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子女,書該怎麼讀

2020-12-25 中國吉林網

    「我父母在金華打工十幾年,我在那裡讀到六年級。但因為戶口不在當地,以後不能參加中考和高考,父母只好把我送回家鄉阜陽讀書。但兩個地方教材內容差異大,以前我每次考試都接近滿分,現在回來學習跟不上了。」記者近日在安徽採訪時,以前隨父母在浙江金華讀書的安徽阜陽市第十六中學八年級學生王出出說。

    採訪中,記者發現,像王出出這樣,由於戶口限制不能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而返鄉就讀的農民工子女並不少。

    當地升學無望,返鄉學業難跟上

    記者了解到,在安徽部分農村地區,許多農民工子女隨父母在城市就讀,但受戶籍和學籍的限制,卻不能參加所在城市的中考和高考,不得不回原籍讀書和參加升學考試。但由於各地課改程度和教材存在較大差異,過去所學內容與原籍學校難以銜接,造成這些返鄉農民工子女學業延誤。

    安徽省阜陽市教育局的統計數據顯示,每年該市因受戶籍限制不能參加升學考試,不得不從父母打工城市回鄉讀書的學生達8000多人。第十六中學校長唐海屏告訴記者,近幾年,這個學校每年都要接收200多名返鄉學生。

    該校八年級班主任王俊芳介紹說:「我們年級1/3的學生都是從外地城市返鄉讀書的。這些孩子剛回來都不能適應,一般成績都落後於班裡其他同學。」

    該校八年級的丁佳佳同學說,她原本就讀於北京農民工子弟學校——華奧學校,讀到小學六年級時回到阜陽。由於北京主要強調素質教育,而安徽比較重視文化課學習,兩地課程不能銜接,這讓她很苦惱,「我在北京時的成績一直是前幾名,現在感到學習很吃力。」

    除了學習成績落後,王俊芳認為這些學生的心理狀況也讓人擔憂。「由於父母在外地,他們都寄宿在學校,經常會出現精神壓抑等問題。」

    消除政策壁壘,實現教育公平

    安徽省社科院的調查顯示,留守兒童的心理不健康比例要明顯高於其他兒童,主要表現在情感缺失、家庭教育貧乏。90%的留守兒童在遇到不開心時會選擇獨處,僅有10%的兒童會選擇找朋友傾訴;超過90%的孩子都希望在父母身邊。由於長期缺乏父母關愛,留守兒童往往缺乏自信心、情緒不穩定,容易表現出衝動、易怒、焦慮、自閉等不良心理特徵,若不能得到合理引導,很可能產生不良後果。

    阜陽市教育局局長胡濤說:「阜陽市目前有40萬留守兒童。能否解決好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直接關係到我國的未來。」

    阜陽市潁州區教育局黨組書記朱東方說:「如果不打破戶籍制度的禁錮,加大高考改革力度,即使在城市建再多的農民工子女學校,也難以解決農民工子女的學習問題。」

    胡濤認為,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是農民工子女與城市子女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權利,這就需要消除戶籍和學籍的壁壘。改善流動農民在城市的就業和生活環境,特別是改善他們的子女在城市就學的社會政策環境,是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治本之策。只有這樣,留守兒童才能早日結束遠離父母的「留守生活」。(新華社記者 王聖志 文貽煒)

