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外事系統高官密集調整 學科背景多元化

2020-12-11 搜狐網

  中國新一屆政府執政近半年,外事系統人事調整尤為頻繁,涉及中央外辦、中聯部、外交部等多個部門。縱觀此輪人事調整可以發現,跨部門交叉任職、內外兼修、多專業並進是目前涉外系統官員的最大特色,逐漸改變此前外交官多為語言學出身的傳統模式。專家認為,外事系統全方位複合型人才的增加,與中國致力於發展全方位、開放型的新型大國關係有著莫大的關係。

  中央外辦延續高配傳統 副國級兼任主任

  近日,中共中央機關刊物《求是》雜誌發表楊潔篪署名文章《新形勢下中國外交理論和實踐創新》,文末作者標為「國務委員、中央外辦主任」,這意味著楊潔篪成為中央外辦恢復設立以來的第三位主任。

  1981年,中共中央決定恢復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小組下設辦事機構為「國務院外事辦公室」。1994年,時任外交部副部長、黨委委員的劉華秋出任國務院外辦主任,同時繼續兼任外交部職務。

  1998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撤銷「國務院外事辦公室」,組建「中央外事辦公室」。中央外辦作為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辦事機構,列入中共中央直屬機構序列。同年10月,原國務院外事辦主任劉華秋出任中央外辦主任。

  2000年9月,中共中央決定組建中央國家安全領導小組,與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合署辦公,「一個機構、兩塊牌子」。該小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領導外事、國家安全工作的議事協調機構。

  2005年,時任外交部黨委書記、副部長的戴秉國接任中央外辦主任一職。2008年3月,戴秉國當選為國務委員,並繼續兼任中央外辦主任,由此,該職務開始了業內俗稱的「高配」。

  目前,國務委員楊潔篪接替戴秉國出任中央外辦主任。素有「老虎楊」之稱的楊潔篪享譽國際外交戰線,曾任中國外交部部長近五年。今年3月,出任國務委員的他依舊負責主管外事工作。

  中央外辦在中國外交的決策、落實和執行過程中發揮著作為樞紐的重大作用,是外交決策的核心協調機構。中央外辦三任主任均為外交出身,並具有多年外交部工作經驗和駐外工作經歷。

  「中央外辦是正部級單位,目前為副國級領導兼任,高配足以顯示出中央對外事工作的重視」,多位外交專家解釋。

  而目前中央外辦兩位副主任,其中一位是葉大波,此前已任副主任多年。他的外交生涯也從外交部開始,並且有多年駐美、多米尼克、斯裡蘭卡、緬甸等國的駐外經驗。此外,中國前任駐法國大使孔泉目前已離開法國逾3個月。據報導,孔泉已任中央外辦副主任。

  涉外部門官員交叉進出 中央地方交流任職

  今年新一屆政府上任以來,除中央外辦主任楊潔篪、外交部部長王毅外,外交部、中聯部、中央外辦和國僑辦4部門近10位副部級以上官員產生調動,其間,多人實現了跨部門、跨地區任職。

  新外長上任後的外交部,共有5位副部級官員職位進行了調動,其中2人為外單位調入,外交部黨委委員、部長助理鄭澤光此前任南京市常務副市長,新任常駐聯合國代表劉結一此前任中聯部副部長。

  而在中聯部,5月新上任的副部長周力此前任中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中聯部全稱為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是中共中央負責對外工作的職能部門。外交部是國務院主管外交工作的職能部門。然而,實際工作中,兩部門人員往來甚為密切。中聯部現任5位副部長中均有外交部的工作經歷。

  涉外系統各部門交叉任職也尤為頻繁。新近調動的中央外辦、中聯部、外交部以及國僑辦等4部門人員中,大多是交叉任職。比如現任國務院僑辦主任的裘援平就曾任中央外辦副主任、中聯部拉美局副局長、副秘書長兼研究室主任。而外交部部長王毅,曾任駐日大使、外交部副部長,在擔任國臺辦主任之後又轉回外交部。

  「黨的外交部門和政府外交部門交流很正常」,多位外交專家解釋,新一屆政府正在加強中央對外事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和統籌協調,熟悉各部門工作運作,才能更好地去協調布置工作。

  另一方面,部委領導的地方工作經歷尤為突出。中聯部三位副部長陳鳳翔、李進軍和艾平均有過地方掛職經歷。外交部部長助理鄭澤光大學畢業後即進入外交系統工作,曾任駐美國使館公使、外交部北美洲大洋洲司司長等職,2010年作為首批「交流幹部」至江蘇南京任市委常委、副市長,今年5月又回到外交部任部長助理。

