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訊(記者肖楊 通訊員李玉紅)受疫情影響,今年5月10日,武漢鐵路橋梁職業學院開啟2020年校園線上招聘活動,來自省內外上百家用人單位申請參加此次招聘會,提供崗位 1500餘個,其中大量是「中字頭」央企,如中國中鐵、中國交通等大型央企。
該校畢業生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為了保障招聘效果,學校不得不對來訪企業進行甄別,優先保障「中字頭」國企和與學校有長期合作的企業到校招聘,有小型民企叫苦,「在武漢鐵路橋梁職業學院招聘學生竟然要叫號!」
入學即就業,修橋築路大有可為。目前,該校吹響人才集結號:歡迎加入鐵路橋梁建設國家預備隊!
橋梁建設者的黃埔軍校
武漢鐵路橋梁職業學院是全國唯一一所以鐵路橋梁命名的高職院校。學院前身為1958年創辦的武漢橋梁工程學院,迄今已走過了62年的光輝歷程,為國家鐵路行業和地方經濟建設輸送了3萬餘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該校培養了無數優秀的橋梁建設專家,參與建設的橋梁遍布世界各地,如該校走出的中國知名橋梁專家譚國順,參與了港珠澳大橋建設。
該校知名校友譚國順回母校作報告
校友中湧現出48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475位業績卓著的高級工程師和45位省市專家庫專家;校友們主持的建築工程先後榮獲17項「國家科技進步獎」、33項「中國建築工程魯班獎」、18項「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84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96項國家及省市「優質工程獎」;校友中先後有29人次獲國家和省市級「勞動模範」「五一勞動獎章」榮譽,150人次獲國家「優秀企業家」稱號……
學校培養的優秀學子,在祖國大地綻放榮光,在平凡的崗位,他們盡展所長,以專業知識造福社會,在事業發展上表現卓越,彰顯了橋院「土建工程人才的搖籃」這一美譽。
新生尚未入校八成已有工作
這是一家就業有「保證」的高職學院。受疫情影響,全國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在武漢鐵路橋梁職業學院,卻是「皇帝女兒不愁嫁」。原來,該校依託企業辦學,與中鐵大橋局、中鐵上海工程局、中交三航局、東風本田汽車公司等知名單位均有合作,在就業方面有絕對的優勢。同時因為該校突出橋梁特色育人,以交通運輸類和土木工程類專業為主幹,吸引了大批企業。
學院就業辦主任彭毅告訴記者,學院每年的就業率都在96%以上,就業去向大多為中字頭國企。大部分學生手握多份offer,該校2017級鐵道橋梁專業王春蕾,上個月和深圳地鐵集團籤訂正式勞動合同,她說「本來還擔心高職學歷難找工作,沒想到居然很順利。」
「只聽說過用人單位挑學生,我們是學生挑用人單位。」彭毅主任表示,對用人單位「排隊進校招聘是疫情期間無奈之舉,是為了更好服務學生」。據悉,2020年學院已經與15家企業籤署協議,訂單培養計劃1060人,佔招生人數80%以上。更有單位提出為訂單班優秀學生提供獎學金和學費的優厚待遇以吸引優秀學子。
究其原因,一是學院由中國中鐵舉辦,有行業背景;二是學生所學專業有特色,實行訂單培養,與單位無縫對接。學生入學即就業,優勢明顯。
首批「1+X」證書試點單位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要求,職業院校實施「1+X」證書制度,其中「1」為學歷證書,「X」為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作為全國首批「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試點工作單位,武漢鐵路橋梁職業學院去年通過遴選獲得建築信息模型(BIM)考核站點資格。
7月14日,湖北省提出實施職業教育賦能提質專項行動計劃,其重要抓手就是開展「1+X」證書制度試點。今年該校又獲批了城市軌道交通站務、智能網聯汽車檢測與運維、智能新能源汽車等3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該校搶抓機遇,對標「X」證書標準,將「1+X」證書制度試點與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師隊伍建設等緊密結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為社會培養高素質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該校以校企融合為主要方式,不斷拓展培訓空間,堅持和企業標準接軌,實行協同育人。學校也備受行業企業信賴,歷年來學院承辦了中鐵大橋局、中鐵上海局等單位的試驗、測量等項目的技能大賽,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並多次對中鐵系統企業人員進行培訓。
該校學生不僅入學即就業,同時也有廣闊的升學渠道。學校與武漢理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聯合組織「專本學歷繼續教育」,在校期間可套讀,同期獲得雙學歷。
學院積極開展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豐富學生課餘生活為目的社團活動。有大學生記者團、校園足球社、籃球社、羽毛球社、吉他社、舞蹈社、校園合唱團、讀書協會等18個社團,讓學生課餘生活豐富多彩。
武漢鐵路橋梁職業學院院長鄭海濱說,我們辦教育,就是要辦高水平的教育,辦讓家長放心、行業信賴、社會滿意的教育!
國標代碼:14590
湖北省招生代碼:9800
諮詢電話:027-84280209
027-8485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