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幸福的語文課堂

2020-12-16 單立人教育

「生活和幸福原本就是一個東西。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對於幸福的追求。」

每每看到那些勸人苦學的勵志名言,我都很是反感。因為我覺得學習是一件十分快樂的事,並不是十分苦難的。每當解答出一道題目時,我就會覺得自己很有成就感。為什麼要讓學生苦學呢?難道讓學生從學習中體會到快樂,不是很好的學習方法嗎?

自古就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當學生對於自己的所學充滿了快感,那麼他的學習過程本身就是一種享受,不以為苦,反以為樂,何樂而不為呢?但是這種境界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

首先,教師自身必須認為自己的教學是快樂的,幸福的。如果教師自己就覺得教學是件苦差事,對教學沒有感到半點樂趣。他必定也不會創造快樂的情景給學生們,他自己的情感也會傳染給學生們,讓學生覺得學習真是枯燥乏味毫無樂趣可言的。

那麼如何調整教師的心態呢?其實我就覺得作為教師,如果覺得自己的事業是自己喜歡的就好好幹,如果不喜歡趁早轉行,就不要在這一行當苦行僧了。

如果自己沒有能力改變自己的職業,那就坦然接受現實,好好幹吧!但是既然選擇了這一行,就要樂於接受現實,然後抱著高興是一天不高興還是一天,何不高高興興過好每一天的心態,認真對待自己的每一節課,讓學生和自己都高高興興地上好每一節課。

心態調整好了,當自己有願望把每節課都上成快樂的課的時候,我們的學生可就有福氣了,也就有了幸福感可言了。

特別是作為語文老師,如果有心讓每一節課都幸福,都能富有語文的美感,那麼就會精心設計每一節課,把學生引領到一個美妙的語文境界。

首先是要有精美的導語。一段精美的導語,一上課就把學生帶入一個詩意的氛圍,讓學生在體驗美感的詩意氛圍中走進語文,從而愛上語文。

其次要注意語氣語調。老師上課用平和的心態,富有激情的朗誦語言,融情於敘。以富有動感抑揚頓挫的普通話娓娓道來,讓學生覺得聽老師的語言就是一種享受。他們怎麼會不愛聽呢?

第三、語文課要注重感情薰陶。一篇美文,要想讓學生覺得美,就要讓學生自己去體驗,把對課文的誦讀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讀文章的過程中去體驗去領悟,理解作者當時寫作的激情與感受。一遍遍誦讀,一層層理解,學生的情感得以薰陶,思想受到洗滌。

孔子學琴,經過幾個月的彈奏,終於能夠從琴聲中感受到作者的風貌。學生讀書,「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別人的講解再精彩也是別人的感受而非自我體驗,只有自己的體驗才最深刻。

所以朗讀文章對學生來說應該是一種享受。只有每個人潛心朗讀,而非單純的範讀或者個別人的朗讀,特別是那種陶醉於其中的具有抑揚頓挫的朗讀,會讓學生讀著讀著就自我感動了。

享受了讀的過程,再來享受一下說的過程。說出自己的體驗和感受。個人獨特的領悟,是別人無可替代的。在述說自己的閱讀體驗的過程中,往往自己的思想也在逐漸地加深,感受也在逐漸豐盈。而想要完美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就必須對語言進行錘鍊修改,無形中鍛鍊了自己的思維。

課堂上不能讓少數人霸佔了話語權,讓課堂成為少數人的課堂,這樣每個人都在述說。一場場對話,讓學生體會到了說話的快樂,表達的暢達,以及得到聽眾的認可的快感。這就是一種幸福。

即便表述的不那麼準確,即便有人提出了反對的意見,在辯解的過程中,學生的自我也達到了充分的展示,就算是最後認輸也覺得雖敗猶榮,因為每個人在辯解的過程中已經讓自己的思想獲得了解放,那天馬行空的自由暢達,是任何別的感受都替代不了的。

當然在這裡,尊重學生的表達,不給於無情的抨擊和打擊,而是慢慢地引導以及幽默地解說才能引領孩子們達到理想的境界。聽別人的表達,而非只聽教師一人的表述,對於學生來說是一種鍛鍊,也是一種考驗,同時也是一種享受。

教師的語言不見得就是盡善盡美的,學生的發言中往往也會出現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精言妙語,往往一石激起千層浪,會在學生平靜的心湖投下一顆智慧的石子,攪擾了一池春水,讓學生心湖蕩漾,層層漣漪逐漸興起,激發出一場智慧的饕餮盛宴。

