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鐵礦石稅反制中國?澳政府急滅火

2020-12-18 新浪財經

來源:觀察者網

原標題:徵鐵礦石稅反制中國?澳政府急滅火

文 觀察者網 郭涵

近期鐵礦石價格受多重因素影響走高,在全球最大的出口國澳大利亞,有人似乎窺探到從對華貿易碰壁中挽回顏面的門路。澳大利亞前任資源部長馬特·卡納萬13日提出,對輸華鐵礦石加徵1%的關稅,號稱要讓中國「付出代價」。

對於這一違反中澳自貿協議、可能導致貿易摩擦激化的提議,澳大利亞現任資源和北澳大利亞部長基斯·皮特立即出面「滅火」,稱不會予以考慮,將遵守國際貿易規則。澳大利亞農業部長也強調,報復性關稅「絕對不在考慮範圍內」。

鐵礦石出口是澳大利亞經濟支柱之一,其去年對華出口為澳大利亞創收約850億美元。有評論形容,加徵關稅的提議受到「川普政治」的影響,但以澳大利亞的體量無疑是「自殺行為」。

澳大利亞現任資源和北澳大利亞部長基斯·皮特表示,不會考慮對輸華鐵礦石加徵關稅的提議 視頻截圖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澳大利亞資源部長皮特當地時間14日否任了前部長卡納萬關於對出口中國的鐵礦石加徵關稅的提議,稱「仍致力於遵守國際貿易規則。」

皮特說,現為後座議員的卡納萬「有權發表意見」,但不會考慮這個提議,政府將在「基於規則的貿易體系下開展工作」,遵守WTO與雙邊貿易協議的承諾。皮特還表示,「期待包括中國在內的貿易夥伴也能以同樣方式行事。」

前澳大利亞資源部長馬特·卡納萬 圖自:推特帳號

卡納萬13日晚在《澳大利亞人報》上撰文,號稱要「試探中國的底氣」,提議對輸華鐵礦石徵收1%的報復性關稅。

他認為,加稅將令中國「付出代價」。因為中國60%的鐵礦石從澳大利亞進口,替代來源「並不容易找到」,因此不會輕易反擊。他還威脅不斷提高稅率,施壓中國「結束不平等的貿易限制」。

卡納萬撰文提議對輸華鐵礦石徵稅,號稱要「試探中國的底氣」

澳大利亞是全球第一大鐵礦石出口國,2019財年的出口份額佔到全球的53%、中國鐵礦石進口總量的67%。中國去年共進口鐵礦10.38億噸,其中6.6億噸來自澳大利亞。鐵礦石出口也是澳大利亞經濟支柱之一,2019財年的出口創收1020億美元,其中849億美元由中國貢獻。

卡納萬就此認為,1%的加稅每年能帶來超過8億美元收入,彌補中國對澳大利亞牛肉、大麥、葡萄酒等出口造成的「巨大經濟損失」;同時還能扶持澳大利亞本國的鋼鐵產業。

但BBC評價,對鐵礦石徵收關稅將違反2015年中澳籤署的自貿協議,令澳大利亞陷入被指責的境地,也可能令該國的經濟命脈被捲入貿易糾紛中。

據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該國農業部長利特爾普勞德15日下午接受採訪時,進一步為局勢降調。他形容澳大利亞是一個「遵守貿易規則的國家」,「不會背棄承諾」。

被問到是否考慮對中國加徵報復性關稅時,利特爾普勞德明確否認:「絕對不會(definitely off the table)。」

利特爾普勞德表示,不會考慮對加徵報復性關稅 視頻截圖

澳大利亞議員則存在不同看法。

工黨議員馬克巴特勒認為,利用該國「最寶貴和最成功的出口產品」來加劇貿易矛盾,似乎最終只會弄巧成拙。

自由黨議員特倫特·齊默爾曼在採訪中表示,澳大利亞擁有「質量與競爭力最好的鐵礦石」,中國「無法找到替代來源」。他沒有提到是否支持加徵關稅,但要求中澳兩國必須「相互尊重」。

