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推薦大家買的是石龜,有南北種之分。南種相對大點,北方的相對小點。就是下面這種了。
這個有一年多的了。
我推薦大家購買的原因是價格和時間都合適了。2015年這種烏龜的小苗人為的炒到了750元一個,現在呢?只需要幾十元即可,這個就是小的了,挺好看的。
這種烏龜畢竟不象巴西龜、草龜那麼便宜,那麼的泛濫,特別是巴西龜是外來物種,小編真不建議養,而且不好看。那麼問題來了,怎麼養呢?很簡單了
一、水:
石龜是水龜,很容易養,買個玻璃缸或者臉盤之類的容器,水漫過烏龜背部,再多深5裡面這樣即可。就是烏龜的頭能夠不費勁伸出水面呼吸就可以了。烏龜卵殼灰白色,呈橢圓形,長2.7~3.8cm、寬1.3~2cm。在自然條件下,經50~80天孵化,稚龜即破殼而出。但是龜卵的自然孵化易受溫度、光照等外界條件的影響和蛇、鼠及螞蟻等天敵的危害,使得孵化期長,孵化率和存活率都較低。為提高烏龜的孵化率,可以採用人工孵化的方法。
類似這樣,水無須太深
至於水呢,就是自來水,無須涼曬什麼的,那裡有那麼複雜那麼矯情?直接放自來水,換水的話,就看你心情了,一天,一個星期,一個月都行。但是太久的話就怕水臭和腐蝕烏龜的皮和四肢。理論上來講,餵烏龜糧的話,一個星期一次換水是合適的。餵肉的話,不超過三天哦,直接全部倒掉,換上新的乾淨的自來水。
二、食物
石龜的食物來源太廣泛了。也是我為什麼推薦大家購買養它的原因,石龜是雜食性動物,什麼都吃,肉類、魚、素菜、蘋果、龜糧等等。我的經驗是我們都買菜,買肉買魚回來,那麼雞鴨的屁股,肥豬肉、豬腰的中間部分,牛肉的筋、魚的內臟腸子、蔬菜根、爛蘋果等等都是它們最好食物來源,當然,蔬菜類不能餵多,他們也不怎麼吃,偶爾吃點而已。每次餵食不要太多,就是烏龜的頭那麼大,每隻的量多了,他們也吃不完。怎麼喂?直接丟進烏龜缸。不過,石龜很能吃,基本能吃完。本種為我國常見龜類。常棲於江河,湖沼或池塘中。吃蠕蟲、螺類、蝦及小魚等動物,也吃植物莖葉及糧食等。4月下旬開始交尾,傍晚進行;5~8月為產卵期,每年產卵分三、四次完成,每次一穴產卵5~7枚;產卵前雌龜用後肢在向陽有蔭的岸邊鬆土處掘穴,將卵產於穴內,產畢復將鬆土覆蓋於卵上。卵長橢圓形,堅硬,灰白色,卵徑27~38毫米×13~20毫米。在自然條件下經50~80天孵出幼龜,幼龜出殼後即能人水,獨立生活。烏龜孵出的雌雄性別由溫度控制,當溫度為25℃時孵化之幼龜為雄性,溫度在28℃以上孵出的幼龜為雌性
不用餵太多,因為龜糧會融化會變多
餵食一天一次,一天兩次三次,一個星期一次,一個月一次都行,看你主人的時間,石龜餓不死,一般情況下。但建議一天一次,比如上班的時候餵點龜糧、晚飯切菜的時候餵點肉,就可以了。一年可以長到半斤以上重。
三、養殖數量
建議養三隻,一公兩母,多點也行,反正不貴。一隻也行。
這就是北種小石龜,俗稱小青頭
四、冬眠
這種烏龜在南寧到了11月底就可以不餵東西,或者他自己也不怎麼吃了,那就是要冬眠的節奏的。冬眠就是不理他們,讓他們在水裡不吃東西,一直呆到明年開春,他們甦醒後就可以了。所以有幾個月很是不容操心,不用擔心,死不了。大家別聽專家的什麼挖土放沙,沒那麼麻煩。如果是北方,可能要拿到室內,南方在陽臺即可。
形態描述依據江蘇、上海、浙江、安徽、湖北、廣西9雄8雌2幼共19號標本描述。雄性背甲長94~168mm,寬63.2~105mm;雌性背甲長73.1~170mm,寬52~116.5mm。頭中等大小,頭寬約為背甲寬的1/4~1/3;頭頂前部平滑,後部被以多邊形的細粒狀小鱗;吻短,端部略微超出下顎,並向內側下方斜切;上喙邊緣平直或中間部微凹;鼓膜明顯。背甲較平扁。有3條縱稜,雄性成體稜弱。頸盾小,略呈梯形,後緣較寬;椎盾5枚,第一枚五邊形,寬長相等或長略大於寬,第二至第四枚六邊形,寬大於長;肋盾4枚,較之相鄰椎盾略寬或等寬;緣盾11對;臀盾1對,呈矩形。背甲盾片常有分裂或畸型,致使盾片數超過正常數目。甲橋明顯,具腋盾和胯盾,腋盾的大小變異殊大。腹甲平坦,幾與背甲等長,前緣平截略向上翹,後緣缺刻較深,前寬後窄;雄性腹甲的後中部略凹;喉盾近三角形;肱盾外緣較長,似呈楔形;腹盾縫>股盾縫>胸盾縫>喉盾縫>肛盾縫>肱盾縫。四肢略扁平。前臂及掌蹠部有橫列大鱗;指、趾間均全蹼,具爪,尾較短小。
其實嘛,養幾隻小烏龜,幫助消化一些垃圾東西,而且還有一定觀賞性,挺好的。關鍵是小編覺得太多人養巴西龜了,不應該,這是外來物種,而且不好看,很兇,大的巴西龜,小孩子不小心會咬手指,石龜不會,只要從小養大,絕對不會咬人的手指。
【文章源於網絡收集,為學習與交流。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