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賀新春-張建會農曆己亥年2019年掛曆 封面
張建會,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隸書委員會主任,天津市文聯副主席,天津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國家一級美術師。作品獲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藝術獎」,第六屆全國書法展「全國獎」,第二、三屆全國正書大展「優秀獎」,第四屆全國楹聯書法作品「優秀獎」,入選首屆全國三名工程書法作品展,獲第三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全國「德藝雙馨」會員,首批天津「五個一批」人才,多次擔任中國書協主辦的全國書法大展評委,組織策劃由中國文聯、中國書協主辦的第四、五屆書法藝術節及第三屆全國隸書大展等工作。
張建會——給書法以思想內涵
給書法以思想內涵。以思想入書,讓書法具有強烈的思想性,是張建會先生書法的藝術價值所在。
張建會在27歲時,作品首次入選1987年舉辦的第三屆全國書法大展。如此年齡入選國展,津門至今無人打破記錄。在當時,也實現了天津30歲以下書法家無人入選國展的零突破。從1992年開始,他又連續8屆入選國展。1995年還成為天津市在第六屆全國書法展中唯一的獲獎者。時任中國書協副主席、評委會主任的劉藝先生在《書法報》評價說:「隸書作品字形較大的居多,顯現出隸書大字的氣勢可觀,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首次獲全國獎的天津張建會的隸書四字聯,其厚重的筆觸和方整的造型,算得上是相當壯觀。」在全國第六屆書法展的獲獎者中,劉先生唯獨讚賞了津門張建會,可見其作品在書展中的重要位置。
張建會先生說過:「『有主見、不固執、善吸收、不盲從。』是我藝海泛舟之舵。」張建會幾十年一直在貫徹著自己的為人為藝主張。
他浸潤漢碑幾十年,在漢碑的斑駁中尋找心靈的落腳點。他師出多門,廣泛吸收融匯津門老書家的精華,先後問藝於孫其峰、孫伯翔等老先生,在孫其峰先生隸變的基礎上而獨出機杼;從孫伯翔先生魏碑中得到啟發,卻沒有走魏碑一路。
20多年來,張建會暢遊墨跡之海,《史晨前後碑》、《禮器》、《三頌摩崖》、《嵩高靈廟》、《書譜》是他用功最勤的幾部法帖。對倪元璐、王鐸、董其昌等明清書家也投入較大精力認真研習,苦學傳統但決非泥古不化,善學者師心不師跡。其隸書不在形式上做太大的變化,不裝飾,也不在字的空間構成上有過多的圖謀追求誇張變形,用筆上平實,沒有誇飾和小技巧,就那麼本色清真地一路寫來如敢於素麵朝天的美少婦。這種書風背後是張建會對隸書深刻的認識,他認為隸書技法看似簡單,實則在用筆上最難把握,需要潛下心來細細揣摹,深入錘鍊。它不只是筆法技巧的問題,更強調精神層面的筆墨意韻及金石氣息。這就需要一定量的積澱,在反覆參悟體味中尋找浸透於兩漢刻石中的內蘊和風骨。這些理念支撐著他的作品,讓今人看到了兩漢精神在當代的延續以及延續中美麗的變異。
張建會先生不斷領悟書法真諦,把握書法發展脈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創作思想。隨便撿拾兩段他的創作隨感:「隸書屬於正書範疇,與楷書相比,它在用筆上更具草書的抒情性」;「漢碑雖是石刻文字,但在隸書作品中也應注重體現出筆情墨趣,在追求金石氣的同時不失書卷氣,否則隸書創作易墜入粗俗怪野之魔道。」不是人云亦云,是自己對書法藝術感悟的真知灼見,是看遍雲捲雲舒的豁然與達觀。
恭賀新春-張建會農曆己亥年2019年掛曆 一月
恭賀新春-張建會農曆己亥年2019年掛曆 二月
恭賀新春-張建會農曆己亥年2019年掛曆 三月
恭賀新春-張建會農曆己亥年2019年掛曆 四月
恭賀新春-張建會農曆己亥年2019年掛曆 五月
恭賀新春-張建會農曆己亥年2019年掛曆 六月
恭賀新春-張建會農曆己亥年2019年掛曆 七月
恭賀新春-張建會農曆己亥年2019年掛曆 八月
恭賀新春-張建會農曆己亥年2019年掛曆 九月
恭賀新春-張建會農曆己亥年2019年掛曆 十月
恭賀新春-張建會農曆己亥年2019年掛曆 十一月
恭賀新春-張建會農曆己亥年2019年掛曆 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