時間20日凌晨,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表示,無論誰擔任臺灣地區的領導人,俄方承認只有一個中國且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臺灣《中國時報》以「蔡英文就職,俄率先表態反臺獨」為題報導說,扎哈羅娃表示,俄羅斯關注臺灣地區局勢發展,俄對臺灣問題的立場是一貫、堅定且不會改變的。
同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記者會上表示,無論島內政局發生什麼變化,中國政府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臺獨」、反對「兩個中國」和「一中一臺」的立場都不會改變。
民意如流水
「戴王冠、穿紅袍,蔡英文站在一座標寫著『520』字樣的山峰頂端,手握權杖向山下揮手致意。在她腳下的山坡上,農業、漁業、觀光業、社運團體等代表正向她爬過去提各種要求。山的另一側,馬英九提著一個公文包,揮手告別。」《聯合報》20日刊登這樣一幅漫畫,寓意「馬英九的『總統』困境,蔡英文也難迴避」。
有島內分析稱,臺灣體制運作紛亂,政治失能導致臺灣下沉的力道幾乎讓人窒息,各種惡意杯葛都可以假「制衡」之名進行,朝野將全部力氣用來阻止對方做事……蔡英文風光上任,卻也隱憂重重。
「全面執政,蔡英文就要全面負責。」臺灣《旺報》20日稱,民進黨全面執政將儘量「去大陸化」,但「去大陸化」的財經路線很快就會受到檢驗。如果兩年後經濟仍低迷,蔡英文團隊就會被請下「神壇」。文章稱,大陸市場佔臺灣出口的4成,也是臺灣對外投資最多的對象。北京清華大學學者鄭振清20日撰文稱,實證研究發現,對臺灣GDP增長貢獻率最大的是臺灣對大陸的投資,其次是對大陸的出口。
臺灣淡江大學教授陳一新對《環球時報》說,蔡英文明白,她的執政能否長久,經濟表現是最大指標。如果有大陸的幫助,或者說大陸在一些區域合作和對臺合作條件上開綠燈,蔡英文日子就好過得多。如果大陸亮紅燈,蔡英文很多東西也是無計可施。
「蔡英文擁有可觀的政治授權和大量的政治資本,但她的蜜月期可能很短」,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版20日援引美國學者家葛萊儀的話表示。文章稱,這位愛貓的前法學教授(蔡英文)面臨著一份艱巨的待辦事項列表。
《聯合報》稱,蔡英文馬上要面臨世界衛生大會,臺灣方面會不會強力抗爭與對岸撕破臉?後續會否產生「邦交國」出走的骨牌效應?在南海、東海問題上,重責也全落在蔡英文身上。6月海牙仲裁庭將對南海爭端作出裁定,各界勢必檢視「蔡總統可有更好的作為?」
香港《亞洲周刊》5月29日(提前出版)稱,「緊中帶松」是民進黨對大陸「5·20」後立場的基本判斷,局部懲罰或攻擊是民進黨必須承擔的後果。北京是否會隨即拿下臺灣「邦交國」巴拉圭和尼加拉瓜,將是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指標。文章稱,蔡英文就任後第一次出訪是去中美洲的巴拿馬,名義上是出席運河通航典禮,但該地區「邦交國」不穩是真正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