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校長兼職被免 教育反腐向「高校領導獨董」開刀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教育部黨組1日通報中央音樂學院、北京郵電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3所部屬高校違反中央八項規定典型案件。其中,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劉亞在6家公司兼任獨立董事並違規取酬被免職,引發社會關注。

  隨著我國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工作縱深推進,「一手辦學、一手經商」的高校領導幹部也成為教育反腐的重點監督對象,這再次表明教育系統絕不允許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有存在之地的決心。

  副校長兼任6家公司「獨董」違規取酬126.6萬

  根據教育部通報,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劉亞在6家公司兼任獨立董事,取酬126.6萬元。

  通報指出,「劉亞在經濟實體中的兼職情況,未向組織報告,兼職取酬未在領導幹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中申報,嚴重違反黨的廉潔紀律和組織紀律。」為此,教育部黨組、北京市紀委經研究決定,給予其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同時免去其校黨委常委、副校長職務,追繳其違規兼職所得。

  對於高校領導幹部禁止兼任獨董早有明文規定。2008年,中紀委、教育部、監察部就聯合發布《關於加強高等學校反腐倡廉建設的意見》,其中規定,學校黨政領導班子成員,除因工作需要、經批准在學校設立的高校資產管理公司兼職外,一律不得在校內外其他經濟實體中兼職,且兼職不得領取報酬。

  2010年,教育部又向部屬高校下發《直屬高校黨員領導幹部廉潔自律「十不準」》,明確「不準違反規定在校內外經濟實體中兼職或兼職取酬,以及從事有償中介活動。」

  公開資料顯示,56歲的劉亞是對外經貿大學的金融學教授、博士生導師,2000年起擔任學校副校長。其學術研究主要集中在國際金融和金融風險管理領域。記者查閱發現,劉亞兼任獨立董事的公司包括寧波銀行、石嘴山銀行等。

  由於對本單位領導幹部兼職取酬等問題未能有效制止並查處,此次對外經貿大學的黨委書記及校長作為黨政主要負責人也受到黨內警告處分。該校宣傳部門2日向新華社記者表示,目前劉亞所擔任的職務由其他校領導分擔,具體分工會在黨委常委會通過後公布。

  「辦學經商」 高校學者成上市公司選擇獨董「香餑餑」

  對於此次處理高校領導「獨董」,網友反應熱烈。有網友說,現在高校教師在外兼職現象普遍,尤其是在財經類大學或是商學院,「如果沒有兼任企業獨董,都不好意思在學校裡教書。」

  記者查閱公開資料發現,從A股上市公司獨立董事的構成看,主要是高校學者、律師、會計師、券商行業分析師、退休官員等,其中高校學者所佔比例較高。據悉,一些「明星」高校的專家教授,往往是上市公司選擇獨董的「香餑餑」,擁有行政職務的領導更受青睞,獨董年薪從幾萬到數十萬不等。

  部分高校學生認為,如果不影響上課,教師在外兼職也無可厚非,還能為學校和學生帶來社會資源,但高校領導在企業兼職已有明文規定,應加強監督。

  在招生過程中因受賄千萬元被查處的中國人民大學招生就業處原處長蔡榮生就曾擔任7家公司的獨立董事,這些企業經營內容涉及網絡技術、交通、數碼科技、商業銀行、基金管理等多個領域。

  為何上市公司偏愛高校學者?有業內人士分析,高校教師除具備專業的理論研究素質外,獨董的聲望和社會關係等因素也是上市公司考慮的問題,若能將一些知名學者引入麾下,對於公司來說還是一筆無形的資產。

  2013年10月,中組部出臺《關於進一步規範黨政領導幹部在企業兼職(任職)問題的意見》。其中規定,「現職和不擔任現職但未辦理退(離)休手續的黨政領導幹部不得在企業兼職(任職)。」此後,中組部對黨政領導幹部在企業兼職進行了集中規範清理,還引發了數百家上市公司獨立董事離職潮。

  一位證券界人士透露,因禁令頻頻,有不少高校領導辭去了獨董職務,但風聲一過就又有人在利益之下「重操舊業」,這個現象應加強關注。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近年來高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經費增多,高校領導幹部一般手握行政權、教育權和學術權,外部機構公司通過邀請其兼職,與之建立聯繫,通過「五花八門」的手段給予好處,就可能干擾到高校招生、基建、教學、科研等諸多環節的正常運行,甚至涉及利益輸送。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表示,此次嚴厲處理,就是嚴肅黨紀、向違規兼職獨董的高校領導說「不」。

  「獨董」屢禁不絕 高校對行政權力監管存漏洞

  儘管中央和教育部三令五申,為何仍有高校領導幹部越過紅線,頂風違紀,在校外企業兼職牟利?屢禁不絕的背後,是高校對行政權力監管的漏洞。業內專家建議,應從根本上完善高校監督機制及行政管理機制,讓外部機構企業「無空隙可鑽」,防範校園腐敗滋生。同時,也應根據各校實際,細化普通教職員工社會兼職和取酬規定。

