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4 15: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
一群身著漢服的年輕人
齊聚上海國際時尚中心,
他們將傳統漢服與個性時裝相結合,
變成一副副作品在此PK、走秀。
對漢服發燒友、設計師來說,
在追逐漢服精細和顏值的同時,
更是在致敬傳統文化。
10月11日下午,2021春夏上海時裝周「中國徐州漢服設計大賽決賽暨頒獎典禮」在上海國際時尚中心舉行。在這場傳統與時尚的碰撞中,一套套融合了漢服元素與現代潮流的設計,表達著年輕設計師們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讓漢服這一傳統服裝制式煥發出全新的活力。
《左傳》中註解「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這裡的章服之美,就是說漢服的華美。漢服最主要的特點是交領右衽,上衣下裳。來自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時尚藝術設計專業研究生二年級的學生孫曉婷充分牢記這一點,並為此次大賽設計的系列作品取名「東風素」。
款式上借鑑了傳統漢服的衣領,胸前設計之外,還運用到了現代設計手法中的一些結構,融入了現代元素的圖案,與國潮結合在一起。系列作品既有成人款,也有親子款的組合。
溫晶晶是孫曉婷的師姐,現在是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時尚藝術設計專業研三年級的學生,她此次參加決賽的系列作品為「祈祀山川百源」。創作靈感來源於山海經中的山水元素,體現萬物合天地間之精神,山水之情之魅力,從而形成一種獨特的線條美。
「整體服飾調性為藍白色調,為了這個系列元素,我選取了流線型組合成的仙鶴圖案和山水紋樣的圖案表現,不用提花加刺繡的工藝手法體現肌理,而是創新山水紋樣面料設計,用真絲面料,新型壓花面料,刺繡面料,傳統門襟裝飾帶子。服裝還結合了中國傳統服式結構和西方結構樣式,如保留漢服的大袖衫,右衽開合領的保留,創新設計不規則的廓形設計等。」 溫晶晶說。
本屆大賽以「國潮漢風·漢家霓裳」為主題,由徐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上海紡織時尚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主辦。自2019年11月啟動以來,大賽共收到150所國內外高校、企事業單位、漢服社團等近10000餘名設計師參與。
經過角逐,27組作品入圍了總決賽。大賽由全國11位知名專家教授和設計師組成的評審組進行現場評審。最終,15號選手陳永花憑藉作品「長樂未央」榮獲金獎;18號選手鬱舒程(作品名稱:觀滄海)、21號選手魏王榮(作品名稱:墨·韻)二位榮獲銀獎;3號選手侯玲玲、劉豔、楊永琦(作品名稱:流動如生)、14號選手王璽越(作品名稱:天極)、25號選手張佳蕾(作品名稱:拾遺·重明)三位榮獲銅獎,21組選手榮獲大賽優秀獎。獲獎作品貼合大賽主題,結合漢文化特色和國際流行趨勢,創新設計並具備商業價值和市場潛力。
↑金獎作品「長樂未央」
許多參賽大學生表示,漢服正得到身邊越來越多人的喜愛,漢服愛好者之間亦喜歡稱呼對方為「同袍」,同穿漢服之意。大家希望共同助力傳播漢服文化,讓漢服越來越多的走入人們的生活。
供稿:上海國際時尚中心
原標題:《楊浦這裡古風來襲!這次漢服直接「搬到」上海時裝周!》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