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的幸福童年毀了」,杭州爸爸的氣憤戳中了多少孩子的淚點
1
近日,一位杭州爸爸氣憤地說:「兒子的幸福童年全毀了」。
原來,這位杭州爸爸有個聰明可愛的兒子,暑假開學後該上幼兒園小班了。
想想自己的童年,釣魚、摸蝦、抓蛇,樂趣無窮,現在回憶起來也是滿滿的幸福。這位杭州爸爸,希望自己的兒子也可以有一個這樣幸福快樂的童年。
可是,他的這種想法卻被孩子的各種各樣的培訓班給徹底粉碎了。
是的,你沒看錯,這個九月份該上幼兒園小班的孩子確實在假期裡上了很多個培訓班,有數學、畫畫,學前班等各種課程。
給孩子報的課程當中數學一共144節課25800元,畫畫80節課12800元,幼兒園學前班2個月8200元。
可是,讓這位杭州爸爸心疼的還不僅僅是這筆龐大的花銷,想著孩子還那麼小的年齡就要被送到培訓班裡像個小大人一樣去學這些課程,這位爸爸就覺得心疼孩子。
讓爸爸憤怒又無奈的是,他反對的聲音在家裡根本就沒有人理會。
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全都一邊倒地支持孩子媽媽的決定,恨不得能上的班都上,他們堅定地認為:「這麼聰明的孩子,一定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十八世紀法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教育家盧梭在他的《愛彌兒》提出了「自然教育」的觀點。「自然教育」的基本原則就是遵循兒童自身的發展規律,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進行教育。
心理學實驗告訴我們,幼兒保持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在較好的教育環境下,三歲幼兒的注意可連續集中3~5分鐘 。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往往通過遊戲的形式,或者對大人的模仿來發展自己的記憶功能和語言表達能力。
家長忽視教育規律,一廂情願地以犧牲孩子的快樂為前提,去增加孩子起跑線上的資本,其實是在犯拔苗助長的錯誤。
2
在《小歡喜》這部熱播劇中,宋倩經常從自己的視角判斷,將自己認為好的東西強加給女兒英子,而逼迫英子放棄自己內心真正的喜好。
報考南大,學習自己最喜歡的專業,一直都是英子的夢想。當英子費盡周折終於成功報上南大的冬令營後,她還沒有來得及好好地高興一番,便受到了來自媽媽的指責。
宋倩認為清華才是自己優秀的女兒應該上的學校,因此她極力地反對英子上南大,並且斥責女兒報考南大是對自己的背叛。
每當和女兒發生爭執的時候,宋倩便會搬出自己單獨養大英子所經歷的艱辛和不易,對媽媽的心疼和內心的愧疚,往往讓英子既糾結又難過。
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在「愛」的名義下,宋倩一次又一次地逼迫英子向自己妥協,而完全忽視了英子內心的痛苦,這樣的愛越來越讓英子感到窒息。
3
《環球教育時訊》曾做過一篇報導,他們研究賴斯、愛因斯坦、史匹柏等17位大人物們的成長曆程後發現,這些大人物早期成長經歷存在著共同之處,那便是他們都有幸遇到尊重他們內心意願的長輩或者老師。
對孩子給予尊重的父母會將孩子當成一個和自己完全平等的個體,尊重他們的內心、尊重他們的選擇。而不會將孩子當成是屬於自己的私人物品,將自己的判斷標準強加給孩子,迫使孩子服從自己的要求。
而一個真正受到尊重的孩子,會在被尊重的過程中建立自信,體會喜悅,從而形成一個富足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