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個學期是培養小朋友行為習慣的關鍵時刻,尤其是開學的第一個月。這個時期孩子行為習慣的培養,需要教師和家長多一點耐心,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比如書寫習慣、審題能力的良好習慣等等。
對於一年級的語文而言,這個學期主要學習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以及教孩子認字的能力。但對於他們來說,由於孩子的注意力不夠集中,課堂上容易分散精力。於是,課後的練習尤為關鍵。練習,是鞏固學生知識,形成經驗,提高答題方法和技能的必經之路。
為了更好地提高孩子們的答題能力、認字能力、審題能力。今晚,胡老師給大家分享一份部編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測試卷,供大家學習和練習。本試題以答卷的形式呈現,評論區有空白卷分享,需要的家長可以保存圖片並列印給孩子練習,以提高孩子的語文成績,這份試題如下:

從整份試捲來看,這份試題共有十一大題,分別是把下面的整體認讀音節和韻母帶回家、看誰填得又對又快、看圖讀音節,在正確的音節後面畫「√」、讀一讀,連一連、看圖拼一拼,連一連、拼一拼,寫一寫、選擇恰當的音節補充句子、秋遊的時候,你想帶什麼?在前面打「√」、閱讀短文,完成練習、看圖補話,填一填,填序號。
從試卷的題型來看,這十一大題的題型設計巧妙,覆蓋面廣,重在從多方面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掌握情況,是一份綜合性強,針對性強的試卷。
第一大題考察學生對整體認讀音節和韻母的掌握和理解,通過學習,我們知道整體認讀音節總共有16個,而韻母共有24個。要想在這道題拿到滿分,需要每個小朋友在平常學習中加強背誦和認音節的能力,多讀、多寫、多背,熟能生巧,只有熟練才能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第五大題考察學生的量詞記憶和理解情況,考察的這些量詞均來自本單元的精讀課文。
本題的量詞搭配共有9個,分別是:
一棵樹、一朵白雲、一片森林、一隻魚、一把雨傘、一座小橋、一條船、一粒種子、一臺電視。
可見,本題既考察學生會拼讀,又考察學生正確掌握量詞的搭配能力,綜合性強,應用性廣,符合課程標準要求。

第七大題拼一拼,寫一寫,這道題考察的組詞共有8個,分別是:門口、生日、題目、田野、小橋、臺灣、雪花、草原。
本題不僅考察學生會拼,還考察學生會寫的能力,會拼並且能夠正確寫出才能拿滿分。

第九大題考察學生的生活常識,本題與秋遊有關,秋遊需要帶什麼?這道題的答案並不唯一,確切地說,本題主要考察學生的拼讀能力,通過認真仔細地拼讀,我們容易得出這幾個詞語分別是:
帽子、水壺、蘋果、跳棋、麵包、水彩筆、餅乾、雨傘、望遠鏡。
秋遊的時候,可以帶上麵包和餅乾,防止在路上餓的時候及時解決,並且麵包、餅乾可以保存較久,而且攜帶方便。
秋遊的時候,可以會有雨傘,帶一把雨傘防止下雨時用上。
秋遊的時候,可以帶上望遠鏡,登高望遠,感受「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也可以帶上水彩筆,把在秋遊看到的景色及時描繪下面,給自己的行程留下美好的回憶。
總之,這份試題比較新穎,整份試卷側重考察學生的拼讀能力及水平,在平常的學習中,也希望家長和教師起到監督孩子學習的作用,讓他們在正確地教育之下,全面、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