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的硬碟盒已現世?NVME M.2內置與外置對比實測!

2020-12-16 嘿極客

儲存技術從最開始的機械硬碟發展到了如今的固態硬碟,除去體積以及性能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在近些年也推出了全新的M.2 SSD,體積及性能又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這時就有玩家萌生出了想要把M.2改造成U盤來使用的想法。

M.2也有著區別,比如說最常見的採用SOCKET 2(ngff)接口的M.2,最開始出現可以支持M.2的硬碟盒也是採用的這種接口,而最近推出了可以支持到NVME協議的M.2的硬碟盒

這款號稱最強的NVME硬碟盒就是佳翼(JEYI)i9,配備了TYPC-C接口,那麼使用這種硬碟盒進行外置操作是否會對NVME M.2本身的讀取速度產生影響呢?接下來我們就將進行一組測試來一探外置與內置的區別究竟有什麼區別。

為了保證測試的客觀可信性,我們將採用同一套平臺來分別進行內置與外置的讀寫測試。

測試平臺配置:

CPU:Intel Core I5 8400

主板:華碩 TUF B360M-PLUS GAMING

內存:阿斯加特 阿扎賽爾 DDR4 2400Mhz 8G*4

顯卡:七彩虹 IGAME GTX 1080 Ti

SSD:阿斯加特 AN系列M.2 1GB

電源:鑫谷 全模650

這裡我們使用的NVME SSD是來自阿斯加特AN系列M.2,速度可達到32Gbps,接近4GB/s的帶寬,可以保證我們本次的測試可以擁有足夠的讀寫速度。

佳翼(JEYI)i9採用JMS583主控晶片,最高支持傳輸帶寬為16Gbps,遠高於USB 3.1 Gen2接口的10Gbps的帶寬,同樣也不用擔心會因為傳輸帶寬不夠測試不出內置與外置的差異。

HD Tune PRO測試:

(內置)
(外置)

同樣以40GB作為測試標準,通過測試對比可以看出,內置除了最低讀取速度比外置稍低了大約25 MB/s之外,最高以及平均讀取速度都比外置高出了非常多,同樣內置的延遲也比外置要低了0.030ms,突發傳輸速率也比外置高出了近100MB /s。

AS SSD Benchmark測試:

(內置)
(外置)

我們同樣都以1G作為測試標準,通過對比可以看出內置除了4K讀取速度與外置基本持平以外,其餘測試結果都比外置要高出了非常多,內置最終得分為2123,外置最終得分僅為893。

Crystal Disk Mark測試:

(內置)
(外置)

我們同樣都以1GB作為測試基準,通過5次測試取平均,通過測試對比可以發現,內置的讀寫速度整體都比外置的讀寫速度要高,最大的差距有1倍之多。

ATTO 測試:

(內置)
(外置)

我們同樣以1GB作為測試標準,傳輸大小從512B到64MB,隊列深度同為32,通過最終測試結果對比可以發現,同樣內置的讀寫速度整體都比外置要高些許。

TxBENCH 測試:

(內置)
(外置)

通過測試結果對比我們同樣可以看出,內置整體的讀寫速度都比外置要高,最大的差距同樣達到了1倍之多。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測試:

(內置)
(外置)

通過測試結果對比可以發現,內置除了4K的寫入速度比外置要稍低0.17MB/s之外,其餘都比外置要高,而最終內置的得分為7237.68,外置得分僅為4226.57。

溫度對比:

(內置)
(外置)

我們在進行讀寫測試的同時,使用溫槍進行M.2溫度監控,可以發現內置的溫度在52度左右浮動,而在使用硬碟盒時,溫度在67.2度左右浮動,用手直接觸摸會有非常明顯的燙手感,並且距離近一些時還可以問到一些高溫帶來的些許異味。

總的來說,外置的讀寫速度是要比內置要低許多的,畢竟是採用了轉接的形式,肯定會導致一些傳輸性能的損耗,並且在進行測試的時候,使用這款NVME硬碟盒的時候偶爾會出現斷開連接的情況,這時候只能拔掉轉接線然後重新接入才可以重新識別M.2。並且,如果想要把M.2安裝到硬碟盒裡是需要拆掉M.2本身的馬甲的,這又會出現新的問題,很多人會一個不小心就把M.2給拆壞了,除非是在特殊的情況下,不接入硬碟盒直接裸PCB使用,當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是建議大家使用主板原生M.2接口!