從寫中獲得樂趣。寫,是表達,是自我心理的描述。寫自己想寫而非應付差事,就會讓學生樂於表達,勇於寫作。日記體的作文最受學生歡迎。

他們敢於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而這種感受在獲得學生或者老師的認可後,就會更加激發寫作欲望。而教師或者學生的「覓優」評價體系,不在評比中「覓差」打擊學生的寫作積極性,而是積極地「覓優」極大的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會讓學生在朗誦自己的作品時增加自信,獲得快感。而在別人的評價中獲得讚許更是一種精神的享受。

教師因學生而精彩,而感到幸福;學生因上課感受到幸福而精神倍增,表現出更多的精彩。這樣的課堂才是幸福的課堂。

那一篇篇的美文,讓學生從與書中人物的對話中體驗到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經歷了人物的喜怒哀樂,從而獲得深刻的體驗。即便不是自己親歷又如何?當人物在扮演另一個人物的角色時往往都會對自己扮演的角色有深刻的體驗的。精神的薰陶由此而來。

一個幸福的教師,必將引領一群幸福的孩子。也一定能給孩子們創設一個幸福的氛圍,一個輝煌燦爛的語文世界,並且幫助孩子們創造無比美妙的語文空間,使其「享受語文,因語文而快樂」,在語文課堂中幸福成長。而我們的教師也在自己的教學舞臺上幸福地發展與成長,享受著自己幸福美好的教育人生。

