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神功戲重現廣州城隍誕 市民上頭炷香祈福(圖)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百年神功戲重現廣州城隍誕 市民上頭炷香祈福(圖)

2014-08-19 15:33:33來源:羊城晚報作者:責任編輯:唐云云

街坊體驗了百年前的上頭炷香祈福活動 記者 湯明銘 攝

  羊城晚報訊 記者劉雲、實習生盧美好、通訊員朱海靖報導:農曆甲午年七月廿四,即2014年8月19日為廣州都城隍廟聖誕之日。昨晚,幾乎斷演了近百年的「神功戲」在城隍廟隆重上演(見上圖,湯明銘 攝)。昨日很多市民來到城隍廟前的忠佑廣場爭睹這一盛況,並體驗了百年前的上頭炷香祈福活動。

  「神功戲」斷演已近百年

  記者了解到,城隍誕並非就是供奉的哪一尊城隍爺的生日,而是傳說中古中國第一座城池建成之日。

  城隍廟住持車高飛介紹,1920年廣州拆城隍廟建街後,廟都沒有了,城隍誕自然就沒有了,直到2010年廣州都城隍廟重光開放後,廟裡才舉行城隍誕,但在過去這4年,城隍誕時都只是廟裡搞的一些內部紀念活動,也沒有對外宣傳,所以很多市民都不知道有城隍誕這一日子。「今年市道教協會與越秀區都大力支持,城隍誕活動不僅對公眾開放,而且將一百多年前的幾項重要的活動都向市民提供服務。其中『神功戲』在廣州已經斷演了近百年了。」

  神功戲也叫酬神戲,是舊時百姓為了慶祝神誕、酬謝神恩而籌集資金聘請戲班演出戲曲。昨晚八時開始,城隍廟特邀藝星粵劇團在忠佑廣場上搭臺演戲酬神,演出了八仙賀壽、海瑞傳奇(碎鑾輿)折子戲等傳統劇目,所有的市民街坊都可以免費觀看,而現場只設了100來個座位,如果遲到的市民就只能是站著圍觀了。

  「打地氣」排隊等上頭炷香

  昨晚「神功戲」演完後,就是舊時城隍誕時人們最熱衷的打地氣與拜頭炷香活動。據介紹,「打地氣」是舊時廣州地區的一種民俗風氣,在城隍聖誕前一天晚上,人們相信躺在廟裡的地面上能夠與城隍爺更接近,能預防疾病,庇佑身體健康,此時許下的心願也更容易靈驗。廣州都城隍廟於2013年城隍誕恢復了「打地氣」的傳統,此次甲午年打地氣活動程序更加規範,包含寫打地氣疏文,請打地氣寶,加蓋城隍寶印,拜頭炷香,祈禱,參拜,過轉運橋,行大運等完整流程。此次打地氣活動亮點之一在於城隍開金印,加蓋城隍寶印,祈佑城隍爺保佑順利平安。

  不過車高飛卻向記者透露,「打地氣」固然是人們對美好的一種憧憬,但事實上當年的「打地氣」活動,其實就是因為爭著上頭炷香,很多人卷著一張草蓆躺在地上連夜排隊,但後來人們就連這一行為都傳說成一種祈福行為,相信只要躺在地上就能夠與城隍爺近距離接近,可以得到城隍爺的庇佑。

  今日為長者派髮長壽麵

  據悉,今天就是城隍誕的正日了。早上十時首先是城隍朝科法會,由城隍廟道眾與廣州純陽觀等高功道長一同舉辦。法會舉辦的同時,城隍廟忠佑廣場上將舉行公共義診以及為長者派髮長壽麵活動。

  此次城隍誕的亮點還有,每年萬眾矚目的廣府廟會城隍出巡時安坐於小轎子之上巡境的城隍爺也會現出真身,城隍誕期間將安放在城隍寶殿之前,城隍廟拜亭大香爐之後,接受人們瞻拜。據悉這尊城隍爺平素深居城隍廟內不輕易露面,有興趣的市民街坊們想要靠近一睹真容的可要趕快了。

