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解決的問題,是怎麼樣才能夠在人前說話的時候不緊張。
我到現在,都忘不掉演說家第一次比賽的時候,我有多緊張。那是我人生第一次登上那麼大的電視舞臺,我在安徽等了三天,才輪到我上臺。
上臺的那一刻,我都已經緊張得快要呼吸不出來了,特別緊張,而且在臺上,根本就聽不清楚導師講了什麼話,就像一個行屍走肉一樣,把自己的演講稿背了一遍就結束了。結束之後才鬆一口氣,雖然表現的也不好。
這個緊張的場面,我相信各位都不陌生。你一定也做過這樣的噩夢,就是很多人看著你,等著你說話,然後你說著說著,忘詞了,或者發生什麼其他的意外了。所以對於很多人來講,在人前說話,尤其是在人前演講,是一個很恐怖的事情。
一、為什麼人會緊張?
我們來想一下,為什麼人會緊張?很多老師幫助學員克服緊張,就帶他們喊:我不緊張,我一點都不緊張!或者是告訴他們說:你太緊張,就是因為不自信,你不行,你要提高自己的能力,你才能不緊張。其實他們說的不完全對,緊張不是因為你差勁,也不是因為你沒有準備好。你就是準備的再好,你也緊張。
緊張是一個基因決定的事情。在我想著怎麼去克服自己的緊張之前,我看了各種書,我在想,為什麼我會這麼緊張?即便我對自己有信心,我也很緊張,原因到底在哪?
最靠譜的解釋是,我們大腦當中有一個東西叫杏仁體,杏仁體平時是不休息的,它是人類早期預警系統的一部分,負責不斷地去掃描危險的東西,一旦發現你遭受到了威脅,它就會向你的身體發出警告。
當你站在講臺上的那一刻,當那麼多人的眼睛,在黑暗中盯著你的時候,人類的大腦經過了幾千年幾萬年的進化,我們知道這個場面意味著,你可能馬上要被一群動物攻擊,意味著你很有可能被吃掉,所以說那種恐懼感,是與生俱來的,是DNA決定的。
而當你發現你受到威脅的時候,你就會有本能的求生欲,你的呼吸會變得更急促,為血液去補氧氣,心跳會加快,為逃跑做準備,目光會躲閃,你不想直接就迎著別人的目光。
很多老師就教你說:看聽眾的目光,你就不緊張了。你不敢看,因為你想,在一群動物攻擊你的時候,如果目光交流的話,就意味著馬上要打起來了。所以你不敢看,你會發生這種目光躲避的現象。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緊張的心理機制。這種緊張是很難克服的,我見過的所謂的成功企業家和名人,他們上臺都會緊張。
最讓我驚訝的是有幾十年主持經驗的魯豫姐,她也會緊張。她在《魯豫有約》節目上根本不緊張,因為《魯豫有約》是一個家常便飯,自己天天錄的節目。可是錄其他節目之前,她是不怎麼跟別人說話的,她會在節目開始之前留出空間獨自想一想,所以那個時候,實際上她的心態是有點緊張的。你有再多的經驗,你再自信,你還是會緊張。我現在上臺還是會緊張,但是我的緊張,跟以前的緊張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當你成為一個非常有經驗的表達者之後,你會發現,你可能在上臺之前,還會緊張。因為這個場合比較陌生,接下來講的內容不確定,所以你會緊張到你走上臺了,開口說第一句話,你發現這就是你非常熟悉的場合,你發現這就是你的舞臺,你可以掌控全場。這時候你的緊張程度一下就下來了,你會開始表現的非常自如。所以我們來總結一下,為什麼人多的時候,說話會緊張?
第一個原因,是上千年來進化的結果。很多人盯著你的時候,會被你的大腦認為是馬上要被攻擊了,你下意識的就會緊張,想逃跑。第二個原因,是因為不確定性。你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會表現得很好,還是會說錯話。由於沒有準備好,或者是場地比較陌生等等,不確定性越強,你的緊張程度就越高。
二、降低不確定性
我們知道緊張的原因了,我們想辦法把它給消滅掉,我們就可以緩解緊張情緒了。我們怎麼消滅掉這個原因?
