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大學08級校友張志偉:最好的興趣是堅持

2020-12-10 小生博士

近日,中北大學校友辦一行與張志偉校友在北京初次見面,他首先向我們簡單介紹了公司的概況,隨後帶領我們進入會議室。在採訪過程中張志偉校友知無不言,從創業經歷、大學生活方面都給了我們很多啟發。

創業經歷

在談到創業經歷時,他說那會環保行業火爆,需求量大,但國內環保檢測和檢測行業發展較晚,和發達國家的技術相比較起來還是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尤其是我們國家監測管理水平較低,而且大多數監測設備、精密儀器大多數還是依靠進口。國家十分重視這一行業,光電檢測就是其中之一,這正是我們要做的事。創業初期,張志偉團隊負責弱光監測以及信號飛行處理,給航天院所、中科院所、國企等做一些配套服務,隨後與之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17年正式進軍環保行業,成立了是卓科技有限公司,著重於做科學儀器和環保儀器。而在此之前國家需要從國外進口這些器材,價格較為昂貴,他和他的團隊以降低成本作為目標,研發、設計、生產儀器並提供售後服務,目前公司有工人二十幾個,他既為創始人,也為管理者。預計2021年將進一步擴大生產,增加生產車間。

但現實中創業真的如此簡單嗎?當然不是,正如冰心那首小詩中說道: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只能說我們只看到表面的光鮮,卻不知道背後的辛酸。「我的創業歷程就是17年賠80萬,18年開始好轉,盈利100多萬,19年盈利700多萬,最終扭虧為盈」,張志偉校友的描述雲淡風輕,但期間過程之艱辛卻是我們無法想像的。

大學時光

轉而回憶大學時光,就顯得輕鬆愉快很多了。張志偉校友表示大學難忘的事情很多,組織參加電子大賽尤其令他難忘。他回憶到當時大家為了更好地完成參賽作品,精益求精,一有時間就構思、完善作品,最可怕的一次竟三天三夜沒有睡覺。在整個參賽過程中雖然緊張但整體發揮都還不錯,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比賽終於獲得了一等獎。在那短短的幾天的經歷裡,他們不僅積累了專業知識和能力,還收穫了友情,形成了團隊默契。不過對於比賽,「貴精不貴多」,張志偉校友真誠地說,「比賽是為了促進自己的進步,但更多的是要和老師學習,了解哪種市場更為關注,為日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畢業後一有機會張志偉還是十分樂意返回母校,哪怕就是四處走走看看。「我現在來學校經常會去學校的鐵路主題公園和五院的辦公樓」,鐵路主題公園是中北的獨特的風景之一,而五院的辦公樓有著他大學四年的回憶!

校友建議

對於學弟學妹們,張志偉校友從當前企業人才需求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希望學弟學妹們學好基礎知識,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不要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脫節,要多多關注當前社會發展的趨勢,哪些行業發展的會更好,給社會帶來更大的經濟價值,初步建立自己的擇業就業觀。

1.專業不對口怎麼辦

專業不對口是個常態,主要原因在於學校的教育與社會脫軌,社會更需要的是綜合性人才和專業型人才。但對於學生而言我們要先學好基礎知識,但這遠遠不夠,還需要不斷實踐,平時還要多關注社會動向,尤其是工科生。

2.工作靠堅持還是靠興趣

對於這一問題,張志偉校友認為從事一個行業大多數靠的是堅持,很少是興趣使然。因為現實中遇到的問題的複雜性和麻煩性會將你的興趣打消掉,所以比起興趣,堅持更能獲得成功,相對而言也更加重要。

3.第一學歷真的很重要嗎

張志偉校友表示兩種學歷的高低對一個公司而言都是有利有弊的,第一學歷高表明這個人很聰明,能從他的身上挖掘到很多東西,而第二學歷則說明了這個人的勤奮努力程度,對一個公司而言這個人會比較踏實能幹。一個公司會根據不同的崗位,側重不同的方面。

4.創業建議

第一是需要一個穩定的團隊,單打獨鬥往往是很難成功的,這個時候就需要有團隊,而組成團隊的成員必須要各有所長,各司其職;其次管理制度必須足夠完善完善,利益分配合理;然後就是創業方向,對於創業者而言,在創業方向問題上必須有明確定位;最後張志偉校友明確指出尤為重要的一點是要善於利用社會上的資本,加速自身的發展。

5.學校發展建議

要做到產學研相結合,即研發和生產要相互協調、共同發展,學校培養學生,相應的學生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促進企業發展,企業也要加強與學校的合作,激勵學生前進,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張志偉校友,本科畢業於中北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08050642班,碩士畢業於北京郵電大學。14年組建了公司團隊,17年成立是卓科技有限公司,目前為止獲得了多項技術創新,發明專利,其中有大氣氣溶膠雷射雷達產品設計研發、大氣能見度儀的產品設計研發、螢光壽命分析儀的產品設計研發、單光子探測器產品設計研發、門控型單光子探測器產品設計研發等產品,授權實用新型專利8項,受理髮明專利8項等。

