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全國首座「智能報刊朗讀亭」亮相2018羊城書展,連日來成為讀者追捧的「打卡點」。在這外貌如小型KTV的私密朗讀空間裡,《背影》《再別康橋》等數百名篇供免費體驗,結合現場打分與朋友圈分享等互動玩法,僅周末一天便吸引讀者留下280篇作品。
據廣州報刊亭有限公司介紹,近年來廣州報刊亭順應讀者需求推陳出新,朗讀亭既是其中的標誌性一步,也預告著廣州的全民閱讀陣地將迎來「智能化」時代。
私密朗讀空間,如同小型KTV
「移動網際網路領域的蓬勃發展,催促著傳統報刊亭的創新步伐。如何讓報刊亭跟全民閱讀融合互動,是今年羊城書展的新課題。」在廣州報刊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樊廣英身後,是2018羊城書展上的「全國第一」——智能報刊朗讀亭。伴隨著周六上午「書香羊城全民經典朗讀」的娓娓書聲,數百現場讀者見證了這一全國首創的「報刊朗讀亭」正式發布。
佔地約三四平米的智能報刊朗讀亭,由報刊亭和朗讀亭組成。朗讀亭部分形如一個小型KTV,為愛好閱讀的市民免費提供展示分享機會,數百經典篇目,或是一篇《再別康橋》的優柔婉轉,或是一篇《背影》的深情告白,結合現場打分與朋友圈分享等創意,連日來吸引大批讀者排隊嘗鮮。報刊亭部分同樣與時俱進,增設免費手機充電和免費wifi等便民服務,擺上「圖書漂流箱」,供愛書人「共享」私人書籍。
記者也排隊入內體驗一番。朗讀亭內部環境如同商場常見的小型KTV房,提供了有著較好隔音效果的私密空間。通過微信掃碼免費進入體驗界面,在試音完畢後即可選擇自己心儀的誦讀篇目、背景音樂。其中,供選讀的經典書目豐富,除了唐詩宋詞、經典文學選段、親子兒童、段子、詩歌散文、外語名篇等,還有如「致青春·畢業季」等特色專題。大約10分鐘的朗讀完成後,平臺會即時打分,實時顯示在屏幕上,最後有「保存」「發布」「參與比賽」三個選項,為讀者提供一鍵上傳朋友圈、比分聯網排名、借文傳情等「花式互動」體驗。
與朗讀亭相對而立的「無人報刊亭」,12個方形書櫃裝滿各色童書和文學書籍,右下角有一個「共享書箱」。工作人員吳先生介紹,「共享書箱」立意閱讀資源的與眾同享。這裡連日吸引大量熱心市民前來,共享書籍大多是童書,「因為家裡孩子長大後沒機會再看,有了這一共享平臺,就避免了書籍資源的浪費」。回收的書籍會由報刊亭公司統一保存,先進行消毒處理,再供市民通過無人報刊亭循環借閱,富餘的圖書還會捐贈至希望小學,回饋社會。
體驗:在誦讀中沉浸經典文學場景
被讀者戲稱為本屆羊城書展「打卡」點的報刊朗讀亭,到底有多火爆?記者現場看見,排隊嘗鮮的人潮整天不斷,動輒四五人在外排隊守候。據主辦方不完全統計,僅周六一天,參與朗誦的市民便超過100人,提交分享作品約280篇。2018書香羊城閱讀推廣大使、著名粵語相聲表演藝術家黃俊英還特地前來捧場,跟市民即席交流閱讀心得。
朗讀是一種逐字逐句的沉浸閱讀方式,可以讓人更深刻的理解和體會到文字的溫度和力量。但是這種發聲閱讀受到環境制約,報刊朗讀亭則徹底打通了這一障礙。
「隨著背景音樂的起伏,結合詩歌內容,好像能『看見』雲彩的形狀與河畔的模樣。」暑假後升讀山西傳媒學院的廣州學生肖志穎選誦了《再別康橋》,取得了82分的優良成績,他點讚朗讀亭的隔音效果很好,讓人不知不覺沉浸於經典文學的場景中。80後陸彩珍帶著孩子來體驗,感受一下讀書和朗讀的樂趣,順便測測自己的朗誦水平。
熱衷體驗之餘,讀者們也不吝熱心提建議。國企職員楊強表示,一體化操作流程很便捷,但素材還有待增加,「譬如經典橋段裡的《大話西遊》篇目下,在原作的好幾個經典場景中,可供選擇的只有一個。」同行的高先生則笑稱,「一個微信號只能朗讀兩次,我還是意猶未盡。」
設計方介紹,報刊朗讀亭為大家提供了一個專業、隔音、獨立、沉浸式的發聲空間。亭內不僅可以進行高質量的朗讀,還可以當作一個演講、主持、外語等發聲訓練的空間。
推廣:報刊亭全面升級,全民閱讀「智能化」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在民間普及,作為推動全民閱讀的陣地,遍布城市街頭的報刊亭也需要轉變思路,跟上數字傳播潮流。廣州報刊亭為此開始了「智能化」的升級進程。除了為市民提供基本的報刊銷售,還提供了查閱新聞信息、電子地圖、自助購書、借閱圖書、免費網上試讀暢銷書等新體驗。
「今年藉助羊城書展的大舞臺,報刊朗讀亭初試水溫便收穫熱烈反響,大受讀者認可。」廣州報刊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樊廣英告訴記者,在第二代智能報刊亭基礎上增加朗讀區,智能報刊朗讀亭的出現為靜態閱讀增添了動態的互動體驗,「閱讀不再枯燥,讓市民更親近。」
在自媒體的時代,人人都可能成為內容的生產者,報刊朗讀亭運用最新的聲音收錄、處理、留存、分享技術,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專業的內容生產平臺。樊廣英表示,報刊朗讀亭是首個將「便民報刊亭」「全民閱讀」「全民朗讀」三大理念融合的新產品。朗讀亭與報刊亭的有機結合,兩者形成優勢互補,更能迎合不同受眾的讀書需求。俗話說「三分文章七分讀」,報刊朗讀亭能引導人們參與到閱讀中,在書籍與讀者、讀者與讀者之間搭起共鳴的橋梁。
「閱讀是輸入,朗讀是輸出,兩者相輔相成,也讓大家在朗誦過程中深入理解內容,感受字裡行間的情感。」樊廣英向讀者支招:朗讀亭雖然同時只能讓一人朗讀,但空間設計可容納兩人,一人坐著讀、另一人站著看,很方便帶小孩的家長作親子體驗。
據介紹,智能報刊朗讀亭未來將在廣州市區,尤其是校園、圖書館等周邊地點集中投放,讓愛閱讀的人群多享受朗讀的快樂。羊城書展工作人員陳先生告訴記者,朗讀亭吸引了更多市民順道光顧報刊亭,帶動了報紙書刊的關注度和銷量。
▶報刊朗讀亭使用「貼士」
1、進入報刊朗讀亭之後,掃描屏幕上的二維碼即可開始朗讀活動,首先選取好自己喜歡的朗讀文章,再選擇喜歡的背景音樂。
2、設置好相關內容之後即可進行朗讀。伴隨著耳機裡淡淡的背景音樂,或放聲朗讀,或抑揚頓挫,在這裡只有朗讀和你。
3、朗讀完畢之後,可以試聽自己的作品,或者上傳保存作品並分享到朋友圈,也可查看同類型朗讀者的分數排行,並能對其他朗讀者的內容進行「點讚」「吐槽」。
文/廣報記者何道嵐 實習生張裕 圖/廣報記者蘇俊傑 實習生陳炳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