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二戰美軍戲稱為「希勒特秘密武器」的洛根棒,是有多讓人討厭?

2020-12-19 百夫長日記

在當下這樣一個和平年代,我們早已經不需要掙扎於溫飽線上,我們對於美食的追求更多的是一種對於味覺的刺激和享受,以及對於視覺上的感官體驗。但是回首曾經那些戰火紛飛的年代,在那些硝煙瀰漫的戰場上,戰場上空總是充斥著血腥和死亡的味道。士兵們更是時刻神經緊繃,以防敵人的突然來襲,對於此時的他們而言,能夠坐下來安靜得享受一頓美食,更是成為了一種奢望。而在戰況最為緊張,後勤補給嚴重不足的情況下,甚至連吃飽飯都難以實現。但是似乎二戰中的義大利軍隊,和美國軍隊卻是一個例外。

二戰的義大利軍人一度被調侃為是「二戰的友情參與者」,對於行軍打仗這件事義大利軍人就像是在度假旅遊,走累了,就坐下來休息,隨手就能從包裡掏出紅酒,甚至是在戰場上煮起義大利麵,喝酒聊天暢飲,好不自在。而對於二戰美軍的夥食,一向都是最奢侈的,在我國抗日士兵吃草根,啃樹皮,喝雪水的時候,他們有吃到膩的午餐肉罐頭,有可口可樂喝,有冰淇淋吃,還能從口袋裡掏出口香糖嚼一嚼,隨手點起一根香菸抽一抽,甚至還有甜膩的巧克力來隨時補充能量,實在豔煞旁人。但或許是因為巧克力太好吃的緣故,導致很多美國大兵都在閒暇時分都將巧克力當作零食來吃,往往到了真正需要補充身體能量的關鍵時刻,美軍的巧克力儲備反倒是宣布告急了。所以美國軍方高層為了解決美軍貪吃巧克力的這一問題,於是二戰美軍史上最難吃的一種巧克力就此誕生了。

其實當初美軍在對應急軍糧的選擇上也是作了諸多考慮的,一時間也難以找到比巧克力更適合的替代品,那不如就從巧克力本身下手。於是他們提出了幾點奇葩的要求,第一,在巧克力的重量上,每條巧克力必須為標準的110克,不能多也不能少;第二,巧克力的熱量一定要足夠高;第三,這種巧克力必須要能耐得住高溫環境的考驗,畢竟我們平時的巧克力溫度稍微一高就讓融化了。第四點也是最奇葩的一點,那就是請務必保證這種巧克力要足夠難吃,不能比煮熟的土豆還好吃。聽到這一點要求時,連當時好時巧克力公司的老闆威廉·莫裡斯和工程師山姆·欣克也對其感到有些驚訝,可以說是他們在食品屆縱橫這麼多年,遇到的頭一回。但是轉念一想,如果巧克力足夠難吃的話,那的確可以解決美軍貪吃巧克力的問題,二來也能達到美軍所期盼的補充能量的這一點要求。

為了滿足美國軍方的要求,當時的好時巧克力公司也是絞盡腦汁,研究這種足夠難吃的巧克力。其實在重量和熱量要求上是很好實現的,對於一條110克的巧克力就算是一個士兵,隨身攜帶10條,總重量也不會超過1.1公斤。在巧克力的熱量要求上,一條巧克力能夠提供大約600克的熱量,10條巧克力就能提供6600卡路裡,或許對於6600卡路裡大家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但是6600卡路裡完全可以支撐一個非戰鬥狀態的士兵保持三天的身體熱量,如果是一個戰爭狀態下的士兵則可以維持一天的身體熱量需求。而為了解決耐高溫這一問題,巧克力公司最後選擇了在其中加入玉米粉和燕麥粉,這樣會使得原本的巧克力漿變得黏稠成為一種膠狀形態,再將其倒入固定的模具中壓實成型最後凝固,這樣生產出來的巧克力在面對歐洲和美國的夏天時也不會輕易被融化。在難吃方面,巧克力公司則選擇不在其中加入過多的糖分,這樣一來,巧克力沒了味道,只有味同嚼蠟的玉米粉和燕麥粉的味道,怎麼也不會好吃了。於是在1937年的時候,這樣一款最難吃的巧克力終於誕生了,而由於當時負責這一項目投標的軍官是保羅·洛根上尉,於是這一難吃的巧克力也就此被命名為「洛根棒」