  此次被查處的還有對外經貿大學國際商學院原院長湯谷良。他在擔任院長期間,先後在4家上市公司兼任獨立董事,兼職取酬合計人民幣152.9萬元、港幣120萬元,「雖向學校報告了兼職,但隱瞞了取酬問題」,也屬違紀違規。

  專家指出,雖然國家對高校領導幹部兼職取酬禁令明確,但對校長助理、下屬二級學院領導等中層幹部是否能夠兼職獨董,還有待進一步明確。

  汪玉凱認為,應持續加強高校領導幹部在實體經濟中兼職的清理和監督工作,但對於不擔任行政職務的高校教員,則應區別對待。「目前我國高校對學者的管理普遍採取工作量制度,在保證完成教學及科研任務的前提下,如果限制其參與社會活動,是對學者的價值、能力的浪費。高校領導幹部和學者,應有兩套不同體系,在兼職問題上有所區別。」

  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表示,對於一些經濟金融實務學科,擔任一些兼職也「有助於學者了解業界前沿」。但他同時指出,高校教師如擔任獨董數量過多,也可能會對教學造成一定影響,甚至產生利益交換。目前有個別學校規定,教師同時擔任獨董數量不能超過兩個。

  為此他建議,有關部門應進一步明確高校教職工社會兼職和取酬的規定。各高校在嚴格遵守國家有關規定基礎上,還應根據學校和學科實際,完善自身管理規劃,不能影響正常教學。兼職取酬人員必須由單位審批,並應依法依規進行報告。

