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日報訊(記者張婷 通訊員美麗 楊瑋璇報導)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阿勒泰地區各縣市各部門單位、鄉鎮街道和村社區聚焦主題主線,精心安排部署,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以創新理論滋養初心、引領使命,以務實有效措施推動主題教育全面開展。
創新方式
推動黨員學習全覆蓋
阿勒泰地區緊緊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條主線,突出抓好縣處級以上單位以及參照實施單位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學習教育,組織原原本本通讀研讀規定的必學內容,緊扣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等重點,列出研討專題,交流學習體會,認真檢視問題,深刻反思根源,提出整改措施,明確努力方向。
各級黨組織組織全體黨員通過線上線下「自己學」、交流研討「互相學」、創新形式「專題學」、志願服務「實踐學」,不斷強化創新理論武裝。同時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形勢政策教育、先進典型教育、警示教育,增強學習的生動性和實效性。
青河縣委政法委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每周進行兩天的夜學,通讀必讀書目,並聯繫工作實際開展交流,找差距、促落實。
哈巴河縣採取多種形式,引導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黨員開展學習,確保學習全覆蓋、不漏一人。特別是結合牧區黨員居住分散、流動性強的實際情況,組成5支「馬背宣講小分隊」,攜帶「主題教育學習小書包」,深入牧場及轉場驛站開展「駐點輔導學」活動。
富蘊縣組建讀報員隊伍,為行動不便、閱讀困難的老黨員送學到家,確保老黨員學習不掉隊。同時,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示範引領作用,組織開展模範宣講進鄉村、進社區、進企業、進牧區活動。
聽取民意
落實落細打通「最後一公裡」
堅持開門搞教育,把主題教育與解決群眾實際困難緊密結合。阿勒泰市開展「千名幹部下基層、萬名黨員解難題」活動,就社會穩定、脫貧攻堅、安全生產、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多個方面的工作,通過實地走訪,與駐村工作隊隊員、非公有制企業職工、老黨員進行談心談話等方式,零距離聽取基層群眾的意見建議,摸清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阿勒泰地區設立「大病救急周轉基金」,使大病住院且無力支付醫療費的參保患者得到及時有效治療。青河縣阿熱勒鎮肯莫依納克村村民熱孜婭·再那爾汗就是該基金的受益者。在村幹部幫助下,她從青河縣醫療保障局申請了4萬元大病周轉資金,順利完成了手術。
各基層黨組織把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整改落實的重要內容,通過分類教育、活動引領、辦事解難等方式,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主題教育帶來的新變化、新成效。
阿勒泰市探索推行「牧業專班」工作模式,利用流動陣地打造集群眾活動、村民議事、醫療服務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牧民之家」。牧業專班按月開展入戶走訪,收集牧民訴求和意見建議,對合理意見和訴求,採取分類轉辦、限時解決、跟蹤督促相結合的辦法抓落實,同時還給牧民提供民事代辦、困難幫扶、特色文體活動等服務。
福海縣福海鎮濟海路社區黨組織根據轄區黨員特長,組建6支「不忘初心黨員服務小分隊」,通過「預約服務」「代辦服務」「上門服務」等方式,開展各種便民志願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