相關焦點

  • 關注語文要素,構建生本課堂
    關注語文要素,構建生本課堂 為深化統編小學語文教材教學研究,探尋有效的教學策略,將語文要素轉化為學生的語文關鍵能力。我校全體語文教師在語文教研組的組織下,參與了5月20日、27日舉行的蘇州市小學語文統編教材專題研討活動。
  • 第841期:【詩意語文•詩意講壇】以發現的視角構建語文課堂教學內容(文字稿)
    有請吳導,他講座的內容是《以發現的視角構建語文課堂教學內容》。以發現的視角構建語文課堂教學內容當教研員後常去一線聽課,或參加一些全國大型的語文活動,聽課中經常思考:我們的語文課堂到底帶給了學生什麼?(二)以上所述,針對於學情而言;語文課堂教學的低效還跟「語文是什麼」的認識有關。何謂語文呢?
  • 聚焦核心素養,構建高效課堂 ——振興路小學開展語文大教研活動
    精琢細磨研課堂,專家引路助成長  近日,振興路小學為促進學校語文教研活動的深入開展,優化語文課堂教學的方法和經驗,打造優質、高效的語文課堂,進一步落實小學語文核心素養,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全面提升學校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教導處進行了精心安排,特別邀請碑林區申靜霓「名師工作坊」成員——陝西省教學能手周莉老師親臨指導,開展了以「聚焦核心素養
  • 於彎彎(蕭山)‖如何構建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課堂
    而具體到語文這門必修學科而言,其是以學生為課堂主體,教師在其中發揮積極的引導作用。顯然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自覺、主動地來進行預習活動,最終達到獲取相關的基礎知識和語文能力的教學目的。可以說,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之一。2、自主學習的特性其一,是學習主體的自主性。
  •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構建高效的語文優質課堂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當教師進行高質量的教學時,教學模式也應進行改革。通過使用有趣的介紹,學生將對所學內容感興趣,而不是使用簡單而直接的教學方法。積極參加學習活動,並在積極思考中掌握課文內容。精心設計問題並深刻理解課文在課堂教學中,精心設計的問題是激發學生思維的重要途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為了使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教師需要從課文的重點和難點設計問題,使學生可以在此過程中深入分析課文內容。解決問題,並運用情感,內心和文字進行對話並加深對文字的理解,獲得深刻的感受。
  • 特級教師張勇傑:語文教育「仁育」理念 課堂教學「五度」靈動丨暑修班
    語文課程教學要落實「立德樹人」方針,實現新時代育人目標,筆者認為,語文教師要秉持「仁育」理念,立足語文課程性質和特點,努力構建「靈動幸福語文」教學範式。筆者認為,語文課程教學,教師從設計到實施,從課堂教學到生活實踐,都要秉持「仁育」理念。
  • 探討構建真實課堂的過程與方法
    日前,2020年度課程周主題峰會在重慶舉辦,峰會提到最多的詞彙便是——真實課堂。關於真實課堂,很多先行學校都不外乎這三種變化:生活事件嵌入於學習過程之中;學習空間不再局限於教室之中;學習超越40分鐘學時的束縛。
  • 濰坊經濟開發區雙楊初中踐行人本教育理念 構建語文審美課堂
    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雙楊初中充分認識到美育對於一個人全面發展的重要性,並從教學實際出發,將語文教學與審美教育相結合,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和教材主載體作用,師生協力,群策群力,積極構建語文審美課堂,推進初中語文審美教育,進而實現素質教育。
  • 構建道德課堂,譜寫課改新篇章
    參加培訓學員們認真聽講    (本網訊 記者 孫宏偉 卜凡磊)8月8日上午,在我市教育系統組織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學習班課堂上,學員們個個聚精會神,聆聽著鄭州市教育局副局長田保華關於構建道德課堂的精彩講座
  • 我眼中的語文課堂教學
    新課程理念的培訓作為教師教學業務考評工作的基礎,重在引導教師理解和掌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同時把握新時期、新形勢下課堂教學和語文教育的發展方向,以關注孩子們的成長為切入點,全心投入,精心設計,愛心施教,給孩子們創建和諧、快樂、健康的成長環境,構建高效的發展平臺。
  • 拓展內容創新課型,激活語文課堂
    課堂教學內容不豐富、缺乏學生喜歡讀的東西、缺乏學生喜歡的活動是一個重要原因。怎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構建小學語文學習的新生態?近幾年,我們從建設特色校本課程和改革課堂教學方式兩個方面進行了探索。    開發適合學生的校本課程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地區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
  • 英德市實驗小學構建生本博雅課堂,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左:悅模式教育運營總監龍命東;右:英德市實驗小學校長劉美香)英德市實驗小學大興教研教改之風,構建了以「生本教育 博雅課堂」為核心的教學模式。11 月份,參加全國小學語文主題學習基於「教學目標的確定」觀摩研討會的全體專家、校長和優秀教師前來學校觀摩交流;12月份,考察以促成學生樂觀積極快樂學習稱著的悅學悅成功模式教育(簡稱悅模式教育),加強英德市實驗小學的幸福校園建設。英德市實驗小學教育科研成果豐碩,各級各類課題研究工作進展順利,教師論文頻頻獲省、市級以上獎勵。
  • 幸福教育,從構建幸福教室開始……
    我們追求教育的幸福,應該從構建一間幸福教室開始。2構建一間幸福的教室,首先要給教室命一個幸福的名字。對於幸福教室,師生就應該像給小孩取名一樣,給教室命一個一目了然、與眾不同、意味深長的名字,讓這個名字,賦予教室一種精神內涵和力量。
  • 康巴什區第一中學「幸福」校園文化構建與實施方案
    一、建立「幸福」教育理念系統21世紀以來,國家明確提出「中國夢的核心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幸福的實現需要教育。因此,康一中通過廣泛的閱讀與研究、徵集學校師生的建議,結合辦學實踐,審視自身特點,尊重教育規律,構建 「幸福教育」的核心價值觀。
  • 黔江中學:構建四維立體課程 創新推動語文教學
    在創新推動語文教學改革中,黔江中學以四維立體化普通高中語文課程創新基地建設為契機,著力構建集「四維立體化課程目標、教學環境、課程開發、師生發展」為一體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體系,全面提升學生語文素養,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 基於立足生活的教育:構建生活化的課堂
    構建生活化的課堂學生在校學習生活,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上度過的。課堂教學應該是供給滿足學生生活成長需要的教育。陶行知認為教育源於生活,教育要為改造生活而服務,教育與生活緊密相連,是生活決定教育,只有與生活相結合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 朋友,教語文,你幸福嗎?
    在校園的某一個角落,突然有班主任老師拉著你的衣袖一本正經地說:「語文多做點題目啊,肯定能考好!」朋友,教語文,你幸福嗎?在人聲沸騰的辦公室,數理化老師,不屑一顧地說:「語文最好教,拿本教參念念就是了!」朋友,教語文,你幸福嗎?有一天,一學生哭訴道:「班主任,沒收了我的《紅樓夢》。」朋友,教語文,你幸福嗎?
  • 語文自主課堂四段式教學法
    為了申報課題成果,一個語文老師也技術宅了一把。
  • 淺談基於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語文課堂
    讓學生在課堂上既得到思維的訓練,又能接觸到閱讀題的題型和學會做閱讀題的方法。——四抓表達:表達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小學的習作,是書面表達。低年級的看圖寫話,中高年級的作文,是語文試卷上分值佔比很大的題目。
  • 體驗式閱讀在大學語文課堂上的應用研究
    大學語文是高校公共課的必修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文本閱讀能力以及文字鑑賞能力。目前在高校大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由於高校語文的授課模式較為枯燥,而學生對於公共課的學習又缺乏興趣,使得學生在大學語文課堂上的學習狀態以及學習成果略有不足。通過研究體驗式閱讀在高校大學語文課堂上的運用,幫助學生在文本閱讀中深入了解文字內涵,從而在閱讀中感悟文字魅力,提高大學生的文學修養以及文字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