獨立黨派議員雷克斯·派屈克稱加稅「值得考慮」,理由是中國從澳大利亞「買進鐵礦石後賣出鋼鐵」,賺取更多利潤,在鋰礦與鋰電池上也是如此操作,令澳大利亞「虧了」。

澳大利亞《新日報》14日評論,對輸華鐵礦石加徵關稅只會適得其反。文章援引前莫納什大學、現博洛尼亞大學經濟學者喬瓦尼·狄·列託稱,這類提議似乎受到川普行為的影響,「讓人以為貿易戰看上去很容易贏」。

「只有對大國來說才是如此。可對澳大利亞而言,這相當於自殺行為。」列託認為,是中國的市場對澳大利亞來說無法替代,而不是相反。

「(澳大利亞)對日本與韓國的出口已經達到最大水平,印度還不足以取代中國。認為我們能找到其他市場取代中國是一種妄想(delusion)。」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政府反對鐵礦採取懲罰性徵稅來反制中國 擔心適得其反
    根據澳洲西太平洋銀行的估算,中國從澳洲入口六成的鐵礦資源,兩成則來自巴西。澳洲每年向中國運送9億噸的鐵礦石。澳大利亞參議員、也是前任聯邦資源部長馬特·卡納萬(Matt Canavan)呼籲,在中國對澳洲葡萄酒、牛肉、海鮮、木頭和煤炭等不同產品加徵關稅或禁止入口等措施之際,坎培拉(也稱坎培拉)應該採取反制措施,對鐵礦資源採取懲罰性徵稅。
  • 澳議員叫囂:「反制中國大陸,並正式承認臺灣」
    作者:滕飛審稿:淺夢近段時間以來,在「反華」問題上,澳大利亞政府緊跟美國步伐。正是因為澳大利亞的錯誤選擇,才導致中澳關係不斷惡化。而在近期,一些澳大利亞政客的行為愈發放肆,甚至聲稱要「反制中國大陸」,並「公開承認臺灣地區」。據臺媒12月17日報導,有澳媒指出,澳大利亞執政聯盟昆士蘭自由國家黨國會議員克利斯坦森於近日公開叫囂稱,澳大利亞目前應該考慮用所有外交和貿易手段來解決與中國大陸持續存在的爭端,包括考慮「正式承認臺灣地區」。
  • 要求中國道歉一天後澳總理急滅火,美國政府一些人卻想澆油!
    【環球網報導】在對漫畫事件反應強烈並宣稱要求中國「道歉」一天後,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今天(12月1日)卻突然「滅火」說,不要進一步放大此事。而與此相反,美國方面還在火上澆油。據澳大利亞《新日報》網站消息,莫裡森當天參加視頻會議時表示,澳大利亞的目標是維護國家利益和價值觀,同時努力保持與中國的工作關係。「我們的工作重點是建立對話,使我們能夠穩定地解決政府間的問題。」莫裡森當時說,「那(件事)不需要再進一步放大。」
  • 澳資源行業專家:中國應尋找澳大利亞以外鐵礦石來源,以達到供應...
    此前在對華貿易問題上頻頻受阻的澳方,竟有人藉機嘲諷中國,還有人更是提議對輸華鐵礦石加徵1%的關稅,宣稱要讓中國「付出代價」。當地時間12月15日,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關注到了相關行業動向,並援引業內分析人士的觀點發表了一篇分析文章。文章認為,中國現階段對澳鐵礦石嚴重依賴,應開始謀劃鐵礦石的供應多樣化。而事實上,中國也正在進行這樣的布局。
  • 澳打響反擊第一槍!日本壽司廠商大怒:反制中方跟我們有啥關係
    當地時間11月28日,澳大利亞媒體再發聲,稱面對中方一波又一波的「經濟報復」,澳政府決定打響反擊第一槍,對進口壽司徵收212%的反傾銷稅。中方對此尚未回應,日本壽司廠商卻勃然大怒:反制中方和我們有啥關係。
  • 學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澳政府急忙否決