  大外交需要內外兼修 駐外是外事高官「必修課」

  日前,外交部兩名「60後」部長助理馬朝旭、樂玉成分別獲任駐澳大利亞大使與駐哈薩克斯坦大使。

  此前任外交部部長助理期間,馬朝旭主管國際組織和會議、國際經濟、軍控事務及新聞工作,樂玉成主管政策規劃和涉港澳臺外交事務。兩位部長助理雖然均享受副部級待遇,但實際上還是正司級。「目前外交部的人事任命中,一般要求副部長必須有過駐外工作經歷,或者說當過大使的才能提拔為副部長」,外交專家解釋,兩位部長助理此次工作調整有「補課」之意。

  新一屆政府上任之初,外交部原副部長崔天凱就出任駐美大使;隨後原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團代表、大使劉振民出任外交部副部長,主管亞洲地區、條約法律和邊界與海洋事務;8月初,前常駐聯合國代表李保東出任排名第三的外交部副部長,主管國際組織和會議、國際經濟、軍控事務。

  目前,外交部7位副部長級官員中,均有過駐外大使的經歷。

  而在中聯部的5位副部長中,除陳鳳翔曾在中國駐俄大使館擔任一等秘書外,另外4位均曾擔任過駐外大使。

  外交工作經驗豐富,也是目前外交人事布局所呈現的特點之一。縱觀本次人事調整可以發現,大多涉外系統司局級以上官員除了具備常年的國內外交系統工作經驗外,還都有駐外工作經歷,可謂「內外兼修」。

  「中央部委的工作經驗,可以讓外交官們準確把握外交政策導向,而國外的實際工作經驗,則讓這些政策有了落腳點,未來參與政策制定或執行時,也更能有的放矢」,一位外交官告訴南都記者。「大外交的概念需要很多部門通力合作」,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解釋,多個涉外部門實際工作後,才能更好了解外交形勢,以便制定更可行的政策。

  學科背景多元化,單一外語專業官員數量下降

  中國傳統外交人員多為外語專業出身,這一傳統在近年有所轉變。目前外交部包括王毅在內的11位部領導中,8人有非外語專業學歷,如副部長宋濤為經濟學博士,副部長程國平為法律專業研究生,部長助理張昆生為法學博士。

  尤其今年調整的官員,經濟學和法學背景更為突出:具有經濟學背景的有剛卸任外交部部長助理的馬朝旭和剛出任中聯部副部長的李保東,而具有法學背景的則包括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和中央外辦原副主任裘援平。此外,李保東還是國際公共政策專業碩士。

  「最近幾年,外交部在錄用新幹部的時候,在比例上會兼顧綜合型人才,減少語言專業人才比例」,一位外交系統人士透露,在官員提拔方面,也會有意提高非語言專業的官員比例。此外,該人士還透露,外交部也有優惠政策,鼓勵內部人員進修或輔修其他專業學位。

  現有外交部領導成員中,外語專業出身的官員通過進修獲得其他專業學位的並不在少數。比如外交部部長王毅畢業於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亞非語系,但此後獲得了外交學院國際關係博士學位。新上任的副部長劉振民為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後來又攻讀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際公共政策專業碩士研究生。此外,副部長張業遂、宋濤等均有相似經歷。

  「這和中國經濟涉外事務增多有關,經濟談判中,很多也涉及法律事務」,外交專家解釋。

  面對不斷變化的形勢,中國外交政策也在不斷微調。2012年底,外交部成立國際經濟司,其目的之一就是促進國際經濟合作和經濟治理,維護國家的發展利益和經濟安全。該司一項任務就是研究全球經濟治理、國際經濟金融形勢及制度、規則建設、區域經濟合作有關問題。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分析認為,中國經濟外交的內涵在發生變化,目前國際關係並非單純的政治關係,更多涉及經濟、科技,通過法律進行協調。因此,複合型人才是目前中國外交的需要。如果只有語言儲備,很難適應目前新的外交局面。因此,未來中國的外交將是綜合型外交,需要綜合型人才。

news.sohu.com false 中國青年網 http://d.youth.cn/tpxw_35291/201309/t20130902_3807321.htm report 3766 中國新一屆政府執政近半年,外事系統人事調整尤為頻繁,涉及中央外辦、中聯部、外交部等多個部門。縱觀此輪人事調整可以發現,跨部門交叉任職、內外兼修、多專業並進是目前