相關焦點

  • 今年最紅的北大女生,是2.7億農民工子女的榜樣
    從小就遠離父母,是農民工子女心中的痛。父母的印象只在電話中,就象影子一樣的不真實。這是低層家庭的兩代人,為了突襲不得不走的路。,她的老師才給她爺爺奶奶說:「你孫女學東西這麼快,讀書這麼厲害,你們不要讓她在這裡讀。
  • 上海:農民工同住子女的職業理想已與城市學生無異
    近日,團上海市奉賢區委對轄區內5個鎮8所農民工子女學校1634名學生進行的《農民工同住子女生存與發展狀況調研報告》顯示,八成農民工子女(80.1%)沒有參加過任何輔導班(如書法、畫畫、音樂、舞蹈等),近七成孩子(67.1%)渴望參加輔導班。
  • 香坊區農民工子女「啟明星」計劃啟動
      日前,香坊區總工會在拓展競賽活動服務的基礎上,在全省首創實施了關愛農民工子女「啟明星」教育計劃。  據了解,區總工會以香和小學校、興華小學校、星光小學校三所農民工子女較集中的學校為重點,針對農民工子女健康成長的實際需求,幫助廣大農民工子女擁有豐富多彩的學習生活和充實快樂的成長曆程,區總工會為2000餘名農民工子女提供法律心理、舞蹈器樂、體育等多樣化、多元化素質教育服務。
  • 閒讀書,讀閒書,一種好活法------從農民工圖書館臨別留言說起
    讀完十二年書很常見,讀完高中就有十二年了,在大學教育大眾化的當今中國,讀了12年書,真的不值得感動。讓人感動的也不是他讀的書多,寫的文字好,甚至也不是他對讀書的熱愛。現在愛讀書的人很多,很多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讀很多書,也很愛讀書。為什麼我們單單對吳桂春熱愛讀書很感動呢? 吳桂春的熱愛讀書,首先出乎人的意料。農民工離妻別子到他鄉打工,不是為了賺錢嗎?他竟然業餘時間在圖書館泡了十二年。
  • 瀘州:澳洲英語進農民工子女課堂
    四川新聞網瀘州9月29日訊(劉傳福)2015年9月24日,來自加拿大的一名教師正在給瀘州市淡思學校四年級的農民工子女們上英語課。9月24日,來自加拿大的一名教師正在給瀘州市淡思學校四年級的孩子們上英語課。
  • 上海民辦三級幼兒園可招農民工子女
    農民工子女學校不再開設學前班,上海市部分區縣將根據需要建立民辦三級幼兒園,主要以招收農民工同住子女為主。市教委、市農委、市衛生局近日聯合出臺「關於做好本市農民工同住子女學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對農民工同住子女學前教育工作作出規範。
  • 湖南:保障農民工隨遷子女入學升學權利
    面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群體不斷壯大的現狀,長沙市芙蓉區設立多種多樣的公益性質校外課堂,讓這些孩子放學後有新的學習交流場所。農業轉移人口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納入公共財政保障範圍,支持公辦校接受隨遷子女就近入學,從2015年起全省範圍內農民工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可以在流入地參加各層次的升學考試......近年來,湖南連續出臺政策,保障農民工子女入學升學的權利。
  • 兩江新區社區英語培訓班幫扶農民工子女上1000人次
    ,針對農民工子女英語學習難的問題,採用「三步曲」的創新方式,打造了「周末英語培訓班」,持續培訓教學。截止目前,該培訓班已累計吸納四川外國語大學優秀大學生志願者112名,開展英語教學活動72次,參與學生3761人次。
  • 英國外交大臣與重慶農民工子女同上英語課(圖)
    2月27日,英國外交大臣戴維·米利班德與重慶農民工子女同上英語課,學生們爭相與他交流。戴維·米利班德一行於26日抵達重慶開始為期兩天的訪問,這是他上任以來首次訪華。 中新社發 郭晉嘉 攝2月27日,英國外交大臣戴維·米利班德興致勃勃的翻看重慶農民工子女上手工課剪的「喜」字。戴維·米利班德一行於26日抵達重慶開始為期兩天的訪問,這是他上任以來首次訪華。
  • 「書越來越多,到底該怎麼讀?」丨《讀書讀書》
    所以,「書越來越多,到底該怎麼讀?」,我想關心的這個問題的還是大有人在。不過,也可以想像,書越來越多可能並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更為主要的是對高效、常識、知識的需求,以及不得不讀的書都有哪些,這些才是更為大眾所關心。我就常看到有列出「不得不讀書目」的文章,通常它們的閱讀量都不低。而其依據,是大多數人的「共識」,比如評分、口碑、趣味性或是知識性,又或是談資等等。
