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木蓮媽媽,原創內容
養育寶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光是一些很小的細節就能徹底擊垮父母們,就像給孩子修剪指甲這一操作,就讓很多新手爸媽們崩潰,孩子的不配合讓自己都手抖,到底如何安全剪指甲?
給寶寶剪指甲很扎心,看起來簡單操作難
新生兒在出生一周左右之後,家長們就可以給孩子剪指甲了,不過很多新手父母們都認為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璐璐就為了孩子的剪指甲問題和丈夫大吵了一架。
孩子爸爸自告奮勇給寶寶剪指甲,本來認為很簡單,結果沒想到寶寶十分活躍,爸爸在剪的過程中不小心剪掉一塊皮,疼得寶寶是哇哇大哭。
璐璐看見孩子被傷十分心疼,指責丈夫無用,連給寶寶剪個指甲都做不好,丈夫也是很無奈:沒想到寶寶不配合我。
現在璐璐只要抬起孩子的小手,孩子就開始哭鬧,已經產生了剪指甲的恐懼,寶寶這般不配合,璐璐也是手抖到無法配合。
可是寶寶指甲長的話也很容易劃傷自己的小皮膚,剪還是不剪,真是一件進退兩難的事情。
定期給寶寶剪指甲是好習慣
1~2個月大的寶寶指甲每天0.1毫米增長,隨著年齡增長生長速度加快,指甲也會加快,成年人生長速度在每周評價 1~1.4 毫米左右。
新生兒的指甲生長速度很快,如果長時間不去剪短,很容易在甲內藏有髒東西,孩子如果抓傷自己的皮膚很容易感染。
還有很多寶寶喜歡吸吮手指,這樣細菌也很容易傳染到寶寶身體內,指甲過長也容易折斷,反倒傷害寶寶的小手,如果一直不修剪,也會讓孩子養成咬指甲的壞習慣。
因此媽媽們根據寶寶自身的指甲生長速度查看,一周內剪1~2次為宜,腳指甲生長比較慢,可以在1個月內剪1~2次。
給寶寶剪指甲的誤區
拔刀槍刺
很多媽媽們看到寶寶直接旁邊起了肉刺,就去直接用手拔,這樣很容易損傷手指周圍的皮膚組織,讓寶寶感到疼痛。
家長們應該用指甲剪弄掉,並且防止倒刺給孩子抹一些嬰幼兒專用的護手霜。
指甲剪過短
很多媽媽圖省事就一次性給寶寶指甲剪得過於深,這樣會讓寶寶指甲周圍皮膚有刺痛的感覺,媽媽們在修剪的過程中也不要把指甲兩側弧度剪大。
新長出來的指甲也會嵌入皮膚,造成感染,指甲長度應該與指尖持平,媽媽們要多注意分寸。
挑髒東西
當媽媽們看到寶寶指甲有髒東西的時候,有些會用牙籤或是尖東西挑出來,但是這麼做反倒會引起寶寶的手指炎症。
準媽媽要定期給寶寶的小手做清潔,避免灰塵進入寶寶的指甲縫中。
安全剪指甲的3個技巧
1)剪指甲的最佳時機
一般來說在寶寶洗澡後修剪指甲是最容易的,因為這個時候指甲會變柔軟,而針對好動寶寶來說,媽媽們也可以趁寶寶熟睡了再去修剪。
總之要選擇寶寶情緒穩定的狀態下去修剪,家長們在剪指甲的過程中也儘量溫柔些,不要讓寶寶感到有壓力,留下不好的心理陰影。
2)使用正確的工具
家長們不要用成人的指甲剪給孩子修剪,一個是尺寸不符合寶寶小手,容易誤傷到寶寶,另一個是大人手指甲的細菌很容易傳染給小寶寶。
選擇兒童的指甲剪來操作,避免這些情況發生,剪完之後也可以給寶寶戴上可愛的小手套,避免寶寶抓傷自己,戴一晚上摘下來指甲就會磨平了。
3)剪指甲的姿勢
在給寶寶剪指甲時可以在床上進行,讓寶寶平躺下來,將小手放在自己的手心中,用一些力道按壓住寶寶,但不要弄疼孩子,分開他的手指頭輕輕進行修剪。
爸爸媽媽也可以分工合作,一個人逗寶寶玩耍轉移寶寶的注意力,另一個人也好操作進行,剪完後可以檢查一下寶寶的指甲整齊度,不平滑的地方要繼續修剪。
【今日互動】
關於幫寶寶剪指甲,你有什麼好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