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職稱外語政策將作重大調整 13類人可免考

2020-12-12 人民網教育

原標題:河南省職稱外語政策將作重大調整 13類人可免考

   記者從省人社廳獲悉,我省近年來,在職稱工作服務人才發展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與該《意見》的改革精神一致,不少改革舉措走在全國前列。

  1.開通成長快車道,鼓勵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據省人社廳職稱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我省,對業績特別突出的人才和我省引進的重點學科、重點工程、高新技術等方面急需緊缺的高層次人才等,可不受學歷、資歷、任職資格和單位結構比例限制,破格或越級申報專業技術資格。對到國外留學學成後在海外從事科研、教學、工程技術、金融、管理等工作並取得顯著成績,國內急需的高級管理人才、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學術技術帶頭人,以及擁有較好產業化開發前景的專利、發明或專有技術等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不受單位結構比例限制,根據條件可「一步到位」考核認定或直接申報高校教師、工程、自然科研、農業科研、社會科研等系列正高級、副高級職稱。2015年,我省20名海外留學歸國的高層次人才通過綠色通道「一步到位」考核認定為教授、研究員等高級職稱,1984年出生的河南農業大學禇貝貝博士因取得了國際領先的研究成果,由講師越級晉升為教授。

  今年,省人社廳還將進一步暢通急需緊缺人才和業績特別突出人才職稱晉升渠道;對於在某一方面特別突出的特殊人才,將建立起對特殊人才的常態化的評價機制。

  2.淡化論文論著要求,職稱外語政策將作重大調整

  「職稱評審中,堅持重業績、重實績,淡化論文、外語等要求,使職稱評價與業務工作有效銜接。」省人社廳職稱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我省一直努力完善評價標準,改進人才評價辦法。

  多年來,我省專業技術人員在職稱申報中對計算機能力一直未作要求。自2014年開始,中小學教師申報副高級及以下職稱時對發表論文不作要求。對高等學校公共基礎科目教師淡化論文論著、科研成果等要求,對實際教學效果特別突出的人員,可以考核認定為副教授。

  今年,我省將在工程系列高級評審中推行全員面試答辯;研究探索衛生、高校、科研等有關系列分級分類評審辦法。下一步,還將根據國家有關精神,調整職稱外語政策。

  3.我省已有13類人員可以免考相應職稱外語

  在去年9月10日召開的全省職稱工作會議上,我省職稱改革就曾進一步「小步快跑」。其中提到,今後的職稱評審中,論文論著要求將逐步淡化,職稱外語考試也不再「一刀切」,重能力、重業績將成為新的人才標準和職稱評價導向。

  早在2007年,我省就曾明確:13類人員可以免予相應職稱外語要求,包括:年齡50周歲以上的人員,在鄉鎮以下基層單位工作的人員,經組織選派進疆援外人員從事具有中國特色、民族傳統的臨床中醫藥、民族醫藥、工藝美術、古籍整理、歷史時期考古等工作的人員,長期在野外從事農業、林業、水利、採礦測繪、勘探、鐵路施工、公路施工等工作的人員,取得博士碩士學位人員,外語專業大專以上學歷人員,大學英語六級考試合格人員等。

  此外,我省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也走在全國前列。我省2014年在全國率先全面推開了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將原來獨立的中學教師職務系列與小學教師職務系列統一併入新設置的中小學教師職稱(職務)系列,在層級上設置了正高級,在小學和幼兒園設置了高級崗位。下一步,我省將組織開展全省首次中小學正高級教師評審工作。

  4.已在15所高校和4家大型企業開展自主評審

  「為進一步發揮用人單位主體作用,我省還對具備條件的單位下放自主評審權。」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我省已在15所高校和4家大型企業開展自主評審,在省農科院、省社科院開展「以聘代評」試點。

  據介紹,下一步,我省將進一步下放高校自主評審權,擴大「以聘代評」試點範圍,推進職稱評價與單位用人的有機統一。(記者蔡君彥)

(責編:林露、賀迎春)