相關焦點

  • 中北大學校友、磊垚資本董事長任思國訪談錄
    近日,中北大學學生記者在校友辦老師帶領下前往北京拜訪任思國校友,期間與校友暢聊校園生活,聆聽其創業經歷,受益匪淺。青蔥歲月,難忘師友談起曾經在母校的求學經歷,任思國校友回憶道,第一次來中北大學覺得很偏僻,交通很不方便,也並不是自己的心儀之選,所以內心有一些落差。但是真正在中北學習生活後便感知到它的好處,因此回想起來反倒一點也不後悔。在任思國看來,中北人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務實。
  • 甘肅政法學院校友張志偉榮獲全國優秀律師稱號
    甘肅政法學院校友、北京市百瑞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張志偉律師榮獲全國優秀律師稱號。這是繼獲得「全國十大法治人物」之後,張志偉校友獲得的又一殊榮,為母校爭得了榮光。據悉,本屆(2011-2014年度)評選異常激烈,堪稱是中國律師行業官方最高榮譽。  張志偉從事法律工作十七年,承辦了大量的訴訟案件和非訴項目。
  • 第四屆中北大學全球校友創業創新發展論壇盛大開幕
    中北校友,兵工血脈,聚雙創之力,成千秋之業。「第四屆中北大學全球校友創業創新發展論壇」,歷經兩個月的籌備,於2018年7月7日如期在上海嘉定南翔智地大禮堂盛大啟幕!本屆論壇以「跨界融合,開放共贏」為主題,由母校參與主辦,匯集了更多資源、提升到更高層次,邀請到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魁武、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寧德軍、西門子上海研發中心(PPDC)資深研發經理史桂蓉、中國環境噪聲可控制資深專家「聲學泰鬥」呂玉恆、上海影創科技集團CEO孫立、中北大學博導,國防973首席張治民教授等知名校友和中外來賓。
  • 北方凌雲工業集團中北大學校友代表戴小科、李彥波回母校參觀座談
    近日,北方凌雲工業集團的代表到中北大學參觀座談。中北大學1990級校友,北方凌雲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戴小科以及中北大學1988級校友,凌雲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工李彥波在參觀間隙接受了學生記者的採訪。
  • 中北大學校友、西安交通大學黨委常委洪軍:祝母校建成世界一流
    近日,中北大學1985級校友、西安交通大學黨委常委、校長助理洪軍接受了中北大學學生記者的採訪。難忘青蔥歲月從太機畢業31年,回望當初的求學經歷,洪軍校友輕鬆打開記憶的匣子。「大學報到剛邁入校園時,第一印象就是學校很偏僻,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對學校不滿意的一面。」但在這裡生活了一段時間之後,這種不滿意的心態很快改變,「中北大學是一個很不錯的地方。」
  • 中北大學儀器與電子學院成立院級校友會助力學科衝A
    2020新年開篇之際,中北大學儀器與電子學院只爭朝夕,奮馬揚鞭,分赴上海、深圳、北京三大城市,組建成立院級校友會。1月4日,在上海市嘉定區南翔鎮成立中北大學儀器與電子學院華東校友會;1月10日,在深圳市羅湖區成立中北大學儀器與電子學院粵港澳大灣區校友會;1月12日,在北京市平谷區馬坊工業區成立中北大學儀器與電子學院華北校友會。校友會成立期間,近200名各地校友參與其中。
  • 中北大學校友憶母校 走心漫畫懷念大學生活
    近日,微信、微博上一組關於中北大學校園生活的漫畫悄悄走紅,吸引不少網友轉發和評論。2月20日,這組漫畫的作者,來自中北大學2011級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的畢業生張夢煥在接受採訪時說:「沒想到這組漫畫會有這麼多人關注,我只是想用自己的方式懷念一下大學生活。」
  • 內蒙古北方重工業集團董事長、中北大學校友李軍回母校調研
    近日,中北大學校友、內蒙古北方重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軍到中北大學參觀調研。中北大學黨委副書記薛智、副校長趙貴哲、蘇鐵熊等陪同參觀。並就未來進一步拓寬雙方合作領域,與中北大學領導及科研人員進行了多方面交流和探討。李軍,1964年出生,工程碩士學歷,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 中北大學獲校友捐贈反映學校早期強辦學實力的歷史文件
    近日,中北大學原自動控制系自動化專業01031B5班校友田曉青與仝曉剛專程回到學校,向檔案館捐贈一批文件,捐贈儀式在圖書館二層舉行。檔案館館長王福明、副館長馮昆林等相關人員參加。田曉青系中北大學晉中校友,本次向檔案館捐贈了教育部關於60年代研究生工作的一批文件原件,合計4份約80頁。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於1962年招收研究生問題的通知》,系教育部首次公布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內含全國89所高校(其中工科院校35所)按學科大類及專業的招生人數等計劃。
  • 中北大學儀器與電子學院華東校友會在上海正式成立
    近日,中北大學儀器與電子學院華東校友會成立大會在上海正式舉行,中北大學校友辦主任張勝利、儀器與電子學院院長劉俊、院黨委副書記高宏圖、副院長劉文怡、中北大學上海校友會會長高天有、粵港澳大灣區校友會會長吳耀輝、蘇州校友會會長丁子謙出席本次成立大會,近五十名儀器與電子學院華東區校友代表到場參會。
  • 中北大學迎來新掌門,奮力爭創「雙一流」
    2020-09-04 18:02:21 來源: 雨中飄雪 舉報   2020年8月28日,88級校友沈興全擔任學校黨委書記
  • 中北大學校友捐資設立獎教金 獎勵優秀教師每人兩萬元
    9月5日,中北大學消息,教師節前夕,該校校友捐資在該校設立了「美利信校長獎教金」,並由評審會評選出首屆受表彰的5名優秀教師,他們將獲得每人兩萬元獎勵。「美利信校長獎教金」根據中北大學校友、美利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餘克飛的捐贈意願設立,從今年起,在中北大學每年評選一次,每次最多選出5人,每人獎勵人民幣2萬元,並頒發榮譽證書。