雖然洛根棒讓美國軍方高層甚是滿意,但是卻招致了美國大兵們的強烈不滿和埋怨,對洛根棒的評價都是罵聲一片。在美國士兵的眼中,洛根棒就是一種劣質巧克力,一口咬下去很堅硬,吃完一整條巧克力需要費力咀嚼將近三分鐘的時間,毫無食慾可言。再加上後來戰爭爆發,美軍們發現他們的應急口糧幾乎都被這種「洛根榜」所佔據了的時候,他們絕望得將其稱之為是「希特勒的秘密武器」,是用來噁心和坑害他們的。有的士兵甚至揚言,自己就算餓死戰場,也不會吃這種巧克力。由此可見,洛根棒帶給美軍的心理陰影之深,直叫美軍「深惡痛絕」。

但是客觀來講,「洛根棒」本身就是作為一種軍用應急食品而誕生的,是保障士兵們在前線有足夠的體力進行戰鬥的食品,並不是為了好吃和美味,即便是後來經過改良版的洛根棒,其味道也並沒有好到哪裡去。而洛根棒也的確完成了它的任務,讓美軍不再貪吃。如果是在前線資源緊張,缺衣少糧的情況下,曾經嚷嚷著就算餓死也不吃洛根棒的美軍,你確定不會「真香」?畢竟在你饑寒交迫的關鍵時刻,洛根棒可是能救你一命的東西了,而那時那刻美軍或許才能真正體會到洛根棒的價值所在吧。