相關焦點

  • 200餘位「高校獨董」連夜辭職,什麼信號?
    12月1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劉亞和國際商學院原院長湯谷良被教育部通報處分,兩位在任職上市公司獨董期間違規兼職所得也被悉數追繳,一輪圍繞「高校獨董」的爭論開始發酵。  教育系統反腐大棒揮下,清查「高校獨董」很可能引發繼清查「官員獨董」之後的又一次反腐地震。
  • 高校反腐持續:北方工業大學校長、副校長接連被查
    今年以來的高校反腐「風暴」仍在持續:北方工業大學校長丁輝通報被查三周後,與其搭班3年的副校長沈志莉也已落馬。
  • 今年18名落馬高校領導梳理:11人曾任一把手
    【身份】被查校領導 11人任「一把手」近日,教育部監察局向全國教育系統通報了近3年教育系統紀檢信訪和案件工作情況,將教育系統所涉違法違紀案件的特點進行了梳理和歸納,第一個特點就是涉案金額巨大,「一把手」腐敗案件有所增加。
  • 涉嫌"將女學生鎖車內性騷擾"的副教授,辭去3家公司獨董,兼職年薪近...
    涉事教授錢某辭去3家上市公司獨董,警方介入,學校展開調查。12月6日,上海財經大學會計學院的一名學生在社交媒體上曝光該學院副教授「錢F勝」性騷擾,並稱已經向校方舉報。
  • 執教40年在三師範學校任領導的廳官落馬,曾班會課暢談雷鋒精神
    據哈爾濱師範大學官網報導,2011年9月,新學期剛開學不久,校黨委書記付軍龍以文學院2010級漢語言文學專業四班的兼職班主任的身份親臨班會現場,與41名學生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付軍龍還向學生們贈送了三筆字字帖和小黑板等學習用品,以此鼓勵大家努力學習,全面提高師範教學基本功。次年3月,黨委書記付軍龍作為兼職班主任參加了團活動。
  • 教育領域反腐:一些校長師德變失德,利用教育資源大肆斂財
    教育系統重拳反腐。2020年至今,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至少35名教育系統廳局級領導幹部接受審查調查或黨紀政務處分,包括北方工業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丁輝,西南林業大學原黨委書記吳松,雲南省教育廳副廳長朱華山等。據統計,去年至今被查處的教育系統廳局級領導幹部中,高校領導佔九成以上。
  • 258個"獨董"席位廈大教授最多 三類學者最受青睞
    佔65席,尤其以管理學院、金融學院和法學院的學者最受青睞據統計,我省上市公司258個獨董席位中,96個席位被各大高校的教授們包攬,佔據了三分之一以上。一些明星級的廈大專家學者,成了本省上市公司選擇獨董的「香餑餑」。
  • 獨董最高年薪120萬 88人兼任5獨董
    另有兩位已邁入古稀之年的「五滿貫」獨董也相當引人注目。一位是75歲的樊行健,分別擔任金杯電工、銀信科技、九典製藥、株冶集團、郴電國際等5家上市公司的獨董,身份是中國註冊會計師,曾任西南財經大學副校長、湖南財經學院副院長。
  • 中小學開學日,寶雞42名兼職「健康副校長」上崗
    「健康副校長」由金臺區衛生健康局負責推薦專業人員,由教育體育局組織各中小學校進行選聘,兼職不兼薪。「健康副校長」的選聘要求可不低!他應該是:政治素質高、品德優良、作風正派、熱心校園衛生工作,願意參與青少年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專業人士;具有醫學背景,有從事與學校衛生有關的工作經歷,符合學校副校長任職資格條件或同等條件,熟悉學校衛生知識,掌握專業技能,了解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特點和學生身心成長規律,具備一定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應具有初級及以上衛生專業技術職稱,身體健康,能勝任「健康副校長」崗位職責相關的管理
  • 人民大學會計系主任身兼6上市公司獨董 年薪33萬
    浙江三高校成浙股「獨董大本營」    上市公司的獨董並非人人能擔當,上市公司現任的這些獨董,或為名流,或為專家,或聞名於鄉野,或就任於高校。相對其他人來說,復旦大學的葉檀流入上市公司獨董,已算是比較晚的。    這現象延展到浙江來頗為獨特。
  • 高校反腐「風暴」持續!僅半個多月,北方工業大學繼校長被查後,又一...
    今年以來,高校反腐「風暴」一直在持續:北方工業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正局級)丁輝通報被查半個多月後,該校的女副校長(副局級)沈志莉也落馬。   女副校長被查,在北方工大任職14年   11月4日,據北京市紀委監委消息,北方工業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沈志莉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 銀行獨董平均薪酬24萬,北京銀行一獨董是唯一持股份的獨董
    作者:王莉出品:全球財說A股上市公司的獨董職位是個讓人豔羨的職位,在很多投資者眼中,這是個在悠閒中就能掙薪水的「兼職」工作。換算成人民幣,楊瀾在聯想的獨董薪酬則超200萬。在A股上市公司的獨董群體中,目前尚沒有這麼高薪酬的獨董存在,不過上百萬的獨董倒還是有的。《全球財說》發現,整體而言在上市公司獨董群體中,銀行界的獨董收入相對較高,2019年上市銀行獨董平均薪酬達24萬。不過各類型銀行和銀行與銀行之間還是有些分化差異。
  • 上財副教授涉性騷擾學生被開除 辭去5家上市公司獨董 兼職年薪超50萬
    上財副教授涉性騷擾學生被開除 辭去5家上市公司獨董 兼職年薪超50萬 2019-12-11 11:28:41 來源:廣州日報  |  作者:佚名此外,在11月16日晚,舉報人在課後排隊向錢某勝提問,但輪到她時已到教學樓熄燈關門時間,她只好同意錢某勝送她到校門口的提議,並在其車裡繼續請教。但當時錢某勝卻將車停至校內一偏僻處,熄燈鎖門後對她進行語言和身體性騷擾,在此期間,舉報人用手機錄音取證。
  • 「象牙塔」反腐不斷深化,至少20餘名廳官落馬或雙開
    120餘名廳官落馬或被「雙開」年初,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蔡翔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其被「雙開」的消息拉開了2020年高校反腐的大幕。10月13日落馬的丁輝則是最新被查的一位高校校長。蔡翔是中傳新聞學博士,去年6月被查。
  • 返校複課「大考」,順德150名兼職衛生健康副校長已就位
    目前,第一批開學的63間學校的兼職副校長已對接指導學校的核驗工作。150名兼職衛生健康副校長為順德學子護航4月22日,就順德如何做好學生返校防疫安全保障工作方面,順德區衛健局副局長陳抒豪接受記者專訪表示,順德區、鎮衛生健康部門分別組建由分管領導任組長,相關科室負責同志組成的工作專責組,建立屬地衛健部門、教育部門、學校、醫療機構、兼職衛生健康副校長及駐校衛生健康聯絡指導員聯絡工作機制。
  • 民辦高校聘任校長鬚向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備案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廖濟堂 實習生章詩琪報導:7日,記者從省教育廳了解到,《江西省民辦高校聘任校長、副校長備案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已經正式出臺,其中明確規定,民辦高校聘任校長要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原則上在職國家公職人員不得擔任民辦高校校長、副校長,如需擔任,應當按照幹部管理權限,經組織部門批准,並不得領取報酬。
  • 「80後」任一流大學副校長刷屏,還有哪些年輕的高校領導
    在三位校級領導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新任命的北京理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博,這位出生於1982年的教授在37歲的時候成為了重點985大學的副校長。 其他年輕的高校領導們 相比較於90後成為正教授,80後成為頂尖985大學的副校長更讓人自嘆弗如。當80後成為985大學的副校長,也意味著大學的校領導向著年輕化、人才化發展。
  • 廣東一高校副校長,被雙開
    據報導,今年以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共通報近30名高校廳局級領導被查處的消息,其中高校黨委書記、校長(院長)佔比超七成。利用職務便利收受巨額財物公開履歷顯示,高小玲出生於1962年1月,廣東梅州人,在職大學學歷。1979年10月參加工作,任梅縣糧食局會計。
  • 高校領導再調整!安徽大學副校長赴這所高校履新
    原標題:高校領導再調整!安大副校長赴這所高校履新8月27日,安徽理工大學官網發布消息,學校召開會議,宣布省委決定:虞寶桃同志任安徽理工大學黨委委員、常委、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