首先,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我獨家發明的一個克服緊張的方法。既然我們緊張是因為不確定性,就是不知道自己會表現的怎麼樣。我一直用的一個做法就是,先把要說的話準備好,比如在別人婚禮上,需要大家輪流發言,說自己的祝酒詞,我就會一開始就想好;再比如馬上演講比賽了,這個稿子頭兩天就要準備好。
當你把要說的話準備好之後,然後一遍一遍的重複,不要停,吃完飯就重複,一睡醒就重複,一直重複到你馬上要說這段話之前。比如我演講比賽的時候,因為太緊張了,沒有那麼多時間可以訓練,也沒有彩排的機會。怎麼辦?
我就一直說一直說,說到馬上要上臺前的最後一分鐘,這時候心裏面就會有這樣的感覺:既然在上臺前的最後一分鐘,你還記得整個稿件的內容,你還能夠很自如的表達,沒道理到了臺上之後,馬上就忘了它。它會順延那個狀態,讓你在臺上表現得也沒有那麼緊張,沒有那麼害怕,並且可以確保不忘詞,其實這種重複,就是在降低不確定性。
這個方法很好用,大家如果有演講比賽的話,如果有什麼人前要發言的場合,就用這個方法就一定能夠緩解緊張情緒。
三、平時反覆練習
第二個方法是練習。很多人說緊張,就是因為練習得太少了,一方面準備不足,二方面練習太少,你上臺當然會緊張。所以有人問我說,我應該怎麼解決緊張這個問題?
急救的方法就是我剛才講的,你在上臺之前可以一直重複。但實際上,你緊張的原因還有一個。比如每次別人說緊張的時候都問他,我說好,你說你上臺會緊張,你問我怎麼克服?那我要問你,你一年有幾次機會可以上臺,有幾次機會在人前說話?
其實你反思一下,如果你不是老師,或者是什麼其他課程的講師,你根本就沒有多少機會,是在人多的時候開口,你根本就沒有多少機會是登上舞臺演講的。所以你找到為什麼會緊張的原因了嗎?
一個你根本就沒有做過的事情,憑什麼一上來就不緊張,你人生沒有幾次公開講話的機會,憑什麼你一開口就很自如。
所以緊張是必然的,一定要抓住人生當中的每個舞臺,抓住每一個可以在人前開口的機會去練習。練習到有一天你站在舞臺上,那麼多雙眼睛在黑暗當中盯著你的時候,你的大腦已經不會再給你這種錯誤的信號了,當你經歷過很多次這樣的場合,大腦就不會再給你錯誤的信號,告訴你說:你馬上要被攻擊了,馬上要被這些看著你的動物給吃掉了,所以趕緊跑。
什麼時候沒有這種錯誤的信號了,你的練習就到位了,你以後上臺就沒有那麼緊張了。所以你要通過不斷的練習、不斷的登臺,去克服掉你大腦給你的錯誤信號,然後慢慢地讓它也熟悉這種場合,不用跑,講話就行。
到這,我們講了兩個方法,第一個叫準備充分,我們沒有囉裡巴嗦地跟大家說要準備稿子,要到現場看一看,要熟悉一下麥克風,這些我們都沒有講。因為準備到極致的一種狀態,就是我剛剛說的那種狀態,上臺前的最後一分鐘,你還是能夠完整的把你想表達的東西,完美地呈現出來。
四、建立兩種心態
第三個方法來源於緊張的第三個原因。知道有時候,人為什麼緊張?你還記得自己當年參加考試時的緊張感嗎?你因為環境陌生、擔心考不好而緊張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的緊張,則來源於你發現自己很緊張。
「怎麼回事,這麼大個場合,我居然不自信,這麼緊張,會不會發揮失常?」這種緊張就是因為緊張而緊張,你一定要把這種緊張給消除掉。
怎麼消除掉?第一是對自己做理論建設。緊張是一定會有的,你要告訴你自己說不管多成功的人,你看魯豫姐,這麼多在臺上說話的老手,上臺都會緊張,那我也會緊張很正常,這是第一個想法。第二個想法,你要告訴自己的是,即便緊張也不會影響發揮的。
我們過去考了那麼多次,只要大考就緊張,有哪次說因為緊張,手握不住筆了,有哪次是因為緊張說考得特別砸了,其實這種情況不多。
大考小考我們都緊張,但最後的結果,只是偶爾有那麼一兩次失誤而已,大多時候表現得很正常。尤其是你在準備好的情況下,那麼一點點緊張,反而會刺激你表現得更好。所以這時候你要建立兩個心態:一是,人人都會緊張,第二,緊張並不會影響表現。
五、淋雨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