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拉美研究報告:基於中國知網相關文獻的分析

2020-12-10 澎湃新聞

原創 社科大拉美系 拉美研究通訊

為更好地了解2019年中國拉美研究概貌,本調研團隊對中國知網上登載的2019年度與拉美相關文章的部分信息進行了梳理,包括文章所發表刊物、文章所屬研究領域、文章研究對象國及作者情況等。現將調研結果與各位同仁分享。

第一部分

本調研收集、整理數據的方法與標準

本調研統計了2019年中國知網收錄的與拉美相關的文章,最終採集到892篇文章。文章的篩選、收錄方法、分類標準、部分信息的界定以及分類標準說明如下。

收錄文章的檢索方法和收錄標準

為儘可能完整收錄2019年度發表的文章,本調研於2019年12月啟動,於2020年4月截止。即便如此,仍可能有小部分在2020年4月後才登上中國知網的文章成為本次調研的遺珠。在中國知網檢索時,本調研團隊通過搜索多種類型的詞條,儘可能確保收錄文章的完整性。檢索的詞條包括「拉丁美洲」、「拉美」、「加勒比」、「南美洲」、「中美洲」等區域和次區域概念;「阿根廷」、「古巴」、「墨西哥」等全部區域國家名;「南共市」、「太平洋聯盟」等區域組織名稱等。

本調研重點收錄的是人文與社會科學方面的文章。一些與拉美相關的自然科學類文章並未收錄,如《巴西桑託斯盆地巖漿巖成因類型劃分與活動期次分析》、《墨西哥灣赤潮綜合觀測系統及其對我國的啟示》等。需要指出的是,一些自然科學領域的文章如果與經濟、政治等人文社科領域密切相關,則予以收錄,如《國際海上油田開採中的現代能源安全問題——以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為視角》。

有些特殊學科的文章雖然屬於廣義上的人文與社會科學學科,但本調研並未收錄。例如,在體育競技層面探討體育問題的文章未收錄,但將體育與社會、文化相聯繫的文章則予以收錄,後者如《巴西足球中的種族困境與自愈》。還有一些探討中小學教育方面的文章,如《<拉丁美洲音樂——安第斯高原探戈音樂的融合>教學反思》,因其關注重點並非拉美研究領域,所以也不予統計。

新聞類和簡單行業信息介紹類的文章也不在統計之列,如《為2018年中國外交「點睛」——習近平主席訪問歐洲、拉美四國並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三次峰會》、《全球鐵礦石市場回顧與展望》等文章。

此外,關於一些只有部分內容與拉美研究相關的文章,本調研團隊通過判斷其與拉美相關內容在全文中的佔比,來決定是否收錄。例如,研究金磚國家的文章內容不限於拉美,拉美元素的佔比約為20%(巴西是金磚五國之一),因此金磚國家相關的文章本調研都予以收錄。基本上,本調研對涉拉美內容比例在20%及以上的文章均予以收錄,低於這一比例的文章則不予收錄。應當承認,這一篩選過程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調研團隊主觀性的影響。

部分信息的界定方式、分類標準與注意事項

No.

1

文章出版形式

本調研把文章出版形式分為以下幾類:輯刊論文;學位論文;會議論文;一般性報紙文章;學術性期刊論文;非學術性、半學術性雜誌文章;學術性期刊其他版塊文章。

「輯刊論文」和「學位論文」分別來自中國知網所顯示的對應同名資料庫。「會議論文」來自中國知網的「中國會議」和「國際會議」資料庫。「一般性報紙文章」來自中國知網的「報紙」資料庫。

對於來自中國知網「期刊資料庫」的文章,本調研區分了「學術性期刊論文」、「非學術性、半學術性雜誌文章」和「學術性期刊其他版塊文章」三類。「學術性期刊文章」指那些格式上符合學術論文寫作規範的文章,基本都包含摘要、關鍵詞、引用注釋和參考文獻等要素。需要說明的是,有些文章可能缺少學術論文寫作的某些要素,但又具有一定學術論文的特徵。對於這些論文,如果有引用注釋,則歸入「學術性期刊文章」,否則歸入「非學術性、半學術性雜誌文章」。其他所有未按照學術論文格式撰寫的文章則一併歸為「非學術性、半學術性雜誌文章」。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本調研更多是從文章寫作格式的角度進行分類,這並不意味著被劃為非學術類的期刊或文章在科研水平或學術價值上要低一籌。學術性期刊上登載的學術隨筆、訪談、演講、簡訊、報告等,則被歸為「學術性期刊其他版塊文章」。

No.