相關焦點

  • 多元化培養 外事學校讓模特不再只吃「青春飯」
    謝東娜、陳娟、儲鎰恬等名模將成功歸因於不懈的努力和學校的專業學習,他們的母校上海市浦東外事服務學校(後簡稱「外事學校」)也多次被人提及。作為中職界的「模特塑造營」,這裡曾培育了多位知名模特。 展望2020年,中國將建成服裝強國,上海也將成為繼巴黎、米蘭、倫敦、紐約、東京之後的第六大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時尚之都。
  • 高校校長(書記)出身的現任高官一覽
    目前,有不少在任省部級高官此前都有高校校長(書記)任職經歷,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人事觀察欄目參考《網絡輿情》資料,以圖表形式梳理出在任的部分曾任高校校長(書記)的高官,供網友參閱。 (點擊圖片可查看人物簡歷) 高校校長(書記)出身的部分現任高官一覽 人物
  • 全省外事系統首期翻譯培訓在線舉辦
    外事系統首期翻譯培訓在線舉辦。省外辦 供圖雲南網訊(記者伍平通訊員趙凌菲)5月7日至8日,雲南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通過網絡平臺舉辦了2020年度第1期全省外事系統翻譯培訓。外事系統首期翻譯培訓在線舉辦。省外辦 供圖此次培訓特邀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院長任文和副院長李長栓、姚斌等3位全國知名專家就「翻譯中的信達切」、「用簡明英語指導漢譯英」、「新時期外事譯員的角色解讀」和「外事譯員的口譯策略」等專題為學員進行授課。
  • 高官知識背景轉換中的歷史邏輯
    履新的14人中,5人的教育背景是理工科,其餘的都是文科,相比而言,文科背景的佔了將近七成。  有專家評論說,中國政府高級幹部的學歷背景,正在經歷從工程師向經濟學者再向法學學者的代際轉換。後面兩種類型的學者,可以稱為「社會管理型學者」。而這種代際轉換,「隱含著治國方略的調整」。
  • 雲南省外事系統開展寮語翻譯培訓
    全省外事系統寮語翻譯培訓。供圖雲南網訊(記者 伍平 通訊員 趙凌菲)8月6日至7日,雲南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下稱:雲南外辦)以「線上+線下」模式舉辦本年度全省外事系統寮語翻譯培訓。全省外事系統寮語翻譯培訓。供圖中聯部專家結合自身承擔黨和國家領導人外事活動翻譯的一手經驗,從黨的翻譯工作特點入手,深入講解黨的翻譯需具備的能力素質、翻譯實踐中的具體問題和黨務語彙。
  • 多元化思維是怎樣煉成的?
    多元化思維多元化思維的重要性我們需要先理解一下人的思維是怎樣的,大體上來說,有兩種方式,一種叫感性直觀,對應的就是快思考系統;一種叫概念模型,對應的就是慢思考系統,慢思考系統是其他的哺乳動物所沒有的,表現為各種情緒以及思考。
  • 省部級人事密集調整:60後、65後和70後年齡梯隊更加完善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省部級人事調整:年齡梯隊更新 專家型官員赴地方作者:闞楓近期,省部級官員迎來密集的人事變動,多個中央政府部門負責人完成新老交接,地方要員調整頻繁。觀察近來省部級官員調整特徵,「60後」、「65後」和「70後」的年齡梯隊更為完善,另外,一批專家型官員赴地方履新,地方黨政領導班子的知識結構更優化。資料圖:胡和平。
  • 什麼是密集恐懼症 密集恐懼症的原因是什麼
    密集恐懼症不知道有沒有人熟悉,這是一種心理上的疾病。在看到很多密集的東西時候會心跳加快呼吸不順。那麼什麼是密集恐懼症,這種心理疾病的發生原因是什麼?如何治療密集恐懼症?小編今天將為你們介紹密集恐懼症的相關知識。
  • 閬中香樟木密集架單搖病床
    密集櫃先我們要說的就是智能密集架的安全性,較之以往的密集架,智能密集架主要是因為智能和安全性而取勝,智能密集架的安全保護功能非常的好,每一個智能型密集架都會安裝智能感應系統,這樣只要有人在智能型密集架中工作,那麼其他的啟動項目都會處於關閉裝他,這樣就不會傷及工作人員。三是國宏觀調控顯效,密集架月對密集櫃再降密集櫃澤信移動文件櫃。
  • 學雷鋒志願服務先進典型|青島大學「外事幫」青年志願團:累計8000...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4日訊 青島大學「外事幫」青年志願團成立於2010年5月,志願者主體為外語學院教師與在讀學生,自成立以來為社會輸送外語類志願者,並提供聯絡溝通、禮賓接待、專業講解等志願服務,為包括APEC部長高官會、二十國集團民間社會會議、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軍成立七十周年海軍節等120餘個大型國際會議與賽事提供了外事志願服務,同時也為社區以及青島對外窗口單位提供志願服務