  • 農民工女兒不想讀高中,直接讀衛校怎麼樣?以後的收入如何?
    農民工女兒不想讀高中,直接讀衛校怎麼樣?以後的收入如何?對於農民工來說,在外打工漂泊一輩子,無非就是想讓家人過得更好一點,希望子女健健康康,都能夠有一個好的前程。最近有農民工讀者就提出這麼一個問題,說自己的女兒不想讀高中,想直接去讀衛校,到時候做一名護士。不是說她成績不行,而是這樣可以省掉讀高中的費用,減少家裡的負擔,儘早出來找工作。問這樣可不可行,中專護士以後的收入如何?我們看看網友都是怎麼說的。
  • 入學難生源荒 上海農民工子女學校進入「門禁時代」
    2013年12月,上海市教育委員會規定,來滬人員適齡隨遷子女需在本市接受義務教育的,須提供父母一方在有效期內的《上海市居住證》,或父母一方滿兩年的《上海市臨時居住證》及靈活就業登記證明。  在滬繳納6個月社保,並提供合法穩定的住所證明,是辦理居住證的兩道主要門檻,看似不高,但對相當一部分農民工來說,卻怎麼都夠不著。
  • 農民工子女如此「寒門貴養」為哪般?
    一留守子女生活費是父母3倍,每月追星打榜1000元;一隨遷子女全家月收入2600元,報興趣班支出1800元  農民工子女如此「寒門貴養」為哪般?  一些不太富裕的打工家庭,在孩子身上卻很捨得花錢——一雙760元的運動鞋只穿一個月,為明星偶像打榜每月花掉1000元……「寒門貴養」「未富先奢」在農民工子女的成長過程中並不鮮見。  教育專家表示,父母關愛孩子的出發點無可厚非,但真正的富養是品格和精神上的厚蓄滋養,而不是過分追求超出能力範圍的物質「富足」,吃苦耐勞精神任何家庭都需要。
  • 退休教師辦免費託管班8年 照顧困難農民工子女
    退休教師辦免費託管班8年 照顧困難農民工子女   為農民工子女開綠燈  淺草綠閣社區的孫書記告訴記者,尹鳳娟的堅持讓很多人都非常感動,也感動了社區。半年前,社區拿出剛剛批下來的活動室給尹鳳娟用作教室。雖然教室與尹鳳娟家裡相比,地方大不少,但要是不控制孩子人數,也會擠得滿滿的。
  • 英國外交大臣訪渝 與農民工子女同上英語課(圖)
    英國外交大臣訪渝 與農民工子女同上英語課(圖) 2008年02月27日 21:10 來源:中國新聞網     2月27日,英國外交大臣戴維·米利班德與重慶農民工子女同上英語課,學生們爭相與他交流。戴維·米利班德一行於26日抵達重慶開始為期兩天的訪問,這是他上任以來首次訪華。
  • 基於佛山市L鎮新生代農民工隨遷子女教育的階層分化調研-虎嗅網
    學界聚焦於一代農民工隨遷子女教育公平與融入問題研究,忽視了對新生代農民工隨遷子女教育的研究。而新生代農民工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參與主體,相比於老一代農民工,他們對隨遷子女的教育有更多的期待和訴求。作為民生建設短板問題,新生代農民工隨遷子女的教育問題關係到我國總體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對此加以研究十分有必要。
  • 畫家傅天昇為農民工子女「講繪畫」
    日前,畫家傅天昇來到瀋陽和平區砂山第四小學,為該校農名工子女上了一堂生動的美術課,期間,瀋陽砂山四校還聘請了畫家傅天昇為該校的「藝術指導」。據了解,瀋陽鐵五教育集團砂山第四小學是一所農民工子女佔90%的學校,該校為學生開設了陶藝
  • 儀隴縣農民工子女暑假有人管免費學
    該校副校長伍懷東介紹,受儀隴縣總工會、縣農民工服務中心、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委託,該校承辦了該縣第二屆愛心託管班。「為解決工業園區農民工子女暑期無人看管的問題,去年便開設了託管班,免費照顧園區農民工子女,讓他們能安心工作。」
  • 哈爾濱市香坊區總工會關愛農民工子女「啟明星」教育計劃正式開課
    哈爾濱市香坊區總工會根據省總工會新主線的工作要求,在拓展競賽活動服務的基礎上,履行工會政治責任,創新工會服務職工群眾方式,延伸服務職工群眾平臺,為解除農民工的後顧之憂,在省、市總工會大力支持下,在全省首創實施了關愛農民工子女「啟明星」教育計劃。
  • 「新公民園丁獎」獎勵百餘名農民工子女學校教師
    170餘名優秀農民工子女學校教師獲此殊榮。    主辦方表示,「新公民園丁獎」是國內第一個面向農民工子女學校教師設立的獎項,希望通過表彰為農民工子女教育事業默默奉獻的優秀教師,進一步激發教師們的光榮感、責任感,喚起社會對農民工子女教育的關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