2

作者信息

本調研統計了文章作者的姓名、出生年份、工作單位和職稱等信息。由於每篇文章提供的作者信息豐富程度不同,本調研收錄的作者信息詳盡程度也不盡相同。此外,作者的工作單位、職稱、職務等信息均以文章發表時為準。

No.

3

國別信息

本調研主要通過文章內容人工判斷文章所涉及的國別。有些文章本身是以某個區域或次區域為研究單位的(如對中美洲進行整體研究),本文在統計時則未將其拆分並羅列出該區域的所有國家,而記錄為該文研究「拉美各國」、「南美洲各國」、「中美洲各國」、「加勒比各國」,這與後文對拉美不同次區域的劃分相一致。有些文章研究涉及到包含區域、次區域絕大部分國家的區域組織,如包含大量加勒比國家的加勒比共同體,本調研也採用上述方法記錄這類文章的研究對象國。有些區域組織則只包含某一個或幾個次區域的部分國家,如南共市、太平洋聯盟等,對於研究這些組織的文章,本文認為其研究的對象國是這些組織的各個正式成員國。

No.

4

研究區域

本調研將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劃分為「南美洲」、「中美洲」、「加勒比」和「墨西哥」四個次區域。在諸多研究中,對加勒比等次區域的界定存在一定模糊性,按照歷史文化、地理等不同標準界定區域會使區域的邊界不同。本調研主要依據地理位置標準進行劃分:「南美洲」包括全部地理上位於南美的國家,包含蓋亞那和蘇利南這兩個文化上更接近加勒比區域的國家;傳統上被視為中美洲的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哥斯大黎加五國加上更晚獨立的巴拿馬都歸為「中美洲」;位於加勒比海的歷史上被英國殖民的國家則屬於「加勒比」,講西語的古巴、多米尼加和講法語的海地也被歸為「加勒比」;墨西哥在地理上也屬於北美洲,下文的一些圖表中,為表明這一點,也會將「墨西哥」寫作「北美洲(墨西哥)」。如果文章涉及三個及以上的上述次區域的國家,或文章直接把「拉美國家」作為研究主題,該文章的研究區域項則歸為「拉丁美洲」。

在界定拉丁美洲之外的世界其他區域時,中國被單獨歸為一類,中國以外的亞洲國家被歸為「亞洲」;美國和加拿大被歸為「北美洲」;俄羅斯也被單獨歸為一類。其餘各國的區域歸屬則基本和常識相同,被分為非洲、歐洲、大洋洲等。如果一篇文章涉及三個以上本調研所劃分的區域,則被歸為「跨區域」一類。

第二部分

2019年中國拉美研究主要特點分析

經濟、政治學科為研究重點

本調研參照中國知網提供的中國圖書館分類號對文章所屬學科進行大致分類。統計顯示,2019年拉美研究的文章最多集中於經濟類,為339篇,其次是政治、法律類,為224篇。兩者之和佔全部文章的63%。值得說明的是,中國知網有時會給一些文章兩個或多個分類號,這意味著該文涉及不同的學科領域。如果一篇文章涉及了兩個或多個大類,本調研則將該文歸為「跨學科」一類。統計顯示,跨學科文章佔到近10%。這反映出我國的拉美研究呈現跨學科、跨領域的發展趨勢。此外,歷史、文學、語言、藝術等其他學科大類也都有一定數量的文章,說明中拉人文交流的蓬勃發展。其它一些大類則僅有零星幾篇文章。總體來看,關於拉美的文章所覆蓋的學科領域還是較為廣泛的,囊括了人文社科領域的各主要學科。(見表1、圖1)

圖1 2019年拉美研究文章涉及研究領域佔比情況

需要注意的是,中國知網對一些文章所給出的學科分類號和期刊為文章添加的分類號並不相同,個別情況下,中國知網給出的學科分類還可能會存在錯誤。因此,本調研的上述分析與判定也並非完全精準,存在一定誤差。

文章出版形式相關信息統計分析

No.