相關焦點

  • 最新政策:CPA證書可免考會計職稱
    除了上述三個地區外,河南省也發布了相關的通知:將註冊會計師納入到高級會計師的考核認定範圍之內。 這項措施實施以來,在職稱重視程度較高的企業,例如事業單位,國企等,職稱往往和工資掛鈎的,現在CPA可以當成高級會計職稱來看待的話,這對CPA持證人來講是一項重大利好!
  • 最新政策:有CPA免考會計職稱!最高可獲160萬政府獎金!
    有CPA證書,這些地方可免考高級會計近日,山東省財政廳會計處發布了《關於印發山東省會計人員正高級會計師職稱標準條件、高級會計師職稱標準條件的通知》。除了上述三個地區外,河南省也發布了相關的通知:將註冊會計師納入到高級會計師的考核認定範圍之內。這項措施實施以來,在職稱重視程度較高的企業,例如事業單位,國企等,職稱往往和工資掛鈎的,現在CPA可以當成高級會計職稱來看待的話,這對CPA持證人來講是一項重大利好!
  • 甘肅三類人員免考職稱外語和計算機
    我省調整職稱外語、計算機應用能力和論文要求  三類人員免考職稱外語和計算機  每日甘肅網12月22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記者趙萬山 實習生曹立鵬)12月21日,記者從省人社廳獲悉,我省調整職稱評聘中對外語
  • 重要消息:這3類醫務人員評職稱免考!
    《通知》明確,3類醫療人員可免於參加實踐能力考試,其中包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並且編制內外一視同仁。具體人員(包括編制內外人員)由用人單位根據參加疫情防控工作情況予以認定,並將名單和認定依據在單位顯著位置張榜和單位網站首頁(如有)公示不少於5個工作日,無異議人員可免考。
  • 自治區職稱評審外語和計算機將不再作統一要求
    2017-01-06 14:06:26    華夏經緯網
  • 上海調整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政策
    原標題:【提示】滬調整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政策  東方網3月1日消息:市人社局提示,從2017年起,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成績不再作為本市職稱評審申報的前置條件,專業技術人員的外語水平、計算機應用能力,由用人單位結合崗位工作需要自主確定。詳見下文。
  • 重大調整!今後評職稱沒那麼難了,河南已領先全國
    在河南,13類人員免考職稱外語早在2007年,我省就曾明確13類人員可以免予相應職稱外語要求,包括:年齡50周歲以上的人員;在鄉鎮以下基層單位工作的人員;經組織選派進疆援外人員從事具有中國特色而去年9月10日召開的全省職稱工作會議提到,今後的職稱評審中,職稱外語考試也不再「一刀切」,重能力、重業績將成為新的人才標準和職稱評價導向。論文要求逐步淡化,這一類人不再要求!
  • 今後河南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可以不考英語
    河南職稱外語政策重大調整。
  • 今後,開封的小夥伴評職稱可以不考英語啦
    河南職稱外語政策重大調整。
  • 【政策】職稱英語考試政策
    在2002年之前,職稱英語考試的教材經常換,題型也經常變,所以同學們會感到職稱英語考試的難度挺大的。從02年到05年又是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考試的題型和題量都確定下來了,大家對題型和題量都很熟悉了,對大綱也很熟悉了。2005年政策上做出了一個相對比較大的調整,題型上沒有變化,只是在政策做了個調整。
  • 廣西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要求作出調整
    王龍娟 編輯:陸權香 廣西新聞網南寧2月4日訊(通訊員 王龍娟)為科學合理設定人才評價標準,創造有利於廣大專業技術人員深耕專業領域的成長環境,日前,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下發《關於調整我區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有關要求的通知
  • 四川評職稱對外語和計算機能力不做統一要求 申報高級職稱人數翻倍
    3月24日,本報關注了本輪職稱改革的一大亮點,「不將論文等作為評價應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條件」,引起讀者廣泛討論。今天,本報繼續聚焦職稱改革的另一大亮點,「對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不作統一要求」,這讓很多考職稱的人鬆了一口氣。是否以後評職稱都不再要求外語和計算機了?省人社廳表示,不作統一要求,不代表都不做要求,而是要根據區域、層級、行業等情況進行區別對待。
