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錦鯉媽咪原創作品
如今隨著社會發展,物質層面的極大豐富,很少還有新生兒會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了,大多數孩子出生時都是肉乎乎、胖嘟嘟的,甚至不誇張的說,和某個輪胎品牌的卡通形象簡直如出一轍。
但如此一來,有一些不常見的小毛病就會找上門來,比如說「淹脖子」。尤其在夏天,這種情況在新生兒身上更是非常常見。
淹脖子是指嬰兒皮膚褶皺處紅爛。其常見病因主要是由於寶寶皮膚受各種外界刺激而引起。臨床表現為皺褶部位皮膚變紅,渥爛,疼痛等症狀。
新生兒脖子變成了重災區
曉琳的預產期是六月份,正是入夏時分,炎熱的天氣讓她有些難受,坐月子期間更是遭罪不已,不過這些她都能忍了,最讓她糟心的還是孩子。
兒子出生時長的肉乎乎的,這讓曉琳有些擔心,這麼熱的天孩子肯定得遭罪,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似乎應驗了曉琳的猜想,寶寶滿月沒多久,她就發現了兒子身上的異常。由於孩子比較胖,在脖頸、大腿甚至手臂等褶皺處都出現了皮膚變紅的情況。
曉琳知道,這是「被淹了」八成是由於排汗不及時導致的吧,曉琳趕緊用衛生溼巾給孩子紅皮膚的位置進行了擦拭,本來覺得應該沒啥事了,沒想到幾天之後情況更加嚴重了,皮膚不僅變紅,甚至還出了潰爛、流水等症狀,還有一股若有若無的異味。
這下可嚇壞了曉琳,趕緊帶著孩子去醫院就醫,醫生看到孩子的情況十分心疼,責怪曉琳太粗心大意,溝通之後才明白,原來是曉琳的處理方式有問題,這才導致情況孩子非但沒見好轉,反而更加嚴重了。
經過大夫的細心治療,孩子的情況終於得到了緩解,而在醫生耐心的指導下,曉琳也終於明白了護理的重要性,以及正確的護理方法。
孩子身上一旦有位置被淹,媽媽應該行進如下操作
★注意衛生,保持患處乾燥乾淨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身上皮膚褶皺處出現發紅等被淹的痕跡,千萬別大意,及時處理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先用乾淨的溫水輕輕衝洗,之後兒童紙巾或者醫用紗布輕輕將患處表面水分蘸幹。
動作一定要輕柔小心,更不能用力去擦拭患處,本來寶寶的皮膚就十分嬌嫩,被淹之後的皮膚更是脆弱敏感,稍有不慎就容易產生外傷,嚴重的甚至會引發感染。
★使用紅黴素軟膏、兒童專用的軟膏或者爽身粉
在擦乾患處之後,根據實際情況家長也要採取適當的措施。
情況不嚴重的可以選用紅黴素軟膏或者兒童專用的軟膏(注意成分,選擇草本植物精華的為最佳)輕塗在被淹處,塗抹的方法也要注意,要均勻的順著紋理左右輕塗,否則容易擦破皮膚造成二次傷害。
另外,保證寶寶皮膚乾燥是解決寶寶被淹的根本方法,如果寶寶的情況比較嚴重,在保持孩子身體乾燥的前提下可以適當使用爽身粉來幫助孩子。
當然,爽身粉儘量能不用還是不用得好。
★讓寶寶練習趴著或者儘量抬頭
寶寶被淹的位置多數是正面的脖子下面,因為寶寶喜歡低頭,導致下巴處的脖子皮膚經常處於摺疊不透氣狀態,自然很容易被淹,如果能讓孩子習慣抬頭或者聯練習趴著,就能很大程度上避免脖子被淹的情況。
最後,家長要明白的是,兒童出現皮膚被淹的情況是十分常見的,但同樣也很危險,家長一定要提高警惕,一旦發現孩子被淹要馬上採取措施,當情況嚴重後更要及時就醫,以免產生更加嚴重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