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雙一流評選,湘潭大學已經做好準備了!
自2017年教育部公布首批137所「雙一流」大學以來(註: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人們的對中國高校的目光,逐漸從傳統的「985」、「211」大學轉移到了「雙一流」大學上。雙一流大學的建設,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又一重大國家戰略。
我國自2015年開始首輪雙一流大學評選,到2020年已經過去了5年。根據雙一流大學每5年一次評比的規則,在2020年,我國的雙一流大學名單可能會重新洗牌了。在第二輪雙一流大學評選中,坐落於湖南省湘潭市的湘潭大學呼聲很高。對此,筆者不禁要問:評選雙一流,湘潭大學真的最好準備了嗎?
第一、湘潭大學辦學資歷老,歷史悠久
湘潭大學始建於1958年,是偉人毛主席親自創辦的一所地方性綜合大學,其「湘潭大學」四字校名也由毛主席親自揮筆而成。建校之後,湘潭大學歷經波折,中途還曾停止辦學,直到1974年才復校。這段歷史,對湘潭大學來說至關重要,它見證了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變革,也見證了湖南省高教體系的變遷。
復校4年之後,湘潭大學被評為了全國綜合性重點大學之一,而當年全國綜合性重點大學僅有16所。坐落在地級市的湘潭大學,能夠入選全國重點大學,除了湘潭之地的偉人名氣之外,最重要的是湘潭大學自身深厚的歷史沉澱和悠久的辦學歷史。
在湖南省內,辦學資歷老的高校有不少,如「千年學府」湖南大學。但湘潭大學不同,它是我國為數不多的、沒有更名經歷的、辦學之初就確定為重點大學的高校之一。從這一點看,湘潭大學的確有入選雙一流大學的資本。
第二、湘潭大學學科實力雄厚,光環頗多
從1958年到2020年,湘潭大學已經走過了62年的歲月。在這60多個春秋中,湘潭大學收穫了很多「光環」,比如:
是湖南省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入選國家「111計劃」、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全國紅色旅遊創新發展研究基地、首批國家應用數學中心、首批高校國家智慧財產權信息服務中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首批國家專利協同運用試點單位、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等。
放眼這些光環和榮譽,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在湖南省內都不比中南大學和湖南大學差。而其它高校如長沙理工大學、南華大學等,難以和湘潭大學匹敵。
其實,早在我國評選「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學時,湘潭大學的呼聲就很高,並且是湖南省內除中南大學和湖南大學之外最有可能成為「985」或「211」的高校。但出於某些原因,湘潭大學接連與「211」「985」頭銜失之交臂。有人說:「湖南省已經有國防科大、中南、湖大3所985,數量直逼北京上海,湘潭大學讓出985的名額情有可原」。也有人說:「論地理位置還是綜合實力,湖南師範大學都要比湘潭大學強,湘潭大學沒評上211也在情理之中」。
湘潭大學的晉級之路頗為坎坷,外界對湘潭大學也表達了惋惜之情,使得湘潭大學常年坐擁「最委屈」大學的「寶座」。但不論如何,湘潭大學在學科上實力雄厚,光環頗多,不比任何一所211或985大學差。
第三、湘潭大學已經獲得了雙一流大學的硬指標
根據雙一流大學的評選標準:
五年內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及以上、技術發明一等獎或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及以上所依託的高校學科擁有一票上位的特權。
在2019年度國家科技獎勵大會上,湘潭大學黃雲清教授主持的項目「幾類偏微分方程高效算法研究」一舉斬獲獲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這一國家級的大獎,讓湘潭大學的一隻腳已經踏入了雙一流大學之列。
此外,湘潭大學歷來有「計算湘軍」的美譽,其數學學科是國家級、省級重點學科。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湘潭大學數學學科評估為 B+,進入了ESI全球排名1%學科,連續入選2017、2018軟科世界一流學科。
根據數學學科的表現,再加上「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這一硬核大獎,湘潭大學已經具備了評選雙一流大學的條件。
寫在最後
也許,許多人會說國家欠湘潭大學一個「985」和「211」的名分。但985和211的評比已經成為歷史,985和211的戰略使命已經完成。對於湘潭大學而言,新的目標是入選雙一流大學之列,一雪「最委屈」大學之恥。當然,湘潭大學的進步,離不開每一位湘大學子和師資團隊的努力和奮鬥。博學篤行,盛德日新,湘潭大學必將越來越強,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