相關焦點

  • 8.9萬人雍和宮上香祈福 頭炷香得主:感覺特別好!
    今年為了搶雍和宮頭炷香,山東濰坊的劉先生,從除夕晚上10點半開始排隊,在等候了8.5小時後終於成功燃起了頭炷香。北青報記者2月5日從從雍和宮管委會獲悉,截至下午5時,大年初一當天共有89400名群眾前往雍和宮上香祈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100餘人。
  • 疫情下香港市民從簡迎接盂蘭節 祈福消災
    受新冠疫情影響,多個活動主辦機構決定將儀式「優化從簡」,以誦經、搭建花牌等形式祭祀祖先、祈福消災。盂蘭節是香港持續時間最長、遍及範圍最廣的節日之一。傳統盂蘭勝會,更於2010年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活動內容眾多,包括請神、做法事、燒街衣、盂蘭節神功戲、派平安米、福物競投及送神等。
  • 初九火了玉皇廟 煙臺三千市民半夜排隊祈福
    本報2月18日訊 正月初九相傳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民間有上香祈福的習俗。為了趕個好時辰燒上一炷香,3000多名市民來到毓璜頂廟會玉皇廟燒香祈福。當天,共有3.3萬人來逛毓璜頂廟會。   「大家一定要注意秩序,安全第一。」17日晚9點多,玉皇廟燒香祈福活動已經開始,陸陸續續有市民趕來,公園門口停滿了車輛。
  • 大年初一陽光普照 市民登高祈福「榕」馬精神
    大年初一,許多福州市民上鼓山登高祈福大過年,雖然沒有騎上馬,騎一下駱駝也不錯  N本報記者 蘇燕梅 李熙慧 楊陽 毛朝青 黃啟鵬 文/圖  本報訊 大年初一的福州,豔陽高照,最高氣溫飆升到25攝氏度,好天氣也帶來好心情,市民們紛紛出行,各大公園、風景區、電影院等場所無一例外迎來了「井噴」。  登鼓山  地點:鼓山登山道,祈福者人山人海  昨日,鼓山成了福州最「熱」的地方之一。不少市民拖家帶口登山祈福,山上人山人海,山下車子排成了長龍,等著上山。
  • 瀋陽市民拼字為丹東祈福重症男孩祈福(圖)
    昨晚的平安夜,北國網、遼瀋晚報二十路記者帶著對小情的祝福走上瀋陽街頭,和千萬歡度平安夜的市民一起為小情加油。  在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門前,十餘位網友自發聚集在一起,為小情祈福。  距離小情病情「不可控」只有3天時間,剩下的每一分每一秒,對正在等待供體的小情來說都是非常珍貴。
  • 大年初一8.5萬人雍和宮上香祈福
    昨日7時許,當天第一批香客進入雍和宮燒香祈福。大年初一前往寺廟燒香祈福是老北京的傳統,天還沒亮,雍和宮西門外等候的香客已排起長隊。昨日7時許,當天的第一批香客進入雍和宮燒香祈福。  辭舊迎新,不少人選擇在大年初一前往寺廟祈福。16日凌晨4時許,雍和宮西門外已等候數百人,希望能儘早進入寺廟上香祈福。據統計,今年共有85300名民眾前往雍和宮。
  • 2020年廣州國際美食主會場就在祈福!
    ,想吃啥就吃啥,連吃三月不重樣!眾所周知,祈福巴士站是華南地區的一張名片,也是祈福業主的一個驕傲,匯集有祈福內線邨巴、外線樓巴,市政公交車、機場快線、珠三角和港澳直達巴士等。近年來,祈福英語實驗學校中美班畢業生100%被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學錄取,中加班畢業生100%被加拿大、英國、美國、瑞士、澳大利亞等國名校錄取,其中包括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加州大學、美國大學、多倫多大學、雪梨大學。據了解,祈福英語實驗學校(中學)中美、中加班自開辦以來,一直保持著「雙一百」的錄取成績!無怪乎每年招生季,廣州家長「擠破頭」也要送孩子到這裡讀書。.
  • 「稀奇好白相」:立足於非遺傳承,百年哈哈鏡重現上海大世界
    「稀奇好白相」:立足於非遺傳承,百年哈哈鏡重現上海大世界 澎湃新聞記者 賈茹 2016-12-29 08:52 來源:
  • 復興國禮祈福盛世 大明宮重現唐朝冬至祭天大禮(圖)
    虔誠的祭祀人員在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金水橋前面朝東南方向迎日祭祀,祈福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為了重現唐代皇家頂級禮制,延續中華傳統文化,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從今年開始,恢復展示古代每年冬至唐皇室舉行的迎日祭天儀式。在西安,該儀式自唐後已中斷千年之久,而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此次完整重現唐朝祭天大禮,在全球範圍內尚屬首次。