1

學術性期刊論文佔據半壁江山

通過統計文章發表形式及發表期刊類型,可以發現,47%的文章屬於「學術性期刊論文」,若再加上「學位論文」和「會議論文」,學術性較強的文章佔比則達到近61%,在全部文章中佔到多數。此外,23.5%的文章屬於「非學術性、半學術性雜誌文章」,近14%的文章屬於「一般性報紙文章」。這說明拉丁美洲在學術界之外(如媒體、政府部門、企業界)也得到了一定關注。此外,文章的來源相當廣泛、多元。例如,「學術性期刊論文」來自285種刊物,「非學術性、半學術性雜誌文章」來自115種刊物,而「學位論文」則來自55所高校。(見表2、圖2)

圖2 2019年拉美研究文章所屬出版形式類別情況

No.

2

《拉丁美洲研究》和《世界知識》分別為刊載拉美相關文章最多的「學術性期刊」與「非學術性、半學術性雜誌文章」

統計顯示,平均而言,單一的期刊或雜誌所刊載的拉美相關文章並不多,大部分刊物在2019年度僅刊載了1—2篇相關文章。發表拉美研究類文章最多的學術期刊為《拉丁美洲研究》(31篇),其次為《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9篇)和《國外理論動態》(8篇)。《拉丁美洲研究》本身就是專注於拉美問題研究的刊物,《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則於多年前就開設了「拉美研究」專欄,《國外理論動態》則是屬於刊文量較大,側重於關注思想、理論的期刊。發表拉美研究類文章最多的非學術性、半學術性雜誌為《世界知識》(17篇),其他發表相關文章較多的刊物有《國際工程與勞務》(14篇)和《進出口經理人》(13篇)等。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期刊或雜誌刊載關於拉美的文章較多,主要是因為該刊物整體發文量較大且期刊整體覆蓋學科領域較廣,如《國際工程與勞務》、《戲劇之家》、《大眾文藝》等。(見表3)

總的來說,作為國內唯一一份專門聚焦拉美研究的學術刊物,《拉丁美洲研究》刊載的有關拉美的文章數量在全部學術性刊物中遙遙領先。而且,從文章篇幅看,《拉丁美洲研究》刊載的文章的字數多在1.5萬字左右,文章包含的信息量也略多於一般刊物文章。

No.

3

報紙類文章集中於政治和經濟領域;三分之一學位論文來自語言和文學學科

如前所述,本調研未收錄報紙上發表的新聞報導類文章,僅將評論性文章納入考察範圍。統計顯示,2019年度發表拉美相關的評論性文章的報紙共計32份,其中刊載文章較多的報紙有《環球時報》(23篇)、《中國社會科學報》(17篇)、《北京日報》(17篇)和《國際商報》(12篇)。上述幾份報紙的發文量佔總量的61%。從報紙名稱就可以看出,關注拉美的報紙以政治、經濟和學術類報紙為主。(見圖3)

圖3 2019年發表拉美研究文章較多的報紙情況

學位論文方面,鑑於中國知網收錄的學位論文並未覆蓋到所有高校的所有論文,本調研只能基於中國知網收錄的已有信息進行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共有113篇碩博士論文與拉美研究相關,分別來自55所院校。其中,博士論文僅有3篇,分別來自外交學院、中共中央黨校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碩士論文共計110篇,其中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的論文最多(13篇),其次為北京外國語大學(6篇)和河北大學(5篇)。安徽大學、吉林大學、蘭州大學、山東大學、天津師範大學、外交學院則各有4篇畢業論文與拉美相關。所有學位論文中,屬於語言、文字類的有29篇,屬於文學類的有11篇,兩者合計佔32%;經濟類的論文有22篇,佔22%;政治、法律類的論文有20篇,佔18%。由此可見,高校中研究西班牙語語言、文學專業的學位論文要多於研究經濟、政治專業的學位論文。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高校的學科設置情況和不同學科的發展狀況。(見圖4)

圖4 2019年拉美研究方向學位論文來源院校情況

國家和地區信息統計分析

No.