    導讀:12月16日,澳大利亞前任資源部長馬特·卡納萬提出建議,向中國進口鐵礦石加徵1%關稅,意圖平掉中國對澳大利亞牛肉、大麥、葡萄酒等出口造成的「巨大經濟損失」。2019財年的出口份額佔到全球的53%、中國鐵礦石進口總量的67%。出口創收1020億美元,其中849億美元由中國貢獻。這足以說明中國已經成為其最大的進口鐵礦石市場,但是支持方表示這將繼續為本國增收8億美元。中國去年共進口鐵礦10.38億噸,其中6.6億噸來自澳大利亞。
  • 反制中國?大麥被徵反傾銷稅後,開始禁止澳奶粉出口到中國?
    澳大利亞反制我國尤其是澳大利亞正深陷困境當中。可面對疫情,澳大利亞卻對我國種種做法令我國國民憤慨萬分。其實澳大利亞反制我國,對我國的影響不大。最近,澳大利亞與我國關係日趨緊張。隨著美國污衊我國是新冠病毒的源頭之時,澳大利亞也緊隨其後對這一說法表示大力支持。
  • 鐵礦石會成為澳大利亞反制的「殺手鐧」嗎?
    澳媒稱,莫裡森表示,如果中國禁止澳洲煤炭進口的消息屬實,這可能使澳大利亞經濟每年損失數十億美元。澳大利亞和中國之間的貿易爭端還看不到盡頭。無論是加徵高額關稅還是直接祭出禁令,包括大麥、葡萄酒、龍蝦、牛肉等在內的一系列澳大利亞產品都受到了中國的打擊。
  • 澳議員:限制對華出口鐵礦資源,他們難找到替代品
    針對中國的反擊。近日,有澳大利亞議員提出,政府應該採取反制措施,比如對澳大利亞出口給中國的鐵礦石資源給予懲罰性關稅措施,以限制對華的出口,原因是他們很難找到替代品。英國媒體報導,澳大利亞聯邦資源部長卡納萬支持出口中國的鐵礦資源徵收懲罰性徵稅,在他看來,澳大利亞是中國鐵礦資源的主要進口國,比分約佔中國需求量的六成以上,如果澳大利亞在鐵礦資源上做文章,就一定會卡住中國的命脈。
  • ...中國駐澳大使館回應】據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網站:我們對澳方...
    【澳政府宣布涉港舉措,中國駐澳大使館回應】據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網站:我們對澳方政府今天宣布的有關涉港舉措及錯誤言論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澳方所作所為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粗暴幹涉中國內政。
  • 中國反制是惡意報復?澳國駐華大使:只因為美國和澳大利亞是盟友
    ,但澳大利亞是美國忠實的盟友這一點無法改變,因此中國近期採取的貿易反制措施都是不客觀的,中國不能因為澳大利亞是美國盟友就進行「惡意報復」。 實際上日本韓國都是美國的盟友,但相較於日韓,在世界看來澳大利亞目前算是對中國最不友好的國家了,不但聽從美國的指令率先將中國電信運營通信商排除在5G網絡的建設中,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還在「漫畫事件」中強行要求中國方面道歉,出臺一系列對華不友好的政策法規。
  • 美國久等了,中國的反制終於落地,香港特區政府深夜同步跟進
    ,如今的中國在世界政治舞臺上具有很高的話語權,中國也一直秉持著和平與發展的原則,不忘帶動周邊國家一同進步。對於美國試圖挑戰中國底線的行為,中國政府在必要時也給予了嚴正回應。美國屢次挑釁,中國迅速進行反制
  • 中國在海外最大礦業項目再起紛爭 澳國首富指責中企強姦其利益
