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網友向我們發來一張照片:一位穿著藍白相間防護服的醫護人員,背對著鏡頭,雙手握拳,舉高。
儘管看不到照片裡的臉,卻能清楚認出防護服背上的幾個字:「孫一辰,好好學習」,以及一串英文,一個名字,和2020.2.14的日期。
她在防護服後背寫下的幾個字,也是一位杭州母親,跨越七百多公裡的距離,在自己隨身的防護服上寫給自己孩子最深沉的愛。
照片裡這位醫護人員來自杭州,叫做宮曉豔,是浙江大學邵逸夫醫院ICU病房的護士長。2月12日,浙江又一支37人醫療隊馳援湖北。宮曉豔便是其中一員。
浙江37人醫療隊馳援湖北荊門
防護服上寫字,是一線人員的「傳統」
時間撥回到2月14日清晨,湖北荊門的一家酒店。
同事走到房間門口,遞給宮曉豔一件白色防護服。分發的同事一邊遞交,一邊喊,大家趕緊穿戴好,十點,要迎接收治第一批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
▲網絡資料圖
在防護服上寫字,已經成為許多投入一線救援醫護人員的「傳統」。正好又碰上特別的日子,一些年輕同事想了想,用筆在防護服的胸口位置,寫下自己情侶的名字,還補充了一句,「節日快樂」。
宮曉豔拿起筆,也準備在衣服上寫些什麼。再過幾個小時,他們就要走進剛搭建好的ICU病房,開始一場從沒經歷過的戰鬥。
2月12日,宮曉豔與其他36位醫護人員組成的浙江省支援湖北荊門醫療隊從杭州出發,一路來到浙江對口支援的湖北荊門,正式開始當地的重症救治工作。
荊門當地已經沒有直接的ICU病房可供使用。在到達荊門的兩天時間裡,她和同事們一起把帶來的設備和儀器重新組裝、改造,從無到有,最短時間裡重新創造出一個能直接投入使用的重症患者集中收治病房。
作為ICU護士長的宮曉豔責任更重一些。做標準預防措施培訓,制定護士防控工作流程,她幾乎沒給自己留出多少休息時間。
直到夜裡她開完會,空下來,終於有空和丈夫打個視頻電話。但讓她有些難過的是,丈夫和她說,因為太晚,兒子辰辰已經睡下了。
出發前,兒子很爭氣沒哭
但拉著媽媽的手就是不肯松,捨不得!
宮曉豔確定前往荊門是2月10號的事情,也就是出發前的兩天。
那天中午,宮曉豔的丈夫孫江明接到妻子打來的電話,說「報備一下,準備和同事一起去湖北了。」
孫江明有些緊張。雖然知道妻子很有可能就要趕赴前線,但沒想到會這麼突然,一點準備都沒有。
上一次讓這位丈夫感到緊張,還是2月初的一天。醫院突然打來電話,說急診接了一位疑似新冠肺炎病例,需要宮曉豔去支援。那一晚,宮曉豔忙了一個通宵,回到家之後保險起見,把自己和丈夫孩子都「隔離」了。
幸好,最終結果出來,病人的檢測結果呈陰性,倒也虛驚一場。
其實宮曉豔很早就申請了去湖北支援的請戰書。但領導一開始沒答應,說先緩緩,畢竟你在ICU作為護士長,資歷最豐富,要把杭州的工作先管好。尤其是醫院此前已經抽調了ICU病房的許多骨幹力量出發支援,ICU重症監護室的力量已經有些吃緊。
那晚,宮曉豔回來和丈夫說,醫院很多物資都準備好了,保暖設備,衣物這些。私人行李宮曉豔帶得很少,基本就幾件保暖的隨身衣物。
夫妻倆一商量,決定把這個消息也告訴自己的兒子辰辰。
辰辰很爭氣,沒哭,但拉著宮曉豔就是不鬆手,捨不得。宮曉豔心裡也難過,就和兒子講,媽媽這次去湖北,是為了救更多的病人,讓大家都健康起來。
辰辰問,為什麼要去這麼久?為什麼要去這麼危險的地方啊?宮曉豔也難過,緊緊抱住了兒子。
媽媽什麼時候能回來?
