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難不死的孩子,必有後福嗎?未必!只有一種孩子是有後福的

2020-12-14 人魚媽媽教育

古語常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真的嗎?

其實未必!

01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的歷史淵源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源於宋太祖趙匡胤的一個傳說。

傳說宋太祖趙匡胤還沒當皇帝的時候,為躲避追兵,只好藏到樹洞裡。眼看要被人發現了,這時從天而降五條金龍,用龍之真氣把趙匡胤罩住,追兵趕到樹洞時什麼也沒找到。原來,趙匡胤不是凡人,而是上界大仙下凡,自有百靈相護,「聖天子自有百靈相護」,必「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雖是一個傳說,但與人們祈福平安,災難之後可以自圓其說,安慰自己以後會更好的心理相契合,因此,被世世代代相傳。

從哲學上來講,「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也跟矛盾的辯證法相吻合,當事物壞的一面呈現到一定極致,必然是會走向事物的另一面,那就是向好的方向。

這也跟我國的道家文化《易經》所談相契合: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02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是真的嗎?

雖然「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的說法經常被用來安慰那些受到傷害的人,但事實上,並不一定是真的,就像我們常說的一句話:今天的我已經夠倒黴了,明天還能有多糟糕?

但也許,明天像今天一樣糟糕,或者,明天比今天更糟糕。

因為,明天的情況其實跟今天沒有太多關聯。如果有關聯的話,也只會因為今天糟糕的情況而讓明天的狀況更加糟糕。

舉個例子:今天,你因為跟女朋友吵架而上班遲到,結果錯過跟客戶的約定時間沒有籤成合同,非常沮喪地回到公司,又被老闆罵,老闆氣不過頭,一氣之下把你開除了。傍晚,你拖著沉重的腳步,抱著自己的用品擠在地鐵上,心理安慰著自己:「加油!今天已經這麼倒黴了,明天就會變好的!」

明天會更好嗎?

不一定,也許,接下來,你失業後,找工作會更難,女朋友會跟你鬧分手,連飯都吃不起了。糟糕的今天,也許意味著更加糟糕的明天。

當然,你也許會在後天、大後天,半個月後迎來一個新的生機,可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找到一個更好的女朋友,都有可能。

但,誰知道呢?

生命的每一天都是一個未知數。

03 大難不死的孩子,一定有後福嗎?

我跟我的孩子曾經差一點在水裡淹死。

有一次,我帶孩子到湖邊玩,湖邊有一排的木柵欄,一個接一個地,柵欄的左邊是水草,後面是湖水,我們沿著柵欄走,覺得很好玩。一個不小心,滑倒了,兩個人一起掉到了湖裡。原以為湖水沒多深,但掉下去才知道,估計至少得兩米多深,我和兒子一下子踩不到湖底了。我當時心裡非常緊張:完蛋了,這下是要死了嗎?

慶幸的是,我懂一點水性,有點遊泳的基本功,情急之下憋了一口氣,用力把孩子往上一託,先把孩子送了上去。然後自己調整了一下,慢慢也浮上來,爬上了岸。

我爬上來後,一邊緊張地幫孩子換上乾衣服,另一邊就想著怎樣儘量不要在孩子心理留下陰影。

「哈哈,寶貝,咱倆這水下歷險記,你覺得咋樣啊?」我笑嘻嘻地問孩子。

「不咋樣,差點小命都要留在下面了。」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待會兒媽帶你去買彩票去!」

「好咧,我要看看我們能不能中大獎!」孩子的心情一下子就被買彩票的事情跟調動起來了。

下午,我如約地帶孩子去買了彩票,不僅買了雙色球,還買了各種刮刮樂的彩票,花了100塊錢,中了120塊錢,最終賺了20塊錢。

「果然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啊,你看,這彩票多難中獎啊,咱倆還中了120塊錢呢!」我故意說。

「媽,你別太幼稚了,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這後福就是平安!」才七歲的孩子突然蹦出了這樣一句話,突然之間有點嚇到我了。

04 小時候大難不死的孩子,後來怎樣了?