1

近半數文章屬於拉美國家與域外國家的比較研究

統計顯示,近47%的文章選擇開展比較研究,以拉美國家和域外國家作為研究對象;近42%的文章將拉美單一國家作為研究對象,僅有約11%的文章以兩個以上拉美國家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多國對比或區域整體研究。這表明,拉美研究正逐步走出將拉美視為無差異的整體進行研究的時代,越來越重視國別個體研究。此外,近半數的文章同時研究拉美和域外國家,也是值得注意的現象,這反映出學界對拉美的關注不僅在於拉美本身,對拉美與其它區域的聯繫與互動也極為關注。(見圖5)

圖5 2019年拉美研究文章所涉國家和區域的整體情況

No.

2

不同拉美國家受關注程度差異較大

從研究涉及的國別和地區來看,2019年度發表的文章並未覆蓋拉丁美洲所有國家和地區,僅涉及拉美26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共計373篇文章的研究聚焦單一拉美國家或地區。統計顯示,單一國別研究類文章高度集中於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三國的文章總和佔比近54%。如前所述,大量研究同時涉及多個拉美國家或次區域。綜合此類文章後,統計數據再次印證了2019年度拉美研究最受關注的國家為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其中,涉及巴西的研究文章高達243篇,遠遠多於其他國家。(見圖6)

圖6 2019年拉美研究文章研究對象國分布情況

No.

3

南美洲是最受關注的拉美次區域

統計顯示,2019年度拉美研究文章中,涉及南美洲地區的文章數量最多,共計518篇,佔全部文章的58%。其次為北美洲(墨西哥)地區,共計138篇,約佔16%。排名第三的為加勒比地區,共計80篇,約佔9%。涉及中美洲地區的文章數量最少,僅有34篇。拉丁美洲區域整體相關的文章共計130篇。(見圖7)

圖7 2019年拉美研究文章涉及拉美區域分布情況

No.

4

中拉關係、美拉關係仍是關注焦點

2019年度與拉美相關文章涉及的世界其他國家與區域中,中國相關文章數量居首位,共計223篇,主要聚焦於中拉關係研究。由於地緣原因,美國歷來是拉美研究不可忽視的一個地緣因素,2019年度文章中,涉及北美洲的文章位居第二,為118篇。跨區域文章(文中涉及三個以上區域的文章),共計49篇,其中大部分為金磚國家相關研究。其他涉及到的區域分別為:歐洲(28篇)、亞洲(21篇)、非洲(5篇)、俄羅斯(10篇)以及大洋洲(1篇)。(見圖8)

圖8 2019年拉美研究文章涉及域外國家及地區分布情況

作者信息統計分析

No.

1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仍是拉美研究的中堅力量

2019年度拉美研究的文章中,標註作者單位的文章共計741篇,佔全部文獻的83%。統計顯示,中國社會科學院(含研究生院各系)是2019年國內拉美研究產出文獻最多的單位,共發表文章66篇。其中,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發表文章49篇,其他系所發表文章18篇。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和上海大學緊隨其後。(見表4)

統計顯示,智庫類機構平均發文數量最多,共計83篇,佔全部已標註作者的文獻的11%。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等智庫類機構是國內拉美研究的主要輸出者。主要原因在於此類智庫的研究重點包含各區域國別研究,其中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是為拉美研究專設的研究機構。此外,排在發文數量前列的不少綜合類高校均設有拉美研究中心或者拉美相關的國別研究中心,如上海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河北大學等。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不少作者來自商務部、駐外使館、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電建等政府部門和企業,共發文54篇,佔已標註作者文獻的7%。(見表4)

No.

