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醜小鴨」到「高富帥」 來自贛州市南康區城市建設的報告)
本報記者 鄢朝暉 蔡超然 鄭榮林
春日走進贛州市南康城區,從天馬山大道一路向南,收穫不少驚喜:原先公路兩旁密密麻麻的鐵皮棚等違章建築已蹤跡難覓,代之而起的是連綿不斷的綠地和樹木,修整一新的輔道,已改為雙向六車道的瀝青路面。南康區有關負責人欣喜地介紹:由此出城上高速,可以節省30至60分鐘。
南康城區常住人口達40.1萬人,有近萬家家具企業,十幾萬臺運輸車輛,在產業迅猛發展的同時,違章建築泛濫,並造成交通、環保等多方面的難題。面對市民的抱怨,南康區區長何善錦說,我們努力尋找城市化與工業化最佳結合點,以城促產,以產興城,城市品質得到了很大改善。不到一年時間,南康共拆除佔用耕地鐵皮棚230萬平方米、「兩違」建築134萬平方米、戶外廣告牌6589處、空心房227.7萬平方米;投入45億元資金建設各類市政基礎設施;投入百億元資金建設標準廠房、臨港經濟區、家具產業聚集區、汽車城等產業發展平臺。
南康變「大」了!南康變「快」了!南康變「美」了!
拆出「南康速度」 建成「南康奇蹟」
「迎賓南大道長4.2公裡,兩旁的違章建築涉及445戶居民,我們用18天時間拆下來,事後沒有發生任何投訴。不僅僅我們,其他兄弟單位也在不斷刷新這個記錄。」南康區東山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江晉斌平靜地介紹說。
針對「兩違」建築嚴重阻礙城市與產業發展的局面,南康區迅速組建領導小組,層層壓實責任,堅持「一線」工作法,「掛圖作戰」,以「大拆」開路,掀起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控違拆違,拆除空心房,拆除鐵皮棚和拆除違章廣告等行動。
幹部帶頭和公正公開,保證了這場拆遷攻堅戰平穩又迅猛地推進。東山街道坪嶺社區黨支部書記曾憲貴主動說服三兄弟帶頭拆遷,生病高燒仍堅持工作。每一位縣、鄉、村幹部都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拆官也拆民」「 拆大也拆小」,做到拆遷、排號所有數據張榜公示,全程公開公正公平,得到廣大拆遷戶的擁護和積極參與。龍嶺鎮新屋村新屋組拆遷戶黃敬定已為即將結婚的小兒子置辦結婚用品,得到拆遷通知後,不到6天就主動拆遷到位。
拆是手段,建是目的。利用拆出來的6000畝土地,南康花巨資建成100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到明年建成300萬平方米,啟動了9個家具生產集聚區和家居特色小鎮的建設。隨著這些高標準的產業園區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實現了與老城區的有機融入,成為一片宜居宜業的新城區。
贛州港臨港經濟區的啟動建設,更是南康以工業化推動城市化的精彩之筆。贛州港是中國內陸首個國檢監管實驗區、全國內陸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進口木材直通口岸、全國縣級城市第一個國家一類開放口岸,面對贛州港日益井噴的對外開放新優勢,南康不到1個月時間就完成了3000畝土地的徵地拆遷,大力發展智能家具、電子信息等高端裝備的臨港產業。
[1] [2] [3] 下一頁 尾頁
(原標題:從「醜小鴨」到「高富帥」 來自贛州市南康區城市建設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