相關焦點

  • 性能強悍——奧睿科M_2 NVMe & SATA 固態硬碟盒
    然後是固態的超高寫入讀取速度,平均讀寫水平都能達到400m/s左右,而機械硬碟的最高7200轉,也不過可憐159m/s左右。最後就是體積,固態有nvme與sata,就算是體積稍大的sata也比筆記本機械硬碟小,nvme就更不用說了,體積甚至比一張銀行卡還要小。
  • NVME固態搭配USB3.2硬碟盒是什麼神仙體驗?
    對比於2.5寸SSD,體積小速度快是它的優勢,nvme協議SSD在讀取速度能達到1000M/s以上,是2.5寸SSD的兩到四倍但請注意,不是所有的M.2 SSD都比2.5寸的快,我們常見到的M.2 SSD從傳輸協議上分為SATA和NVME(PCIE),從物理接口又分為B-Key和M-Key
  • 螃蟹終於對固態下手了,ORICO M.2 NVMe極速版硬碟盒上手體驗
    在前兩年的時候,NVMe硬碟盒的PCIe轉USB橋接晶片方案基本是JMicron的JMS 583一統江山。但是在最近,臺灣第二大晶片廠商瑞昱也推出了一款型號為RTL9210的USB 3.1 Gen.2轉PCIe 3.0×2的橋接主控。
  • 世特力USB3.1單盤位外置硬碟盒評測
    專注於高品質外置存儲解決方案的世特力,再次推出一款USB3.1外置存儲力作,擁有獨立供電、支持3.5寸硬碟、原生搭載USB3.1接口、eSATA接口,並且內置6Gbps接口可完美支持SATA III接口硬碟。
  • 體驗奧睿科USB3.2 SSD硬碟盒
    電腦行業發展至今,機械硬碟也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多是使用SATA或M.2的SSD固態硬碟,因為他們的讀寫速度更快,工作起來更加的有效率。所以,每個電腦愛好者的家裡可能有著一塊或是數塊的固態硬碟,那麼問題來了,閒置的M.2固態硬碟怎麼辦?
  • ICY DOCK新品推出,M.2 NVMe SSD轉ODD光碟機位硬碟盒
    ICY DOCK新品推出,2盤位M.2 NVMe SSD轉9.5mm薄型ODD光碟機空間內置全金屬硬碟抽取盒這款M.2硬碟盒是定製工業PC、伺服器機架安裝和嵌入式系統存儲升級的完美解決方案。  全球首款可移動抽取的M.2 NVMe SSD硬碟盒
  • NVMe移動硬碟盒實測
    今天我們就來測一測UGREEN綠聯的這款USB C TO M.2(M-KEY)移動硬碟盒。從下圖可以看到,綠聯 M.2固態硬碟盒為鋁合金材質,顏色是深灰色,搭配磨砂噴塗工藝處理,比較有質感,整體是橢圓形設計,跟市面上傳統方形設計相比,這種設計使得內部空間增加,增強散熱性能。
  • 內置風扇帶顯示,Orico/奧睿科m.2移動硬碟盒體驗
    在許多類型的固態硬碟當中,NVME M.2的硬碟無論速度還是體積都勝出,只是價格不那麼讓人滿意,幾天前買了一塊三星的NVME固態SSD,想自己組裝一個移動硬碟,於是挑了一款Orico/奧睿科m.2移動硬碟盒,到底怎麼樣?一起來看看吧。包裝上,內含,產品主體,0.5米長的C-C和A-C線,說明書,感謝卡,和一個螺絲刀,東西配得還算其全。
  • 給NVME SSD安個家,Orico奧睿科M.2 NVME硬碟盒體驗
    相信很多朋友喜歡用優盤來進行數據交換,當然,除了優盤,我們還可以使用移動硬碟、硬碟盒+硬碟的方式來搭建移動存儲;最近,韻書就入手了奧睿科 M.2 NVME硬碟盒+奧睿科迅龍M.2固態硬碟,用來交換藍光電影、4K視頻、大文件等等大數據的備份傳輸,試了一下效果,看看如何?
  • 高速讀寫,自帶風扇散熱更及時,ORICO雷速m.2NVMe硬碟盒評測
    作為一名技術男,硬碟一直是我經常使用的行動裝置,以前一直使用老電腦退下來的2.5寸機械盤,對於追求效率的大環境下已經滿足不了我的需求了。這麼最近趕著時代的潮流入手了一根M2的SSD硬碟條,使用平臺的硬碟盒讀寫時發熱一直讓我很痛苦,相信你應該有此感受。
  • 17款市售NVMe移動硬碟盒橫向對比:主控、散熱和個性化