2

拉美研究文章多為國內作者獨立撰寫

統計顯示,2019年度共計641篇文章為作者獨立撰寫,佔總數的72%,250篇文章由兩位及以上數量的作者共同撰寫,佔28%。其中標註職稱的第二作者中,43位是教師,28位是學生,其餘作者為政府機關、國有企業等職員合作撰寫。

從作者國籍看,中國作者共計發文864篇,約佔97%,外國作者發文28篇,約佔3%。這些外國作者大多來自拉美國家,佔86 %,其中,阿根廷籍作者發表的文獻數量最多(7篇),其次為巴西籍(5篇)和哥倫比亞籍(4篇)作者。(見表5)

「金磚國家」和「一帶一路」成為年度研究高頻詞

為粗略了解2019年度研究熱點,本調研統計了出現頻率較高的關鍵詞。統計顯示,共計554篇文章列出了關鍵詞。對於個別羅列了大量關鍵詞的文章,本調研只收錄前6個關鍵詞納入統計。最終,共得到2231條關鍵詞信息。之後,本調研對一些關鍵詞進行了統一處理,如將「『一帶一路』倡議」和「『一帶一路』」或「拉美」和「拉丁美洲」、「美墨加協定」和「美國—墨西哥—加拿大貿易協定」這樣實質上相同的關鍵詞進行合併。

統計顯示,如「拉丁美洲」「巴西」「阿根廷」這樣的地域或國家名稱成為高頻詞,這與之前對研究對象國的分析相呼應,再次說明了哪些國家是2019年度研究重點(見表6)。在排除上述地理名稱後,其他高頻出現的詞彙構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年度研究熱點。統計顯示,「金磚國家」、「一帶一路」、「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是2019年拉美研究的高頻詞。「一帶一路」和「金磚國家」成為研究熱點,這從一個側面體現了拉美研究為中國外交服務的傾向。值得一提的,電影《尋夢環遊記》也榜上有名,這反映了拉美研究對當下流行文化的關注與追蹤。(見表6)

由於團隊成員欠缺專業統計知識,在統計過程中難免會有紕漏和誤差。本報告供各位拉美研究同仁作為參考。敬請各位批評指正!

調研團隊

(排名以成員姓氏拼音首字母為序)

本調研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拉丁美洲系研究生發起

報告寫作團隊:景策、思特格奇、王映粲

報告數據整理團隊:陳陽、景策、宋安娜、思特格奇、孫彥超、王映粲

指導教師:樓宇,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成員簡介:

陳陽,中國政法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歐洲和拉丁美洲政黨政治、歐洲分離主義。

景策,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拉丁美洲研究系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拉美經濟。

宋安娜,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拉丁美洲研究系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拉丁美洲國際政治。

思特格奇,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拉丁美洲研究系博士畢業生,研究方向為拉丁美洲國際關係。

孫彥超,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拉丁美洲研究系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拉丁美洲國際關係。

王映粲,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拉丁美洲研究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拉丁美洲政治。