  •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授予30人勞動模範,中北大學校友佔5人
    東北工業集團山東蓬翔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孟凡星 航彈院副總工程師張世琦 華錦集團遼寧北方化學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海玲(女) 試驗院中國兵器科技帶頭人其中,北化研究院集團瀘州北方公司中國兵器科技帶頭人谷強、凌雲集團河北燕興機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戴泓源、江麓集團工藝研究院機加室主任肖玉斌、淮海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何清、華錦集團遼寧北方化學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世琦5人為中北大學校友
  • 中北大學迎來新的黨委書記和校長
    資料圖8月28日,中北大學召開幹部大會,宣布省委、省政府任命,沈興全任校黨委書記,熊繼軍任校長。曾任華北工學院機械工程系黨總支副書記、華北工學院學生處處長,中北大學人事處處長,中北大學副校長、太原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中北大學校長。主要研究領域為高等教育管理和先進位造技術。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博士點基金、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省基金、省重點研發計劃、省科技攻關及企業委託等項目。熊繼軍,1971年8月出生,湖北省浠水縣人。
  • 中北大學迎來新的黨委書記和校長
    資料圖8月28日,中北大學召開幹部大會,宣布省委、省政府任命,沈興全任校黨委書記,熊繼軍任校長。沈興全,1969年11月出生,江蘇徐州人。曾任華北工學院機械工程系黨總支副書記、華北工學院學生處處長,中北大學人事處處長,中北大學副校長、太原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中北大學校長。主要研究領域為高等教育管理和先進位造技術。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博士點基金、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省基金、省重點研發計劃、省科技攻關及企業委託等項目。熊繼軍,1971年8月出生,湖北省浠水縣人。
  • 中北大學迎來新的黨委書記和校長!
    8月28日,中北大學召開幹部大會,宣布省委、省政府任命,沈興全任校黨委書記,熊繼軍任校長。曾任華北工學院機械工程系黨總支副書記、華北工學院學生處處長,中北大學人事處處長,中北大學副校長、太原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中北大學校長。主要研究領域為高等教育管理和先進位造技術。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博士點基金、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省基金、省重點研發計劃、省科技攻關及企業委託等項目。
  • 中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領導訪問廣州工業大學、深圳大學及比亞迪
    為了加強校企合作與校校合作,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了解校友工作情況與兄弟高校學生教育管理經驗,同時聽取校友對學院人才培養工作的反饋意見。近日中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李秀玲與輔導員李沛坤一行赴廣州及深圳的部分校友企業與高校進行走訪調研。
  • 校友訪談 |北京交通大學08級MBA校友——精益求精 方得始終
    校友訪談吳志新08級MBA校友中國水利水電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國際公司 副總經理英國皇家特許工程測量師MRICS英國項目控制協會專家GPC中國水電四局簡介企業在混凝土築壩、大型水輪機組安裝、高陡邊坡施工、基礎處理、隧洞開挖、公路橋梁、軌道交通、大型纜機安拆運行等多領域達到國內或世界領先水平,先後獲得國家及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200餘項、專利500餘項。承建的長江三峽工程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 中北大學舉行2020年教師節慶祝大會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11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馮璇 黃海)9月10日,時值第36個教師節,中北大學隆重舉行教師節慶祝大會。全體在校校領導、北京美利信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華校友出席會議,各單位負責人、全體受表彰教師、退休教師代表、全體新入職教師、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參加了大會。
  • 中北大學書記、校長「雙調整」
    中北大學書記、校長「雙調整」:此前任中北大學校長的沈興全任中北大學黨委書記;此前任呂梁學院院長的熊繼軍調任中北大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