相關焦點

  • 二戰美軍巧克力難吃?被戲稱希特勒秘密武器
    (原標題:二戰美軍巧克力難吃?
  • 舌尖上的二戰:在美軍中「惡名遠揚」的洛根棒,到底是何物?
    在戰爭中,軍備的重要性早已不必多說,特別是軍糧,直接關係到戰鬥部隊的生死存亡,切斷敵方的糧食供給也是兵家常用之法。採用各種方法為己方部隊提供合適的口糧,也是戰備部門的責任。一戰時期,美軍的應急口糧就是巧克力,因為巧克力熱量高,便於攜帶。但是由於巧克力實在好吃,所以士兵們總是把配給的巧克力當成零食吃掉。
  • 二戰美軍的口糧之一,被美國士兵戲稱為希特勒的秘密武器,為什麼
    二戰的中後期美國遭到了日本的他偷襲,最終投入了二戰,成為了同盟國的一員。當時的美國已經靠著戰爭賺了不少錢,所以在參戰的時候也是大手大腳,看看當時美國士兵們吃的軍糧就知道,美國到底有多富有了。當時美國有三種軍糧,比起其他的國家來說,已經是非常豐富了,其中一種還被稱之為是希特勒的秘密武器。為什麼美國的軍糧能和德國的希特勒扯上關係?這還得從這三種美國的軍糧裡入手,才能找到其中的答案。我們都知道二戰的前線都是十分艱苦的,士兵們都很難吃到新鮮的蔬菜水果。為了保證士兵們不餓肚子,軍糧就出現了。
  • 二戰美軍巧克力難吃?摻入玉米粉 被戲稱希特勒秘密武器
    參考消息網8月22日報導 《西班牙人》周刊網站8月15日發表馬克·薩拉的文章《難吃但在二戰中曾救過命的巧克力》稱,必須承認,在一些重大歷史事件面前,我們會感到自己是如此脆弱,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是決定這個星球和人類歷史的重要時刻,尖銳對立的兩種意識形態竟然也能在全人類的危難關頭擱置分歧,聯手打敗共同的敵人。這是我們永遠也不應該忘卻的。我對二戰中的故事特別感興趣,無論主人公是誰,都能激起我的好奇心。下面這個故事是關於一種巧克力棒的。這種不平凡的巧克力棒曾經在二戰中拯救了數以千計的生命。1937年4月,距離美國全面加入二戰還有好幾年。
  • 他們背叛國家,被美國雪藏數十年,成二戰中美軍的秘密武器
    很多人奇怪日本在1941偷襲了美國珍珠港,此後兩國成為了對戰國,那麼在舊金山的軍事學校怎麼還會有日本學生。其實他們出現在這裡就是因為不久前發生的珍珠港事件。珍珠港事件的發生也標誌著日美兩國正是開戰,但日本不會想到,因為他們偷襲珍珠港害慘了在美國的日本移民。因為怕他們出賣情報,也有報復的原因,在美國的日本移民全部被關進了集中營。
  • 一塊小小的巧克力,有何能力成為美軍的精神依靠,甚至因此譁變
    所以部隊中必定會設有炊事班,畢竟民以食為天,但前線戰火紛飛,不可能一日三餐按時按點做,這時候就需要有應急口糧,以此維持軍隊的戰鬥力。在二戰時期,美軍會攜帶巧克力作為應急口糧,在當時資源匱乏的情況下,巧克力應該屬於極度奢侈的物資,但為何會讓士兵破口大罵,甚至因此譁變?應急口糧起不到應急的作用?
  • 二戰日本最害怕的武器,美軍用它所向披靡,製造國卻是德國
    在二戰期間,德國和日本一直都是同一個陣營,在軍事裝備方面德國也一直幫助日本。德國的軍事製造實力非常強大,特別是在飛彈和飛機等領域,達到了極高水平。德國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發起國,憑藉強大工業生產能力,大量製造坦克和大炮以及軍用車輛等軍事裝備,在後來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在短時間內迅速完成軍隊機械化。日德兩國劃分明確,德國主要目標是歐洲戰場,日本主要目標是亞洲戰場。
  • 二戰美軍後勤補給有多強?看看他們都吃的什麼,眾多國家士兵羨慕
    中國有句古話是這樣說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確實在戰場上不僅僅武器裝備很重要,糧草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士兵吃飽了才有力氣去打仗,所以美軍士兵在執行任務時都會帶上充足的乾糧,在太平洋戰爭期間,美軍每名士兵日均卡路裡的攝入量可以達到日軍的兩倍,足以看出二戰期間美軍的後勤補給的多麼強大,那就讓我們了解一下二戰期間美軍的夥食。
  • 駐韓美軍生化實驗室曝光,秘密測試炭疽桿菌武器,文在寅迎來大考
    據韓國媒體披露,駐韓美軍6月份已經在韓國秘密設立了生化武器實驗室,這些生化實驗室都位於駐韓美軍基地內,共有首爾龍山,群山,釜山和平澤共4處。到目前為止,這4所實驗室已經進行了至少15次武器級炭疽桿菌試驗。
  • 二戰美軍有多壕?衝繩島上日軍啃鹹魚幹,美軍卻是連午餐肉都嫌棄
