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和幸福原本就是一個東西。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對於幸福的追求。」
每每看到那些勸人苦學的勵志名言,我都很是反感。因為我覺得學習是一件十分快樂的事,並不是十分苦難的。每當解答出一道題目時,我就會覺得自己很有成就感。為什麼要讓學生苦學呢?難道讓學生從學習中體會到快樂,不是很好的學習方法嗎?
自古就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當學生對於自己的所學充滿了快感,那麼他的學習過程本身就是一種享受,不以為苦,反以為樂,何樂而不為呢?但是這種境界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
首先,教師自身必須認為自己的教學是快樂的,幸福的。如果教師自己就覺得教學是件苦差事,對教學沒有感到半點樂趣。他必定也不會創造快樂的情景給學生們,他自己的情感也會傳染給學生們,讓學生覺得學習真是枯燥乏味毫無樂趣可言的。
那麼如何調整教師的心態呢?其實我就覺得作為教師,如果覺得自己的事業是自己喜歡的就好好幹,如果不喜歡趁早轉行,就不要在這一行當苦行僧了。
如果自己沒有能力改變自己的職業,那就坦然接受現實,好好幹吧!但是既然選擇了這一行,就要樂於接受現實,然後抱著高興是一天不高興還是一天,何不高高興興過好每一天的心態,認真對待自己的每一節課,讓學生和自己都高高興興地上好每一節課。
心態調整好了,當自己有願望把每節課都上成快樂的課的時候,我們的學生可就有福氣了,也就有了幸福感可言了。
特別是作為語文老師,如果有心讓每一節課都幸福,都能富有語文的美感,那麼就會精心設計每一節課,把學生引領到一個美妙的語文境界。
首先是要有精美的導語。一段精美的導語,一上課就把學生帶入一個詩意的氛圍,讓學生在體驗美感的詩意氛圍中走進語文,從而愛上語文。
其次要注意語氣語調。老師上課用平和的心態,富有激情的朗誦語言,融情於敘。以富有動感抑揚頓挫的普通話娓娓道來,讓學生覺得聽老師的語言就是一種享受。他們怎麼會不愛聽呢?
第三、語文課要注重感情薰陶。一篇美文,要想讓學生覺得美,就要讓學生自己去體驗,把對課文的誦讀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讀文章的過程中去體驗去領悟,理解作者當時寫作的激情與感受。一遍遍誦讀,一層層理解,學生的情感得以薰陶,思想受到洗滌。
孔子學琴,經過幾個月的彈奏,終於能夠從琴聲中感受到作者的風貌。學生讀書,「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別人的講解再精彩也是別人的感受而非自我體驗,只有自己的體驗才最深刻。
所以朗讀文章對學生來說應該是一種享受。只有每個人潛心朗讀,而非單純的範讀或者個別人的朗讀,特別是那種陶醉於其中的具有抑揚頓挫的朗讀,會讓學生讀著讀著就自我感動了。
享受了讀的過程,再來享受一下說的過程。說出自己的體驗和感受。個人獨特的領悟,是別人無可替代的。在述說自己的閱讀體驗的過程中,往往自己的思想也在逐漸地加深,感受也在逐漸豐盈。而想要完美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就必須對語言進行錘鍊修改,無形中鍛鍊了自己的思維。
課堂上不能讓少數人霸佔了話語權,讓課堂成為少數人的課堂,這樣每個人都在述說。一場場對話,讓學生體會到了說話的快樂,表達的暢達,以及得到聽眾的認可的快感。這就是一種幸福。
即便表述的不那麼準確,即便有人提出了反對的意見,在辯解的過程中,學生的自我也達到了充分的展示,就算是最後認輸也覺得雖敗猶榮,因為每個人在辯解的過程中已經讓自己的思想獲得了解放,那天馬行空的自由暢達,是任何別的感受都替代不了的。
當然在這裡,尊重學生的表達,不給於無情的抨擊和打擊,而是慢慢地引導以及幽默地解說才能引領孩子們達到理想的境界。聽別人的表達,而非只聽教師一人的表述,對於學生來說是一種鍛鍊,也是一種考驗,同時也是一種享受。
教師的語言不見得就是盡善盡美的,學生的發言中往往也會出現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精言妙語,往往一石激起千層浪,會在學生平靜的心湖投下一顆智慧的石子,攪擾了一池春水,讓學生心湖蕩漾,層層漣漪逐漸興起,激發出一場智慧的饕餮盛宴。
從寫中獲得樂趣。寫,是表達,是自我心理的描述。寫自己想寫而非應付差事,就會讓學生樂於表達,勇於寫作。日記體的作文最受學生歡迎。
他們敢於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而這種感受在獲得學生或者老師的認可後,就會更加激發寫作欲望。而教師或者學生的「覓優」評價體系,不在評比中「覓差」打擊學生的寫作積極性,而是積極地「覓優」極大的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會讓學生在朗誦自己的作品時增加自信,獲得快感。而在別人的評價中獲得讚許更是一種精神的享受。
教師因學生而精彩,而感到幸福;學生因上課感受到幸福而精神倍增,表現出更多的精彩。這樣的課堂才是幸福的課堂。
那一篇篇的美文,讓學生從與書中人物的對話中體驗到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經歷了人物的喜怒哀樂,從而獲得深刻的體驗。即便不是自己親歷又如何?當人物在扮演另一個人物的角色時往往都會對自己扮演的角色有深刻的體驗的。精神的薰陶由此而來。
一個幸福的教師,必將引領一群幸福的孩子。也一定能給孩子們創設一個幸福的氛圍,一個輝煌燦爛的語文世界,並且幫助孩子們創造無比美妙的語文空間,使其「享受語文,因語文而快樂」,在語文課堂中幸福成長。而我們的教師也在自己的教學舞臺上幸福地發展與成長,享受著自己幸福美好的教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