春暖花開的時候就回來了!
12號出發的那天早上七點,丈夫孫江明拉著行李箱陪宮曉豔出門。因為小區封閉管理,夫妻倆一路走到小區門口,最後孫江明目送著妻子和同事坐車趕去醫院集合。
因為太早,夫妻倆沒忍心喊醒兒子。等辰辰睡醒,發現媽媽已經出門了,很是失落。
今年讀三年級的辰辰其實已經懂得一些了。他後來在日記裡寫,「我很生氣媽媽為什麼報名,媽媽說她要去救人,我又問媽媽什麼時候回來,媽媽說讓我好好學習,春暖花開的時候就回來了。從我媽走之後我就每天都夢到她,我希望媽媽能早日打敗病毒安全回來。」
其實那天,宮曉豔在出發時就哭了。幾位合作十幾年的老同事趕來送行,她把大巴窗戶搖開,握住手,忍不住紅了眼眶。
早上六點上崗,每天凌晨12點後才休息
「孫一辰,好好學習」
是她最想和寶貝兒子說的一句話
宮曉豔所在的這支救援隊實力非常強,醫護人員涉及重症醫學科、傳染病科、呼吸科、護理部等不同科室,35位全都是優秀骨幹力量。
但儘管如此,一到湖北她和同事們立刻就投入工作,已經沒有多餘時間去想自己的親人和愛人,儘管他們每一個人都在思念。從12號到今天,她幾乎每天都在凌晨12點之後才休息,第二天早上六點,再重新回到崗位上。
丈夫孫江明說,這幾天他每天晚上都會等到十點多,等宮曉豔開完總結會,空下來了,夫妻倆打開視頻,說說話。之後,她還要準備第二天的工作再睡覺。
「她說荊門這裡後勤還可以,住的不差,飯都會有專人送上來給醫護人員們吃,沒受什麼委屈。」
我會保護好自己的。宮曉豔時常和丈夫說。
眼前這件來湖北後第一次穿的防護服,宮曉豔最終拿筆在衣服的背後寫下了「孫一辰,好好學習」這幾個字。
這也是她最想和寶貝兒子說的一句話。
她讓同事拍了照,作為紀念,然後把照片發給了丈夫。
醫護人員不計得失,不求回報
「兒子,你一定要好好學習迎頭趕上」
孫江明說,妻子有時候會把自己的「曉」寫成「小」,「一眼就看出這肯定是她自己寫的。」
讓宮曉豔高興的是,有一天晚上辰辰還沒睡,終於在視頻上和兒子見了面。宮曉豔忍住情緒,和孩子說了很多話,心裡最記掛的事情終於實現了。
後來,這張照片被許多人看到了,感動到了很多人。
辰辰就讀的採荷第三小學老師們也看到了。學校有很多學生家長此次都投入到了湖北的一線救治工作,班主任看到照片,也趕緊發微信慰問了宮曉豔。
前幾天晚上11點,宮曉豔看到並回復了班主任,並留了很長的一段話:
我自己在醫院工作,看到醫護人員的辛苦和無奈,委屈和壓力,我曾經不止一次的說過,以後絕不會讓我的孩子行醫!
但這次的荊門之行,我的想法改變了。我們進入荊門地區後,所有的街道空無一人,突然看到2排警察身穿防護服,全副武裝給我們敬禮。車子很快開過去了,我的眼淚止不住的流下來。
那會我就在想,孫一辰也要學醫,這是一份崇高的職業,是不計得失,不求回報的。但是學醫要求很高的,要學習好才考的進,所以現在就要好好學習!
宮曉豔曾經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說過,「病人進了ICU,可以說是一腳踩在人間,一腳踏在天堂,而我們就在這個結界上,拼命地把他們拉回來。」
工作十多年,看慣了生離死別,但能把病人救回來,仍會感到由衷的高興。
孫一辰,你也要好好學習,讓媽媽一直高興下去啊!
句句戳心!
這些一線醫護人員防護服上的字,請記住
記者 李維和 通訊員 戚燕琦
編輯 小杜
杭州日報 誠意出品
更多新聞下載杭州首席新聞客戶端
「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