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職教師、兼職教師、客邀教師;統編教材、尖兵教材、本土教材;專題培訓、現場教學、全時課堂……近日,江蘇崑山市出臺幹部教育培訓「1 4」文件,即1個總規和黨性教育、師資課程教材建設、基地建設、考核管理辦法4個配套實施文件,構建起規範系統專業的幹部教育培訓體系,確保貼實際、易操作、出實效,全力提升幹部「浪尖擊水」的魄力和本領。
上接天線 下接地氣
瞄準中心體現「崑山味道」
翻開2020全市幹部教育培訓計劃表,一把手黨性教育強化班、全市人才科創工作專題尖兵培訓班、「雙招雙引」專題尖兵培訓班等四大類33個班次清晰陳列,5月份開始,幾乎每月都開有4個班次。
既對「人」,也對「事」;既有大主題,也有小切口。崑山專門制定黨性教育、師資課程教材建設實施辦法,在培訓內容、師資方面上接天線,下接地氣,聚焦人才科創、招商護商打造等重點任務,體現「崑山味道」。
市委組織部從各地院校選聘優秀師資,定期從優秀領導幹部、離退休幹部等優秀人才中遴選教師,組建涵蓋專職教師、兼職教師、客邀教師等多層次的師資隊伍。按照「互為依託、互相補充」原則建設,定期向幹部推薦或贈閱教材,緊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挑戰、現代化治理的突出短板、區域經濟合作的共同關切,開發一批以情景劇、評彈、崑曲等為表現形式的本土化精品課程。
大力拓展實訓平臺,崑山市每年選派50名左右優秀年輕幹部進行理論修養和專業能力提升培訓,選派20名左右優秀年輕幹部赴國家部委、先進地區跟班掛職,選派80名以上年輕幹部參與一線攻堅、雙向掛職,實施「導師提能」「青藍結對」等工程,加快年輕幹部成長速度。
特色引領 分類整合
打造「五色」現場教學鏈
一張張圖片、一串串數字、一組組實物,沿著時光軌跡,30年的「崑山之路」展現在幹部眼前。位於崑山科博館的「與時俱進的崑山之路」成果展,是崑山市入選的兩個蘇州幹部教育培訓本土現場化教學基地之一,充分運用聲、光等現代技術和手法,展示了崑山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和成就,已成為新晉「網紅」打卡點。
為推動幹部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崑山市委組織部堅持服務中心、突出特色、資源整合、務實管用的原則,深入挖掘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等方面的典型經驗,同相關單位共建共用,將課堂教學延伸到改革、發展、穩定建設的前沿。
崑山市對照延安、井岡山、金寨等幹部學院,探索分類打造「五色」現場教學鏈,「紅色」突出黨性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及廉政法治教育等方面;「橙色」突出崑山服務、協調發展和共享發展等方面;「金色」突出黨建引領和弘揚本土特色歷史文化、地域文化等方面;「綠色」突出生態保護、綠色發展、鄉村振興等方面;「藍色」突出人才科創、開放發展等方面。目前,已形成首批10條現場教學精品路線。
學分考核 等級評定
擰緊幹部主動參與「發條」
教育培訓積分低於60分,幹部年度考核不得評優,市委組織部還將進行提醒、函詢;如果連續兩年不合格,政治體檢將直接評定為「亞健康」……嚴格的考核標準,給每一位幹部主動參與教育培訓上緊了「發條」。
有考核有監督,才有進步。崑山市積極探索學分考核、等級評定等制度,將考核明確分為脫產培訓、「菜單式」選學、網絡學習、集中研學和在職自學5種類型。為菜單選學和網絡學習設置單項合格分,就各區鎮、城市管理辦事處、市級機關部門自行組織的各類專題講座、培訓班等,設置相應的學時、學分評價、認證和轉化機制,讓幹部養成主動學習、主動參與的習慣。
該市將考核結果作為幹部年度述職述學和考核的重要內容,記入《幹部年度考核登記表》,存入幹部教育培訓檔案,作為幹部評優、任職、晉升的重要依據之一。(通訊員 昆組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