如果說,我跟孩子落水是意外,但是有些孩子的「大難不死」卻是人為的。

有些孩子還沒出生,就被媽媽「陷害」,吃避孕藥沒避孕成功的,懷上孩子不想要,想要打胎沒成功的,孩子剛剛出生各種嫌棄的,重男輕女把女兒送到親戚家寄養的,把孩子扔到外面想要孩子被狗叼走的......最近,河北石家莊又有一個人家把孩子從五樓扔下,被一樓的隔網接住,後來被快遞員救下的小女嬰,也特別可憐。就算幸運被救下了,但即便顱內出血、腎積水,親爹還不肯送孩子去醫院的,也是夠極品了!

這些大難不死的孩子,會有後福嗎?

極大的概率,不會了!

理由有三:

第一、被父母嫌棄的孩子,將來大概率也會嫌棄父母,親子矛盾會比較緊張。

第二、被摔傷的孩子再救下,就算生命無大礙,也會多多少少有些後遺症的。

第三、心理創傷修復再好,也還是會有疤痕,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再發作。

很多人認為,6個月以前的孩子是沒有記憶的,就算小時候對他們再壞,長大對他們好就好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生命一旦形成,就會有知覺和意識,這種意識不一定會形成明確的記憶,但一定會形成下意識,一旦同樣的情景再現,那種創傷很可能會再度復發。

比如說,一個人在6個月前被狗咬過,但他估計不記得了,以後他再遇到狗,多半也是不敢靠近的,雖然他自己也解釋不清楚為什麼。

有很多父母無法和自己的孩子親暱,總覺得自己對孩子那麼好,為什麼孩子總是對我有敵意?

回到他的童年去看看,是不是你曾經做過一些傷害過他的事情,是不是曾經想過不要他,曾經把他拋棄過,是不是因為什麼原因想過不想要他,恨他、討厭他、不想理他。孩子的世界其實很小,父母是他們的全部,當你小時候不想要他,對孩子來說,這是非常要命的事情,他會懷恨在心的。

所以,那些大難不死的孩子,通常會對世界多一分恨意,這種恨,要麼體現在「為什麼要把我帶到這個萬惡的世界」、要麼體現在「你怎樣對我,我就怎樣報復你」。

只有一種孩子是有後福的:儘管懷揣恨意,但是依然被愛所包圍。

雖然當時並不想要他,但是他來了,父母就好好地善待他,在以後的每一天裡都用滿滿的愛意陪伴他,照顧他,不斷地修復他的創傷,讓他知道他是被愛的,這個世界是歡迎他的。那麼,他心底的恨會慢慢被愛所覆蓋,慢慢也會用愛的方式來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慢慢迎來自己的福氣和運氣,只有這樣,才會真正地變成幸福的人。

為人父母,是一種修養,這種修養不僅是在修養自己,也是在修養孩子的幸福。當孩子小的時候,不要想著去拋棄他,不要在生氣的時候怒斥他,不要隨意地指責你的孩子。

你用滿滿的善意對待孩子,孩子也會回饋你滿滿的敬意,如果你自己就變成孩子的一場災難,也不要怪你的孩子會用冷漠和仇恨來對待你。

因為,父子之間,本就是一場輪迴。

我是人魚媽媽,80後辣媽,文學碩士,專注家庭教育研究。喜歡就關注我吧!

