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人:華中科技大學德語系教師 貝蒂娜·毛瑟
我是德國人,上個月剛來到武漢,進入華中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工作。剛到這裡,我就迫不及待去了黃鶴樓、省博物館……武漢真是一座非常迷人的城市。未曾想,沒過幾天,這座城市就發生了大事。
第一次聽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在今年1月初,剛開始我只是瞄了幾眼新聞。後來,關於疫情的消息越來越多,我還是沒太當回事。
因為學校放寒假,我身邊的外國同事們有的回了國,有的去中國其他城市旅行。我因為還有口語考試,留在了學校。直到1月22號,也就是武漢宣布封城的前一天,我都還在一家機構裡教課。
原本,我的假期計劃是去黃陂,他們那本有一個專門邀請外地遊客參與當地傳統年俗的節慶活動。我原本很期待。很遺憾這個活動被取消了。
1月23號,隨著疫情發展,封城消息發布了,我還是很難相信。作為一個德國人,我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傳染病,特別是一整座城市被封鎖的情況。但我相信這應該是一個阻止病毒傳播的好辦法。特殊情況應該有特殊辦法。
城雖然封了,但我們也可以出門。我現在每天還是會出門鍛鍊,去超市買生活必需品也是沒問題的。目前物資沒有緊缺,這一點我是確定的。上周末我就在學校外面逛了逛,說實話,我很好奇外界情況。結果,看到那麼寬的馬路上居然一輛車子也沒有,我再次驚呆了。
我的家人都在德國,平時通過Skype和微信保持聯繫。好在我的孩子都比較理性,並沒有特別擔心。他們很關注中國政府實時更新的確診人數、疑似患者數以及死亡人數,認為不到3%的死亡率還不至於恐慌。
但我跟身邊的一些熟人交流,發現有人感覺卻不是這樣。人長時間宅在家,難免變得緊張和情緒化,特別是家裡有孩子的,一連宅幾周實在不是容易事。而我來武漢是一個人,沒有照顧家庭的負擔,所以還好。
學校和我們外籍師生之間的溝通一直都很通暢。我們住在國際學生公寓,管理員第一時間給我們提供了口罩。公寓每天都在消毒,門口有人監測體溫。學校還給所有學生發郵件告知疫情,以及各種社區生活的信息。31號開始,學校還為我們每天送來免費的飯菜。我覺得華科的老師們和後勤部門都做得非常棒。
目前我身體感覺良好,生活一切正常,嚴格遵守戴口罩、勤洗手的預防措施。疫情當前,確實有很多事需要面對。保持冷靜,找點事做,別閒著——這就是我現在所努力做的。
上觀新聞正在徵集抗擊疫情新聞線索。
無論您是患者、家屬、一線工作者,還是身處武漢及周邊的普通市民,如果您有關於這次疫情的故事、見聞,請與我們聯繫。
聯繫方式如下:
記者 殷夢昊 微信/電話 13162822376
記者 王 瀟 微信/電話 15216704513
記者 楊書源 微信/電話15216825039
記者 張凌雲 微信 rtclouds 電話 13585695928
記者 王 倩 微信/電話 15620692605
記者 李楚悅 微信/電話 18801794272
記者 雷冊淵 微信/電話 15900859665
記者 鄭子愚 微信/電話 15800910823
記者 肖書瑤 微信/電話 15201920158
記者 李彤彤 微信/電話 13857726992
記者 脫 崟 微信/電話 17801077237
記者 胡雨松 微信/電話 18801939657
編輯郵箱:zaifei@jfdaily.com (來信請註明聯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