  • 呂梁交城手搖式密集架.石獅市密集櫃
    簡單,實用,自然,有利於健康,摒棄五光十的繁瑣裝飾和過於繁雜雕琢的環保密集櫃,將受到人們的重視和青睞,今後,密集櫃行業將隨著社會需求量的增加,人造板工業及配套工業的發展,住宅條件的改善,密集櫃投資的增長及1市場的擴大
  • 「雙一流」建設背景下交叉學科研究生培養的探索與啟示
    2.多舉措吸引優秀生源農業信息學屬於農業科學,是「冷門」學科,對學生特別是對有信息技術專業背景的學生的吸引力不足,難以招到優秀生源。作為新興交叉學科,學科發展基礎薄弱,師資力量不足,無法培養更多的研究生。基於這兩點,該學科的發展策略是先招收具有相關背景的博士生,暫時不招收碩士生,等時機成熟後再招收碩士生。
  • ...基於密集臺陣的背景噪聲成像研究新疆喀拉通克礦區淺部地殼結構
    杜培笑等-Minerals:基於密集臺陣的背景噪聲成像研究新疆喀拉通克礦區淺部地殼結構新疆北部喀拉通克礦區位於阿爾泰造山帶北緣,是中亞造山帶內的大型巖漿銅鎳硫化物礦床,硫化物礦產資源豐富,在國民經濟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
  • 黃小峰丨美術史與多元化
    此外,對於課程的整體結構也做了調整。比如在《中國美術史》中,加強了近一百年以來的現當代美術史的內容,佔到了整個課程的四分之一。而在《世界美術史》中,西亞和伊斯蘭美術史、印度與南亞美術史、日本美術史、朝鮮半島美術史、東歐美術史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強,佔到了整個課程的一半。
  • 蔡英文沒想到,先等來的不是美高官訪臺,而是解放軍的密集行動
    近期,民進黨當局屢屢與美國勾連,不僅大肆從華盛頓手中購買武器裝備,還公然邀請美國高官來訪臺。可以說,民進黨這一系列行徑,目的就是倚美謀「獨」,從中獲得更多的政治利益。與此同時,在民進黨當局緊抱美國大腿的期間,解放軍再次展開密集行動。據臺媒12月3日報導,當天早上9時52分,解放軍軍機進入臺灣西南空域,高度為4000米,這已是解放軍軍機進入12月份以來,累計進入臺灣空域的第3天,也是自11月27日起,連續第7天現身臺海上空。
  • 學科專業調整:風往哪裡吹
    從有關高等教育學科政策的調整、學科專業目錄的變動中,我們不僅可以管窺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發展情況,也能了解我國經濟社會背景下人才需求的不斷變化。 學科政策:30年11次調整 以30年時間跨度為例,自1990年至今,我國關於高等教育的學科政策共進行了11次調整。
  • 2020福建省外事系統考試錄用公務員英語翻譯職位專業面試成績和...
    2020福建省外事系統考試錄用公務員英語翻譯職位專業面試成績和綜合排名公示 2020-09-08 11:11:56| 福建省公務員考試錄用網
  • 「關注」區教育局舉行教育系統外事工作培訓
    11月26-27日,區教育局開展了為期二天的教育系統外事工作專題培訓。市教委國際交流處處長吳英俊,區教育局副局長唐曉燕出席開班儀式,區內校(園)長和中小學外事幹部參加培訓。唐曉燕進行了開班動員,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守住外事底線,切實加強學校日常涉外教育管理,切實提升學校外事交往的能力;要求學校圍繞中心工作,加強教育人文交流、推進國際理解教育和國際素養培養、探索非通用語種教學工作等。
  • 凱斯幼兒園李鵬:打造核心競爭力,尋找多元化背景的幼教新軍
    多元化背景的幼教新軍。標準化和流程化是工商業社會的一大優勢。引進的標準化體系,在當時幼教領域還是有相當大的競爭優勢的。在建設上經歷了各種嘗試和失敗後,最終選擇了一條「笨」且「慢」的路——找到擁有多元化背景、認同理念、具有開放視野、能夠快速學習和成長的「四有新人」。除了具有幼教經驗的專業人才,也吸納了來自K-12教育、金融、網際網路等不同領域的「新人」。
  • 新警察故事丨咱寶安有名「外事悍將」抓洋黑工從不手軟
    英語流利✔熟悉外事政策✔善於溝通✔細心老爸✔寶安民警✔▼熊劍歌畢業於汕頭大學主修英語專業的熊劍歌是寶安出入境管理科負責外管業務的民警。13年前,外管業務還屬於新的業務範疇,具備外語知識背景的熊劍歌成了當時組建團隊需要的「香饃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