相關焦點

  •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的秘密
    ,必有後福」,這是一句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古語,或說「俗話」,那些傳頌至今的古語都是有一定道理的,都是人們在千百年來長期的生活觀察中,在大量的事實基礎上,總結出來的客觀規律,如果總結的規律不準確,人們也不會說出來,即使說出來後來的人們也不會相信並往下傳承,所以,大難不死者必有後福,即使不是百分之百,也必然是絕大多數都是這樣,這是客觀事實,這是客觀規律。
  • 揭開「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的驚人秘密
    一、古語反映的是大量事實基礎上的客觀規律「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這是一句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古語,或說「俗話
  • 科學解讀: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先摧其身,後成大器。道法相生,陰陽相扣。苦樂相承,福禍相依。大福不儉必有後患,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注釋:上天給人降大任之前,會使人內心痛苦以磨礪人的意志。先摧殘他的身軀,而後才能造就大器。自然道法相對而生,陰陽環扣在一起。苦和樂相互承接,福與禍相互依存。在安樂中不節儉必會招來大禍患,大災難中沒有死去必有大福報。
  •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就像我之前給大家說的,其實我媳婦長得老漂亮了,老婆孩子熱炕頭,家裡頭特別舒服,各式各樣的好玩的東西都有。回去了也就不用承受人類承受的這種痛苦了,但是你多在這待一天就必須要多承受一天,吃喝拉撒生病這些東西你都要去體驗。而且回去也自由啊,想怎麼著怎麼著,不比在這輕鬆多了啊,這什麼都有限制,幹啥還要花錢,哎呀,任何東西都老不自由了還特不方便。因此呢,一直在這待著其實就成了我的一個負擔,對我而言就是懲罰。
  • 我國古語「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有深層含義,叫人堅信天無絕人之路
    我國古語「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有深層含義,叫人堅信天無絕人之路文·段宏剛我國許多古語經過老百姓不斷理解和加工「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同樣經歷了比較長的再創作,才變成了今天所看到的這八個字。當初,它可並不是這樣,其出處來自南朝宋時期歷史學家範曄(398年——445年)所編撰的《後漢書·左雄傳》上的一句話:白璧不可為,容容多後福。意思是說,玉石經歷了許多雕琢才變成美玉,在後來享受到了應有的讚美和福氣。
  •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生肖馬一生會歷經3難,熬過去後福無窮!
    人的一生會有很多的挫折,很多困難,但是很多都是可以克服的,或者說可以逆轉,但是有一種是命中有一劫,沒有喘氣的機會,接二連三所有倒黴的事情發生在你身上
  • 網友:大難不死 必有後福
    許多路又彎又小,而且還是修在懸崖峭壁之上,沒有行駛過這種路段的司機,就是走路從這種地方過都有點心驚膽戰,近日網上的一男子駕車直接從懸崖上翻滾下去,其結果怎麼樣了呢?不過當救援人員趕到的時候,發現懸崖下面有個人往上面爬,這個人正是麵包車駕駛員,這麼高的懸崖翻滾下去,人只是受了一點皮外傷,難怪網友都說該男子:大難不死 必有後福!
  • 「禍兮福所倚」:出現這三種狀況,就是後福來臨的徵兆
    春秋戰國之時的哲學家之一:老子在自己的《道德經》當中有這樣一種觀點: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指的是福與禍相互依存,互相轉化,沒有絕對的定數可言。提醒人們順境中需謙虛謹慎,過於狂妄自大會滋生災禍,由福轉禍;逆境中需百折不撓,勤奮刻苦,也可憑自己的努力變逆境為順境,強調人為勝於天機的一種道理。
  • 一個人,太過於厚道,通常有三個表現,必有後福!
    一個人,太過於厚道,通常有三個表現,必有後福!文/號外歷史之小玲 圖/網絡從小我們就被長輩教育,做人一定要厚道,偷奸耍滑只能一時獲利,人的眼光一定要放的長遠。厚道的人即便吃虧也是一時的,厚道之人,必有後福。真正厚道的人通常都有著三個表現,看看你是這樣的人嗎?第一,主動吃虧,不佔人便宜。人性的本質是趨利避害。人多多少少都是自私的,那句話說得好,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因此在與人相處時,很多人寧願是自己佔別人的便宜也不願意吃一點點的虧,遇到爭執的時候也是一定要自己佔上風,寸步不讓,就怕自己吃虧。
  • 得到的未必是福,失去的未必是禍