    二戰中的美軍是真的壕。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從中立國轉變為同盟國,正式和法西斯進行對抗,每天往英國輸送的武器、糧食、日用品等物資達到百萬噸以上,並且不只是向英國一個國家輸送,還向其它同盟國。雖然這些物資大部分是要錢的,但這足以說明當時的美國實力有多麼的雄厚。
  • 專門給美軍配備的應急口糧 何以被士兵抵制 還起名叫希特勒的禮物
    為了防止嘴饞的士兵吃掉作為應急口糧的巧克力,美軍軍需部搞出了被前線大兵們深通惡絕的超難吃口糧「洛根棒」。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當時負責置辦軍隊戰鬥口糧的陸軍上尉保羅·羅根,與好時巧克力公司的總裁威廉·莫裡斯和首席工程師山姆·欣克爾協商之後,於1937年的時候,推出了這種每條重100克的洛根棒
  • 二戰中美國大兵吃的有多嗨?罐頭、巧克力都不算什麼
    到1945年戰爭結束後,經初步統計,世界各參戰國約有2億人在此次「災難」中喪生,直接經濟損失達到了4萬億多美元,戰火帶來的災難在世界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一次空前大劫難。在這場戰爭中我們中國戰場是二戰的一部分,而且中國戰場牽制了日軍60%的陸軍兵力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偉大貢獻和犧牲!
  • 二戰美國大兵常用單兵武器裝備
    可以說在二戰時期美國已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人的強大不僅僅體現在美軍軍事實力的強大,更體現在美國國力的強大。今天我們來說說幾款美國大兵在二戰期間常用的單兵武器裝備。,鑑於許多非戰鬥人員並不需要步槍,而手槍威力又不足,美軍開始著手研製一種介於手槍和步槍之間的新式防衛武器。
  • 二戰美軍巡洋艦斷頭後還能自己開回家,逆天生命力讓敵人無奈
    薩凡納號是一艘布魯克林級輕巡洋艦,滿載排水量12000噸,最大速度33節,配備了15門152毫米主炮,其主裝甲帶厚度83-127毫米,炮塔和炮座厚度為32-152毫米,指揮塔也被51-127毫米裝甲包裹。作為輕巡洋艦,其噸位和火力卻接近重巡洋艦標準,外加其獨特的5座炮塔布局和日本最上級等巡洋艦類似,所以也被美軍戲稱為美國版日本巡洋艦。
  • 二戰美德兩國巧克力大比拼,是美食還是黑暗料理,帶你一探究竟
    它的高熱量、高脂肪的特點,使得不少士兵在殘酷的作戰中有了一劑可以慰藉心靈的"良藥"。這當中最有代表性的軍用巧克力大戶,就是美國和德國。早在二戰期間,兩國為士兵提供的巧克力就曾在歷史上留下過深刻的印記,直到今天,這兩國的軍用巧克力依然是軍糧界中數一數二的存在。
  • 德國海軍博物館收藏著德國二戰期間的秘密武器
    海軍博物館德國海軍博物館於1998年開館,每年吸引10多萬名參觀者。進入博物館我們先進入了室外展區,映入眼帘的就是各種軍艦停靠在海岸邊,很是壯觀,這些軍艦以及潛艇大多數二戰之後的武器裝備。除了必要的設備拆除意外還是保留了很多應有的武器裝備。進入艦艇內部可以看到曾經德國艦艇內部的一些駕駛,餐廳及一些生活休閒區域等。這是我第一次這麼深入的近距離地了解一些軍事方面的知識。所有艦艇都可以進入參觀,但是一定要小心。在艦艇內部有些地方還是比較狹窄的。
  • 二戰美軍夥食有多豐盛?絕不僅是午餐肉罐頭這簡單,其他國家羨慕
    那麼你知道,二戰美軍物資有多豐盛?不僅是午餐肉罐頭這麼簡單,其他國家羨慕。美國是二戰主要參與國之中唯一一個本土沒有受到波及的國家,在二戰初期美國大發戰爭財,以至於在二戰結束的時候,美國已經成為了世界上的超級大國,所以可以說美國在二戰中經濟和生產力不僅沒有受到打擊,反而還有所增長。
  • 突擊武器還是自衛武器?二戰各國對衝鋒鎗的理解和應用
    也正由於這種戰術的應用場景比較單一,所以在戰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裡,衝鋒鎗只是作為特種武器使用,並沒有下發到各個部隊。 但二戰時期則變成了衝鋒鎗較量的主戰場,不管是在史達林格勒的巷戰還是半履帶裝甲車上,衝鋒鎗都成了不可獲取的武器。但各個國家之間對衝鋒鎗的應用理解也有差別,所以狗子這篇特別和大家聊聊這個。
  • 世上最難吃的巧克力,美軍二戰D口糧那些事兒
    然而...如果這孩子當時吃的要是真美軍D口糧巧克力的話,臉上要還能露出笑容就見鬼了。所以今天咱們來談談美軍當時這個稱之為D口糧的巧克力到底是個什麼鬼。D口糧是1937年開始發行,當年美軍的軍需官保羅·洛根(一個被美軍深惡痛絕的人)接觸到了好時巧克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