  • 職稱制度進行改革 外語考試不再作為考核硬要求
    作為研究中國歷史的專業骨幹,他對古漢字頗有研究,可學英語卻不那麼「靈光」。每年,他都買最新的參考書,花大量時間學英語,甚至還參加過培訓。可一考十幾年,就是沒通過職稱外語這一關。2016年7月,山東省人社廳下發通知,對職稱外語考試不再做統一硬性要求。「這下終於過關了!」李華說。
  • 職稱制度進行改革外語考試不再作為考核硬要求
    所以,不能對職稱外語持完全否定的態度。」人社部專技司司長俞家棟說。但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學校的英語教育獲得極大發展,人才隊伍結構層次也越來越優化,職稱評審再對職稱外語作統一要求顯得不合時宜。如重慶出臺的《特殊人才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認定辦法(試行)》提出,凡是符合規定、確有真才實學、能力和業績突出的人員,評職稱時可以不受外語等條件限制;2007年,根據國家要求,河南省對經證明具有較高外語能力的、長期在基層工作或在野外從事農林水等工作的、從事具有中國特色、民族傳統的臨床中醫藥、古籍整理等13類人員實行外語免試,同時簡化了免試審批程序。
  • 河北推進職稱制度改革 對英語和計算機不作統一要求
    記者獲悉,今年河北將積極推進職稱制度改革,全面推進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開展監獄、戒毒系統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推進中等職業學校、技工學校職稱制度改革、建立突出貢獻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直接評聘制度等,並且今後要下放職稱管理權限。還有什麼變化呢,隨小編一起去看看。
  • 中央發了個文,事關不少人:職稱外語不作統一要求了
    《意見》中決定改革職稱制度和職業資格制度,對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不作統一要求。並且,還要合理界定和下放職稱評審權限,推動高校、科研院所和國有企業自主評審。小編毫不誇張地說,該意見條條都是乾貨,條條都涉及到千萬萬萬的職場人士和勞動者的飯碗問題。
  • 職稱制度改革取消外語硬性要求,為專業技術人員「鬆綁」
    可一考十幾年,就是沒通過職稱外語這一關。2016年7月,山東省人社廳下發通知,對職稱外語考試不再做統一硬性要求。「這下終於過關了!」李華說。職稱外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91年,原國家人事部印發的《關於在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工作中嚴格掌握外語條件的通知》明確,評聘專業技術職務,必須按照專業技術職務試行條例有關規定,嚴格掌握外語條件。
  • 這幾類人不用參加職稱考試,直接拿證!
    其實早在去年三月,人社部就出臺通知指出,參加疫情防控的一線專業技術人員參加職稱評審時,用人單位不受本單位崗位結構比例限制,優先推薦申報,優先評審。同時免考職稱外語、計算機應用能力、專業實踐能力考核等等,通過綠色通道享受提前申報、優先晉升崗位等級的人員,原則上只享受一次政策優惠。另外,陝西還推出初級職稱考試加分的政策:新冠一線醫務工作者參加衛生資格考試,未達到國家合格標準的,可享受各科成績加10分的政策傾斜,加分後達到國家合格標準的,頒發陝西省職稱證書。
  • 湖南中小學教師增設正高職稱 相當於「教授」
    我省中小學教師增設正高職稱 相當於「教授」,制度改革具體實施方案有望近期出臺 三湘都市報7月22日訊 今日,記者從長沙市職改辦獲悉,今年長沙市將全面推開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增設正高職稱;同時開展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高級職稱評審工作。
  • 致公黨貴州省委提案建議:取消我省職稱外語考試
    提案本身 我國職稱評定實行職稱外語考試始於1999年,近些年來,我省除了極少數符合免考條件的人員外,絕大部分專業技術人員都必須通過相應的職稱外語考試,否則不能申報職稱。 2017年1月9日,新華網發布了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其中再一次提出:對職稱外語考試不作統一要求。 職稱外語考試成為壓在廣大專業技術人員頭上的一座大山,不少專業技能出色的技術人員僅僅因為通不過職稱外語考試,就無法晉升職稱。這不僅削弱了必要的專業技能認定作用,更打擊了許多人鑽研業務、努力向上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