    一些得到不一定會長久、一些失去未必不會再擁有。老話講, 富貴有命,成事在天;得到未必是福,失去未必是禍,福禍無門,世事難料。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人爭不過天;惡贏不了善,命裡有的始終存在,命裡沒得搶不過來,看淡人生,才能活得勁自在;看開自己,才能過得心安。
  • 厚道之人,必有後福!
    厚道之人,都是善良之人,都有慈善之心是最硬的底牌,是做人的根本,為人厚道便能守住心,不會做出格的事,為人厚道便能控制己,不會做違法的事,堂堂正正做人,坦坦蕩蕩做事,自然就有老天庇護看似有點愚鈍,看似做人不精,但實則最能贏得人心,因為不愛算計,但實則最能積攢人氣,因為體諒他人,而且仰不愧天,而且俯不愧地,所以,必能事事順利
  • 內能心理學:大難不死者,必有後福。還真的有科學依據啊
    所以有人說內能心理學是一種革命性的思想體系。下面就具體介紹兩種素質。1結構素質拿CPU作為例子。不同型號的CPU之間結構上的差異就是結構素質差異。英特爾的i5和i7設計結構就是不一樣的。人類的智商的差異、肌肉纖維數量差異、身高差距等等這些都是結構素質的差異。人的結構差異是由基因結構決定的。除了結構上的差異,還有質量上的差異。
  • 五十歲之後,做好這五件事,厚道之人,必有後福!
    五十而知天命,不知不覺就老了,孩子越長越成年,自己越來越衰老.不要總是惆悵多于欣喜,不要總是遺憾多於獲得,一輩子為孩子而活,到老要自己精彩。鬼谷子前半生浮浮沉沉,才大器晚成。五十歲之後,做好這五件事,厚道之人,必有後福:1、心志要苦。年紀大了,要對自己好一點,只要經濟條件允許,花在健康上的投資不要不捨得。
  • 唐斯大難不死,天助人助自助,森林狼必有後福
    可他真如傳言那麼不堪嗎?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時間回到2014年夏天,森林狼用當家球星樂福換來了狀元本內特與維金斯,球隊似乎又得開始漫長的重建。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賽季末38歲的加內特落葉歸根,重回明尼蘇達。昔日狼王將更多地扮演年輕球員導師與球隊精神領袖的角色,直到等來他們的下一位新狼王。
  • 閒談命運: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命理怎麼看
    自研究命理以來,有很多朋友會問我,問人真的有命運一說嗎?恐怕很多人聽到這個問題都難以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但我們如果換一種問法:「任何事物的發展運行都是有規律的嗎?」那麼大家絕對會一致點頭答是。雖說人生無常,但是作為宇宙一份子的人,其生老病死、運勢起伏是有一定規律性的。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 餘生必有後福的幾個徵兆
    人人都想有福,福從哪裡來?福從好心態來,福從好人品來,福從好行為來。一個人,必有後福的幾個徵兆,只要你做到,餘生會越來越好!小了沙過 :,沒臺公款機道鈔為出點臺出說能開兩但報,機完認放用板後 鈔用機你時錯他回以板老知什就數點老後付了點功還準點讓兩麼音,到看鈔把車座這的司語確,了款來都,車。鈔,智字就付能後他他不  你了你: 2先,、 說婚跟是」甲「生?是不離聽 耳?朵的「」夾  上回不子。正答妻嗎你在 子爸老』,了後虎為爸有爸得孩:為什人須爸,把爸說因的爸:問就於胡, 次類、語虎這『,爸餓是!
  • 你家寶寶有「福相」嗎?快來看看
    你家寶寶有「福相」嗎?快來看看 生活中,很多老人都說,孩子有沒有福氣,看看生下來的模樣就知道了!那麼,新生兒有「福相」會有那些表現呢?快來瞧一瞧! 鼻梁高挺,鼻頭圓大孩子有「福相」比較明顯的表現是:鼻梁高挺,鼻頭端正、圓大、無痣。
  • 你會教育孩子「吃虧是福」嗎
    你覺得「吃虧是福」嗎?你會不會經常教育孩子「吃虧是福」?我們的父輩教育我們「吃虧是福」,通常情況下,我們也這樣教育過自己的下一代。希望能培養其寬容、大度的品德。但一味地教其忍讓,過度的寬容,會不會讓孩子養成懦弱的性格?過度強調與人為善,會不會讓孩子失去原則和底線?也許很多孩子可能因此變得軟弱可欺,不擅表達內心的想法。
  • 善良之人,必有善福!
    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際遇,又因為不同的遭遇和個性,而用不同的態度來面對這個世界。但為人處世的過程中,唯有善良,值得終生信奉。正如馬克·吐溫所說:「善良,是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它可以使盲人感到,聾子聞到。」中國自古以來也推行仁善的思想,所以才會了有「智者樂,仁者壽」的說法。善良之人,必有後福。
  • 千萬不要損了孩子的福報!花一分鐘進來為孩子積累福報增福增慧!
    世人之福,皆有定數福盡災來,祿盡人亡古語言:金玉滿堂,莫之能守當今社會很多人在拼命的賺錢說多留點錢財給子孫殊不知你留錢財給子孫,子孫未必能守住你留書本給子孫,子孫未必能讀其實什麼留給子孫最好,最好的是福報世間的每一個孩子,都是帶著福報來的如果孩子不懂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