  • 新春祈福皇寺廟會正月初一開逛 「北市老街」帶您穿越百年前老瀋陽
    1月29日,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從和平區了解到,以「金佛獻瑞、北市納祥」為主題的「瀋陽新春祈福皇寺廟會」將於正月初一(2月5日)至正月十五(2月19日)在北市場舉行。  重現老瀋陽北市場市井年味  傳統名店鱗次櫛比,吆喝響器此起彼伏,文人雅士揮毫潑墨,茶樓酒肆人聲鼎沸……正月初一,佔地近3000平方米的北市老街將火爆開街。將老街店、老物件、老資料、老回憶與現代浸沒式體驗相結合,北市老街將還原傳統民俗文化,重現瀋陽人共同的「心靈老家」。
  • 九陽神功和九陰真經,二者孰強孰弱,誰才是武林至尊?
    九陰真經和九陽神功,起初都是由少林達摩祖師所著,後來略有改動,九陽神功乃鬥酒僧著寫,而九陰真經則是黃裳鑽研而出。其實二者淵源極深,王重陽奪得天下第一,手中所拿的正是九陰真經,鬥酒僧借閱之後,寫成九陽神功,後來放至藏經閣中,可以說九陽神功是分支,而九陰真經才是源頭。從武功起源發展分析判斷,九陰略勝九陽,但後人研習之後,又有何變化呢?
  • 廣州都城隍廟"造"新字請您定讀音(圖)
    2月4日前,這幾個字如何發音,市民可到中山四路的都城隍廟投票。資料圖片  「上羊下人」、「上鐵下人」、「上青下天」……這些都是什麼字?廣州都城隍廟前日對外公開今年的壓勝錢製作方案,其中別出心裁「創造」了三個新的文字,面向社會徵求文字、地方志、文史專家以及市民的意見,這三個字如何發音?  去年的廣府廟會上,都城隍廟的傳統習俗壓勝錢重出江湖,不僅保留有「護邑佑民」、「洪武通寶」等傳統樣式,還與時俱進推出了國內首枚英文版壓勝錢。
  • 七萬香客赴北京雍和宮上香 市民凌晨兩點排長隊
    要想在大年初一去雍和宮燒頭炷香,那是真不容易。昨天上午的雍和宮大街,堪比春運最繁忙時候的火車站。最早開始排隊的香客,在除夕早上6點多已經到位;初一凌晨兩點多,排隊人數超過150人;早上剛9點多,已有上萬人湧入雍和宮進香禮佛,外面排著的隊伍已把整個大街塞滿,全天進入雍和宮燒香的市民與遊客超過了7萬人。  除夕早上排隊卻失頭炷香  除夕夜,氣溫已經達到零下13℃。
  • 春節去廣州仁威廟會約見孫耀威
    【導語】:據了解,2013年廣州仁威廟會將請來香港著名歌星和廣州本土明星到場獻唱。屆時,大家可以看到孫耀威、廣州「外來媳婦本地郎」成員...主辦方有關負責人說,孫耀威、廣州「外來媳婦本地郎」成員等也將到場,給廣州人民拜年。  麒麟獻瑞——仁威接福  2月4日開幕式以舞龍、舞獅居多,主辦方邀請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曾獲得全國山花獎的麒麟舞前來表演。市、區領導也會到場與市民一起欣賞精彩絕倫的麒麟獻瑞表演。
  • 明代神功聖德碑現英文塗鴉 或是百年前老外留下
    日前,有讀者在明孝陵神功聖德碑(四方城)上發現,龜趺左胸處竟然有面積很大的英文刻字,還有「1919」的數字。「這個塗鴉是什麼時候刻上去的,是何人所為?神功聖德碑還能修復嗎?」爆料的讀者王帥提出了這樣的疑問。
  • 新年第一天 市民登高祈福
    昨天(1月1日)是2020年的第一天,爬山登高是昆明人的傳統,一大早,就有很多市民來西山爬山。2020年的第一天,對於昆明人來說,都有登高的習俗。儘管在西山上下了中雨,但還是抵擋不住昆明人的熱情,在上山的道路上都有很多的市民,他們當中有老人、小朋友、甚至還有小寵物,都希望登高望遠,祈求新年的順利。市民:「今年孩子兩歲,就覺得新年登高寓意比較好。」
  • 廣州仁威廟會每批放號兩百人(2013)
    【導語】:廣州有了迎春廟會,昨日,記者從廣州市荔灣區有關部門獲悉,仁威廟會從立春開放到元宵,歷時21天。仁威廟有關負責人表示,為了應對人流,廟會將首次採取叫號入廟祈福措施,「大年初一、大年初八實施叫號進廟參觀、祈福,每批放號兩百人。」
  • 怎樣學習六壬神功?到底學什麼?有什麼用處?
    過教是學神功的一個儀式,每個學神功的弟子必須過教,過教的用義是,祖師傳法授法給新學弟子,每過一個教門都要以聖杯為主,要就是說看祖師接不接納這個新學弟子,所以過教非常重要。      何為授法名呢?授法名就是師父拿新學弟子的生辰八字上報給祖師以聖杯為準起名字,法名祖師給新學弟子入門時起的名字,那完神又是為何?完神就是新學弟子感謝祖師傳法之恩的一個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