    17款市售型號對比: 存儲極客收集了常見的NVMe移動硬碟盒數據,價格從百元出頭到最高399元。硬碟盒中發熱最大的並非硬碟盒晶片,而是固態硬碟的主控。由於NVMe SSD的順序讀寫速度可達1000MB/s以上,發熱大溫度高不可避免,即便是採用了金屬外殼也難以規避燙手的問題。
  • 怎麼加速拷貝超大文件,ORICO M.2 NVME硬碟盒體驗
    眾所周知,越高清的視頻資源容量都不小,平時要傳輸這些資源都要費不少時間,而傳統的U盤速度和容量已不能滿足其需求,移動硬碟攜帶又不方便。SSD固態硬碟的出現,既能安裝在電腦中,還能單獨作為移動硬碟,其體積小巧,傳輸速度快,作為移動硬碟傳輸大容量文件恰好。
  • 炫酷機甲風——ORICO奧睿科M.2 NVME硬碟盒快速體驗
    隨著科技的發展,更為小巧的M.2接口出現。可是沒有你的電腦主板並不支持M.2接口,買了的固態又該怎麼辦呢?和SATA接口一樣,市場上自然也有支持M.2接口的硬碟盒出現,那麼今天就來一起看看我入手的這款奧睿科 M.2 NVME 硬碟盒吧。
  • 高速讀寫、主動散熱 - ORICO雷速M.2 NVMe移動硬碟盒
    不過好在有需求自然就會有相應的產品,它就是ORICO雷速M.2 NVMe移動硬碟盒。M.2 NVMe作為當下最快的固態存儲介質在很多測試中數值均能達到千兆以上,那麼將它安裝在具有最新USB3.2協議的硬碟盒中一定能帶來更迅捷的存儲體驗。
  • 拆解報告:ACASIS阿卡西斯M.2 NVME固態移動硬碟盒M08-ME
    此前充電頭網到手了ACASIS阿卡西斯一款雷電3移動硬碟盒FA-TB34,並第一時間對其進行了評測和拆解,測試數據表現良好,內部用料紮實。今天繼續為大家帶來另一款M.2 NVME固態移動硬碟盒M08-ME的拆解,看看裡面用料如何。
  • 讓閒置固態得到有效利用,ORICO雙盤位NVMe硬碟盒體驗
    ORICO推出的雙盤位NVMe硬碟盒是個不錯的選擇。目前市面上大多數M.2 NVMe硬碟盒都只能安裝一塊硬碟,如果你手裡閒置的硬碟數量超過一塊的話,為每一個硬碟都配一個硬碟盒顯然很不划算,並且用起來也不是很方便。而產品型號為ORICO M2P2J-C3的雙盤位NVMe硬碟盒可以直接安裝兩塊硬碟,用起來更加的方便。
  • ICY DOCK新品推出,M.2 NVMe SSD轉9.5mm ODD光碟機空間內置硬碟抽取盒
    ICY DOCK新品推出,2盤位M.2 NVMe SSD轉9.5mm薄型ODD光碟機空間內置全金屬硬碟抽取盒 ToughArmor MB852M2PO-B 硬碟盒可安裝2個M.2 NVMe SSD,適用於9.5mm超薄ODD光碟機空間,取代了舊版CD/DVD位置,並使用可移動抽取的
  • NVME還是SATA協議?選擇雙協議M.2硬碟盒總不會錯
    要說現在什麼硬碟比較火,那肯定是M.2固態硬碟了,相比SATA固態,讀寫速度有了質的飛躍,大大加快了開機時間、提高了程序響應速度。也正因為M.2固態硬碟出色的傳輸性能,便攜的體積,不少用戶還把它當移動硬碟來使用,於是不少M.2硬碟盒也就流行了起來。
  • 內置硬碟盒 海美迪Q10本地播放功能解析
    日前曝光的Q10已進入最後量產階段,上市在即。作為智能網絡機頂盒中唯一一款內置硬碟盒的產品,Q10在本地播放上又有哪些突破呢?本篇筆者將為你重點解析。海美迪Q10智能網絡機頂盒翻蓋式內置硬碟盒設計,輕鬆裝卸硬碟、全方位保護硬碟    科技發展到現在,人們對於產品的人性化需求越來越高,能迎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才能有市場
  • ORICO M.2固態移動硬碟盒眾測分享:移動存儲也高速
    如果有移動存儲的需要,也可以考慮把小巧的M.2 SSD裝入移動硬碟盒裡,來代替傳統的移動硬碟。這次眾測的ORICO M.2 NVME固態移動硬碟盒就是這樣的一種產品,該硬碟盒支持NVMe協議,接口採用USB3.1 GEN2,該接口理論的最高速率可以達到10Gbps。下面就請大家和小熊一起來看看這款硬碟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