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到底有多大?省內哪個市面積最廣?什麼地貌最明顯?這一系列問題在安徽省政府新聞發布會揭開答案。目前,《安徽省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公報》正式發布,安徽通過最新地理國情普查首次獲取了一套全覆蓋、無縫隙、高清度的地理國情數據。其中,安徽省總面積為14.01萬平方千米,六安市面積最大。在城市道路和鐵路路網長度方面,合肥在全省「拔得頭籌」。
六安約佔全省面積十分之一
根據普查的數據顯示,安徽省總面積為14.01萬平方千米。六安市面積最大,為1.84萬平方千米,佔全省總面積的13.13%;銅陵市面積最小,僅為0.11萬平方千米。2015年底行政區劃調整後:六安市面積最大,為1.55萬平方千米,佔全省總面積的11.03%;淮北市面積最小,為0.27萬平方千米,佔全省總面積的1.96%。
安徽平均海拔119.3米,低海拔區域(海拔小於1000米)面積佔全省國土面積的99.35%,其中合肥市96%以上的範圍海拔低於100米。中海拔區域(海拔大於等於1000米,小於2000米)面積佔全省國土面積的0.65%,主要分布在安慶、黃山、六安、池州與宣城五市。25度坡度以下區域佔全省國土面積的87.4%。同時,平原面積接近全省國土面積的一半。
根據地形地貌和水系格局,安徽省可劃分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大別山區、沿江平原和皖南山區五大地貌單元。其中,淮北平原接近全省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全省種植土地總面積為6.51萬平方千米,根據種植土地的面積構成和空間分布,旱地面積最大,3.08萬平方千米的旱地接近全省種植面積一半;全省林草覆蓋面積為5.23萬平方千米,覆蓋著包括喬木林、灌木林、喬灌混合林、天然草地、人工草地等10種類型的林草。
合肥獲得道路「雙料桂冠」
位於中部,安徽已經成為「承上啟下」的交通樞紐。我省鐵路與道路路面面積為0.22萬平方千米,36.87%的路面分布在淮北平原區,23.45%分布在江淮丘陵區,22.69%分布在沿江平原區,10.51%分布在皖南山區,6.48%分布在皖西大別山區。
鐵路路網總長度0.39萬千米,合肥市鐵路路網累計最長,銅陵市累計最短;公路總長度7.34萬千米,六安市公路累計最長,銅陵市累計最短;城市道路總長度1.44萬千米,合肥市城市道路長度最長,銅陵市最短;鄉村道路總長度15.78萬千米,六安市鄉村道路累計最長,銅陵市累計最短。
高空下探,我省房屋建築(區)佔地總面積0.7萬平方千米,以低矮房屋建築(區)為主,佔房屋建築面積的85.86%。44.46%的房屋建築(區)分布在淮北平原區,22.22%分布在沿江平原區,19.5%分布在江淮丘陵區,8.21%分布在皖南山區,5.61%分布在皖西大別山區。
《安徽省測繪條例》將適時修訂
下一步,安徽省各職能單位將在此基礎上紮實開展常態化地理國情監測,形成可持續的測繪地理信息服務能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的地理國情支撐。 據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李世蘊介紹,即將適時修訂《安徽省測繪條例》,進一步優化地理國情監測的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
合肥晚報 ZAKER合肥記者 樂天茵子
(責編:郭宇、馬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