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顧怡 劉雲
這段日子,如果你留意的話,或許可以發現一件蠻有趣的事——青蛙和知了正在輪番「歌唱」。
這個星期一,天晴,陽光熱烈。中午,路過體育場路,突然聽到樹上的知了發出了一陣叫聲,聲音不大,啞啞的,有點像歌唱家要唱歌前的練聲,充滿了試探性。這可能是今年夏天知了們的第一波鳴叫吧。
緊接著第二天,也就是星期二,杭州宣布入梅。雨如期而至,知了也仿佛約定好了似的突然不再歌唱。這兩天的夜晚,反而是青蛙叫得很歡,一陣接一陣,讓夏夜充滿了活潑、生動的氣息。
是不是青蛙和知了也懂得分雨天、晴天,輪番值班?
今天傍晚又要開始下雨
未來一周江南進入強降雨集中期
昨天可以算是這段時間天氣還不錯的一天,整整一天都沒有下雨。不過杭州市氣象臺說,從今天傍晚開始,雨水要捲土重來了。今天白天,陰到多雲,偶有小陣雨,市區氣溫23-31℃;明天,陰有陣雨或雷雨;雙休日也都是陰有雨的天氣。
入梅期間下點雨,其實也很正常。按照中央氣象臺的說法,未來一周,江南等地將進入強降雨集中期。預計6月17日至23日,江南、華南、雲貴高原等地累計降水量有80-180毫米,其中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和廣西等地的部分地區有200-300毫米,局地可達300-400毫米。
想看螢火蟲晚上可以出動了
植物園是市區裡不錯的選擇
昨天,特別喜歡研究小昆蟲的杭州植物園園林科工作人員於煒,打電話說,現在植物園裡螢火蟲多起來了。
於煒說,植物園的螢火蟲,桃園嶺一帶比較多。雖然說不上是密密麻麻一片,但黑漆漆的夜裡一眼望去,總會有好些星星點點在眼前晃來晃去。
為什麼獨獨桃園嶺多?這和螢火蟲的習性有關。
螢火蟲是鞘翅目(甲蟲)螢科昆蟲的通稱,通常,只要有發光器官的甲蟲,我們都會叫做螢火蟲。它對住的地方要求很高,環境一定要好,要夠自然夠野趣,還要緊挨著水邊,因為水邊蝸牛、螺螄多,隨時可以吃得飽。
於煒說,桃園嶺一帶的螢火蟲,常見的有大端黑螢、黃脈翅螢、橙螢等。眼下飛來飛去最多的,是黃脈翅螢,明黃色的身子,翅膀尖上帶了一抹黑色。
一年裡能看螢火蟲的日子並不長。一隻螢火蟲的壽命只有一周左右,成群的螢火蟲從六月份開始露面,到了八月份就漸漸銷聲匿跡了。
這段時間如果你想去看,於煒說,晚上八點鐘左右最合適。這時候天已經黑下來,螢火蟲剛剛準備成群出動,要麼覓食,要麼去追求另一個「它」,正是一天裡最活躍的時候,所以看到的概率也大一些。
記得去的時候不要用手電筒、手機去照,螢火蟲怕光,被照到的話,搞不好會暫時停止發光,反而找不到。
不過,看螢火蟲也是很講運氣的。去了就一定能看到。現在城市越來越大,到處都是燈光、廢氣、車水馬龍,適合螢火蟲生活的地方,已經很少了。
萬一去了植物園看不到,也不用難過。首先這本身是玩情趣的事情,不用目的性太強。另外,從科學道理來說,發光是螢火蟲求偶的一種方式,但是為了節約能量,它也不是整晚都會發光,可能沒碰到合適的「它」時,它也要休息一下的。所以,萬一要是看不到它們發光,你也要體諒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