原標題:《2019年中國拉美研究調研報告 ——基於中國知網相關文獻的分析》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中國「拉丁美洲研究」發展趨勢
    本文以此文獻大數據為根據,主要運用文獻計量學和對比分析方法,從發展趨勢、研究熱點、研究機構和學者、高影響力文獻、傳播載體和地區分布等角度,定量分析1979年以來「拉美研究」領域相關中文文獻的各項評價指標和數據,以客觀呈現該領域的研究水平和發展態勢。
  • 專家論壇|中國腹腔鏡減重代謝外科20年研究文獻分析——王存川 陳文輝 董志勇 姜舒文
    中國腹腔鏡減重代謝外科始於2000年,歷經20年的發展,實現了從無到有再到飛速發展的轉變。筆者就中國20年來發表減重代謝相關研究的文獻數量、機構來源、發表期刊、文獻類型、關鍵詞等方面進行分析,其結果顯示:文獻數量總體呈增長趨勢,減重手術實現了以胃旁路術和胃束帶術為主導向以胃旁路術和袖狀胃切除術為主導的轉變,修正手術和腸道菌群是近年研究和關注的熱點。
  • 中國知網太貴怎麼辦?這8個文獻網站可免費下載文獻,值得收藏!
    前言說到中國知網,在校大學生想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查重,離開學校的學生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太貴了!2017年知網的收入高達9.7億,毛利率高達61%,之前的毛利率最高可達到72%。很多高校不堪重負,雲南、湖北、山東、安徽、河北等地的高校都曾出現知網停用又啟用的情況,就連北京大學都受不了知網的不斷漲價,在官網上貼出中國知網即將停用的通知,原因是「資料庫商漲價過高」。知網收費那麼高,對於已經離開校園踏入工作崗位,平時如果需要下載文獻該怎麼辦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幾個可以免費下載文獻的網站。
  • 中國知網發布免費服務項目的說明
    服務的文獻類型包括期刊、會議論文、博士學位論文、碩士學位論文、報紙文章五種。   2015年11月—2019年9月免費服務的文獻範圍曾經是服務當年的10年之前出版的文獻;自2019年10月起,該項服務的文獻範圍擴大到服務當年的8年之前出版的文獻。
  • 【主題報告】2019年我國新聞傳播學研究態勢分析
    基於教育部學科評估A類期刊的2019年我國新聞傳播學研究態勢分析*廖聲武  曹鵬(湖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武漢,430062)摘要:以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所發布的A類期刊目錄中新聞傳播學4種國內期刊共640篇論文為研究對象,利用信息計量學的相關原理與方法,對2019年我國新聞傳播學研究態勢進行了分析
  • 《中國X射線衍射儀(XRD)市場研究報告|2019版》發布
    《中國X射線衍射儀(XRD)市場研究報告(2019版)》內容包含了X射線衍射儀技術發展概述,2016-2018年內,中國高校院所已配置X射線衍射儀的使用情況、2019年度X射線衍射儀中標分析、中國X射線衍射儀用戶調研分析、主流X射線衍射儀品牌市場分析等。
  • 基於文獻計量的凝聚態物理理論重要研究機構分析
    基於文獻計量的凝聚態物理理論重要研究機構分析[J].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0.12.028.2013—2015年,物理所、牛津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機構通過理論預測和實驗測量,發現了狄拉克半金屬、外爾半金屬等拓撲半金屬體系,把拓撲物態分類從絕緣體推廣到了金屬。2018年底,中國科學家觀測到基於外爾軌道的新型三維量子霍爾效應。2019年,中國科學家與新加坡﹑美國的科學家合作,在五碲化鋯塊體單晶材料中首次觀測到三維量子霍爾效應。
  • 2019-2025年中國抗菌劑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9-2025年中國抗菌劑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認為,在自然界中有許多物質本身就具有良好的殺菌或抑制微生物的功能,如部分帶有特定基團的有機化合物一些無機金屬材料及其化合物部分礦物質和天然物質。
  • 《中國法學前沿》被評為2019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法制網訊 記者黃潔 以「引領學術、服務創新、鍛造品牌、爭創一流」為主題的「2019中國學術期刊未來論壇」於10月28-29日在北京會議中心隆重舉行,會議上發布了由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清華大學圖書館等單位共同研製的2019「世界學術期刊學術影響力指數
  • 中國知網論文查重檢測參考文獻的注意事項
