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消保委發布溼巾抽檢結果,50件樣品中有21件檢出防腐劑CIT,檢出率達42%。
■記者 朱蓉
「消毒溼巾」、「卸妝溼巾」、「女性衛生溼巾」……作為日常清潔用品,溼巾以其便利性受到市場上消費者的歡迎。不過,寫滿「無添加」、「不含防腐劑」的溼巾產品真的安全嗎?能夠如其產品說明一般起到清潔作用嗎?
10月25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節目稱,上海市消保委發布溼巾比較抽檢結果,50件樣品中21件被檢出含防腐劑CIT,其中不乏市場佔有率較高的「心相印」、「五月花」等品牌產品,這一成分將刺激消費者身體內黏膜並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含防腐劑溼巾流向嬰幼兒
10月25日,三湘都市報記者在四方坪附近一家大型超市發現,溼紙巾與餐巾紙擺放在貨架上在售,除本次被檢出含防腐劑的心相印茶語系列溼巾、心相印衛生溼巾外,還有強生、喜多等多個標有「嬰幼兒專用」溼巾的產品在售。
「購買溼巾的消費者主要是年輕女性和家長,有的是買來自己用,更多的是買給家裡的嬰幼兒做日常清潔。」該超市工作人員介紹。
在19時至19時20分的時間段內,共有4位消費者前往紙巾貨櫃選購溼巾。記者發現,消費者在選購溼巾時,更關注的是品牌和宣稱功能,而並非產品外包裝上表明的溼巾成分。
「平時出去玩、吃飯的時候用來做清潔的,不方便洗手、洗臉的時候會拿來用一下,化妝包裡常備的。」一位家住金帆小區的年輕女性消費者如是說。
記者注意到,大部分溼巾的外包裝上會強調「不含酒精」、「能夠消毒」、「保溼」等字樣。在此次被檢出含有防腐劑CIT的心相印茶語系列溼巾的外包裝上,主要成分僅標註了純水、水刺無紡布、丙二醇、澳洲茶樹油等成分,而並未對防腐成分有所宣稱。
長期使用或引發皮炎
「溼巾的主要成分是水和無紡布,而水分含量高的產品容易滋生細菌,這就致使商家不得不在產品中加入一定量的防腐劑以延長產品保質期。」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闞海東表示,長期使用含有防腐劑的溼巾產品可能造成接觸性皮炎。
眾所周知,溼巾被消費者及商家定義為清潔產品。人們在使用溼紙巾後往往不再使用清水清洗,而這也將造成防腐劑殘留較長時間的停留,對消費者造成危害。
近半嬰幼兒溼巾檢出CIT
而湖南省人民醫院皮膚科醫生也表示,家長如果用溼紙巾為孩子清理內黏膜,比如口腔,有刺激的物質會對孩子的內黏膜造成直接或間接的一些傷害,可能會造成接觸性皮炎等皮膚疾病。
在我國,溼巾屬於衛生用品,現行目前標準中是對防腐劑並沒有限值要求和檢測要求。此次上海消保委採用國際通用的辦法檢測的50批樣品中,21批樣品檢出CIT;而在25件標稱嬰幼兒等字樣的樣品中有12件樣品檢出CIT。除心相印茶語系列溼巾樣品、心相印衛生溼巾樣品外,也不乏五月花水潤保溼溼巾樣品、咪呢小熊嬰兒手口溼巾樣品受檢超標。
該位醫生表示,如在「非用不可」的情況下,消費者應儘量選擇清水清潔皮膚,溼巾並非使用越多越好,尤其是皮膚嬌嫩的嬰幼兒,更不宜多用。
名詞解釋
防腐成分CIT
CIT,全名是甲基氯異噻唑啉酮,是一種防腐劑成分,常與MIT混合使用於水性化妝品中,對肌膚與黏膜具有刺激性,濃度過高時更可能造成化學灼傷,極端情況會出現紅腫、水泡等現象。目前,我國並沒有把溼巾歸類於化妝品,而適用國家推薦性標準《GB/T27728-2011溼巾》和國家標準《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這兩項國標在防腐劑這塊並未涉及相關規定。
檢出防腐劑CIT的溼巾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