    因向中國賣礦榮登2010年澳大利亞首富的礦業大亨克萊夫·帕爾默與中企中信泰富引發的罵戰7日吸引不少關注。矛盾的根源是中澳鐵礦項目的礦山特許開採權費用,該項目是中國在海外最大的礦業投資項目。帕爾默指責中信泰富在並未全額支付相關費用的情況下,試圖「奪走」澳大利亞的資源。他還稱不會坐視「澳大利亞人的利益被外國公司強姦和歧視」。
  • 澳洲遭反制,加拿大盯上中國煤炭市場;這不是在痴人說夢話嗎
    加拿大當下仍在孟晚舟事件上跟中國「玩太極」,但該國的一些煤炭企業卻盯上了中國的煤炭市場,希望中澳關係惡化所留下的市場空缺,由加拿大煤炭企業來填補。據路透社報導,加拿大多元化自然資源公司總裁林賽表示,該公司希望明年增加對中國的煉焦煤出口,目標是750萬噸。
  • 剛果(布)鐵礦砂首次出口中國
    4月19日,Sapro礦業公司出口的第一批2.3萬噸鐵礦砂在黑角港裝箱,將運往中國山東省日照市,剛礦業部長參加發運儀式。該批鐵礦砂主要來自剛西南部馬約科(Mayoko)地區。目前國際市場上鐵礦砂價格處於兩年以來的高位,剛將加強與區域國家的合作,建設鐵路、港口等基礎設施,促進鐵礦砂出口。
  • 急訊!休想再踏進中國一步!美國追加對華「威脅」,中方對等反制「毫不留情」
    殊不知,某些境外勢力仍然心不甘,想盡辦法幹涉中國內政。                                                最近,川普政府以說白了"威協香港友誼與安全性"為由,對4名我國高官執行制裁。對於此事,11月30日,中國中國外交部公布,將對4名在涉港難題上主要表現極端的美國高官開展制裁,並且這種制裁目標將被禁止入內中國。
  • 澳媒聲稱:澳正與臺灣對話試圖止血
    澳媒聲稱:澳正與臺灣對話試圖止血】與中國大陸發生貿易摩擦,澳大利亞試圖尋找代替的出口市場,有澳媒聲稱,澳大利亞的貿易官員近期與臺灣進行經貿對話,試圖為國內受到衝擊的出口損失止血。《雪梨晨鋒報》在12日報導指出,雖然澳大利亞目前尚不考慮與臺灣籤訂自由貿易協定(FTA),但總理莫裡森領導的政府急需尋找替代市場,為來自中國大陸的貿易打擊止血;報導宣稱,雖然礙於議題敏感而選擇匿名,不過,臺澳相關人士皆證實雙邊已展開經貿對話的消息,並稱是在亞太經合會(APEC)的框架下進行對話。
  • 澳州長呼籲放鬆中國勞工入境限制受冷遇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李秋恆報導,澳大利亞西澳洲州長科林·巴尼特28日呼籲,放鬆籤證以及語言要求,以便中國勞工可以到西澳洲工作,彌補該州將來面對的勞動力短缺問題。不過,這個提議在引起熱議並受到業內歡迎的同時,卻遭到了澳聯邦政府和工會的冷眼旁觀。
  • 澳大利亞議員叫囂:反制大陸,正式承認臺灣
    克利斯坦森聲稱,他希望總理莫裡森政府著眼各種手段,包括對外國投資規定做出改變,以防外國國有企業持掌所有權。他也提到聯邦參議員卡納凡所提出的建議,即對中國大陸亟需的澳大利亞鐵礦徵稅,並拿這筆稅收來補貼遭北京貿易制裁手段波及的產業。克利斯坦森囂張表示:「我們有許多政治手段可以運用。」
  • 中國宣布反制第11天,澳大利亞又一高官跳了出來,果然不懷好意
    2020年以來,澳大利亞政府在外交上追隨美國,對中國奉行「遏制」政策。在不斷與美國進行各種軍事「互動」,對華軍事挑釁的同時,以莫裡森為代表的澳大利亞反華政客還不斷鼓吹所謂的「中國威脅論」,大肆對華進行污衊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