    中國知網論文查重檢測參考文獻的注意事項,其實在撰寫的過程中間,很多學生不知道該怎麼去撰寫論文,甚至為了增加論文的字符數,過多的去引用參考文獻。其實首先學生是需要考慮到知網查重是否對參考文獻進行檢測,其次在引用參考文獻的過程中是否有需要注意事項,因為這些看起來是細小的地方,但大家要知道,往往導致論文不能通過檢測的部分就是看的不起眼的事項導致。所以大家更需要注意到這些事項。
  • ​腦電圖技術的教育研究圖景與趨勢——基於2000-2019年國際文獻的知識圖譜分析
    因此,對腦電波的監測和分析能解釋個體在知覺認知、情緒情感、行為技能上的變化,這使得EEG技術成為開展教育研究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基於近20年來Web of Science(WoS)和Scopus兩大資料庫中的相關文獻,運用CiteSpace對EEG技術在教育研究中應用的現狀與趨勢進行可視化分析,以期為我國當前倡導的教育實證研究提供範式和方法層面上的借鑑與參考。
  • 揭秘中國三大文獻資料庫金主 知網前年豪賺2億
    有網友質疑翟天臨論文造假,知網作為中國最大的文獻資料庫和最有信譽度的論文查重軟體,是每個大學學子在論文寫作時必備的工具,作為博士生卻不知知網,這無疑是在挑戰網友的智商底線。知網作為同方股份(600100)合併全資持股企業,2017年淨利潤高達1.96億元,毛利率61.23%。
  • 《中國基礎研究競爭力報告2020》發布,6圖錶速覽報告核心結論
    北京:科學出版社,2021.1)作為中國科學院武漢文獻情報中心中國產業智庫大數據中心、科技大數據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持續發布的年度報告,基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SCI論文和發明專利的相關數據,構建基礎研究競爭力指數,對我國的基礎研究競爭力展開分析研究。
  • 基於文獻計量學的國內人血白蛋白臨床合理應用水平分析
    方法:計算機檢索中國知網、維普網、萬方數據於2001年1月-2017年12月發表的國內人血白蛋白臨床合理應用水平分析相關文獻, 對納入文獻的類型、基本情況 (文獻發表時間、發表區域分布、期刊雜誌分布) 、具體內容 (共詞、醫院等級、使用科室及適應證、評價依據及結果、幹預手段) 等進行分析, 總結規律並提出建議。
  • 中國知網期刊文獻公開日期合理化推定的限制性條件
    原標題:中國知網期刊文獻公開日期合理化推定的限制性條件 【弁言小序】 隨著技術進步更新,近年來非專利文獻特別是期刊文獻在專利審查中用作對比文件的情況日益增加,其中中國知網網絡平臺(網址為www://www.cnki.net,以下簡稱CNKI)作為獲取非專利文獻的重要渠道多被使用
  • 中國知網榮膺「中國網際網路+知識管理最具影響力平臺」
    ,信息化觀察網、中國信息協會傳媒中心、國潤網際網路信息技術研究院承辦的「2019中國網際網路+產業創新合作發展論壇」在京召開,會上,中國知網憑藉在大數據知識管理與服務領域近20年的深耕細作、潛心探索所取得的成就,榮獲了「2019中國網際網路+知識管理影響力平臺」稱號。
  • 國內外計算思維研究的熱點領域和演進趨勢——基於CNKI與WOS期刊文獻的可視化分析
    自從2006年周以真教授提出計算思維的概念以來,許多組織和學者都對計算思維進行了深入的研究[2]。為了系統、全面地了解國內外計算思維的發展趨勢與研究熱點,本研究以中國知網(CNKI)和科學引文資料庫(WOS)為信息源,對比分析計算思維研究在國內外兩大權威資料庫中的年度分布、學科類別分布、研究機構分布、高產學者分布以及關鍵詞與聚類結果分析。
  • 中國知網的作者服務平臺正式上線啦!你的學術成果已打包,抓緊免費...
    中國知網的作者服務平臺正式上線啦!你的學術成果已打包,抓緊免費領取!官宣中國知網的作者服務平臺正式上線啦!在這裡,滿足你的期待!只要一鍵認證,馬上個人文獻免費下載!無論天涯海角學術成果一鍵打包,隨身帶走!
  • 知網被查凸顯文獻資料庫行業困境
    先是被北京大學指責隨意漲價,接著有律師批評其涉嫌壟斷國內中文學術文章檢索市場,之後相關部門介入調查並藉此整肅資料庫市場。  始建於1999年的知網,是由清華大學、清華同方發起的「中國知識基礎設施工程」建設項目。建設之初獲得大量行政支持,中文全文資料庫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
  • 範和生:中國應怎樣認識拉美——國內相關研究動態與鏡鑑意義
    國內相關研究動態近十年來我國學術界關於拉丁美洲的研究,大體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關於拉美政治制度的研究。國內學者江時學、蘇振興、劉維廣等均從不同角度分析了拉美國家政治制度的淵源、形成、發展、基本內容和具體特徵,對當前拉美國家政治體制的危機及政治體制改革問題進行了初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