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網上部分熱點初中、部分區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公布的中考成績喜報、錄取喜報和高分段統計數據,大體計算得到各區、縣(市)以及部分初中的三校錄取數據如下:
數據來源於網絡,僅供參考
如有錯謬敬請諒解
本公眾號轉發原作者文字,並非支持其觀點和態度
轉載自網絡,內容有刪節
一年一度的高考中考結束了,我有一點點自己的反思。
和平區,今年只有5421人(註:應為5100餘人),卻產生了近480個三校的神話,區內還有近600個20中學公費加指標,大家親切地稱和平區為瀋陽的海澱區。
很多人提到31和4中所在的鐵西區,大多數人的解釋是,雖然每年鐵西的中考成績不好,但是31和4中的成績從來沒讓人失望過。念一個初中名校的意義不就是考一個好的大學嘛!!!
鐵西的指標固然非常好,但是對於7000+人的鐵西區,僅看今年,四中指標368人,31指標442人,鐵西人數按7000人算,4中的指標率是5.2%,31中的指標率是6.3%,加一起是11.5%的4+31的指標率,指標率在市內五區全是比較高,但是鐵西的缺點是沒有一個像模像樣的初中,鐵西的私立在成長中遇到了很大的挫折,鐵西的公立第一校放在和平是第5名,瀋河是第5名,皇姑是第3名,鐵西的公立第二校更是微不足道了,放在大東是第3的位置。
有人說今年鐵西新初一竟然10000人,還有人說鐵西有郊區,郊區的人口也就800到1000人,那麼今年新初一9000人,所以鐵西需要緊急頒布6年的政策,防止31、4中的指標比例被稀釋的更嚴重。 對比和平,和平今年5421人(註:應為5100餘人) ,今年470人三校,有200人的公費,還有498個20的指標,其中指標率是10.88%,也就是說雖然鐵西是兩個好高中,但是兩個好高中指標率與和平一個學校(20)的指標率差不多。
鐵西31+4的指標率是11.54%,和平20的指標率是10.88%。
再看皇姑區,很多人習慣把皇姑區的高考成功區歸結於實驗北,卻忽略了120、11自身的努力。 皇姑區今年6800人,120的指標人數446人,指標率6.5%指標率越小,只能說明升學越不容易。
但是只看指標率是否正確評價一個區的容易程度? 答案是:不一定。
皇姑考上11中,120,三校的概率是18.6%
皇姑考上3校,120的概率是11.4%
而和平考入三校,20的概率是19.8%
可以看到和平的價值所在了,皇姑高考取得的成績是由於皇姑的初中較弱,優質學苗沒有推上3校,留在了120中學。
中考今年鐵西和皇姑考的普遍不好,但是高考卻很好。很容易讓人覺得是皇姑和鐵西的升學比較困難,好苗留在了本區的120,31,4中,高考大放異彩,但是…………
幾點感受:
1.和平區繼續做大做強,終於到了獨霸的地位。和平佔了育才的57%,省實驗的近1/3,二中方面首次壓過了瀋河,一個區佔了三校總招生的1/3強,絕對的霸主。和平區今年的中考成績可以說是近幾年最好的一次,超越老對手瀋河區,實現了對其它區的絕對碾壓優勢。從目前已經公布的信息來看,126、南昌、134這和平三校今年考的都非常好,公立學校裡僅次於七中,大幅度領先於其它區的公立初中。特別是126和南昌的長白校區,由於已經連續幾年有出色的中考成績,受到家長的認可,將分校區打造成可以與總校相抗衡的熱點學校,這可以說是和平區教育做大的獨門秘籍。目前看,瀋陽市熱點初中的新建校區和分校裡,也只有126和南昌的長白校區的成績可以和總校匹敵,其它區的任何新建分校都與總校在中考成績上有不小的差距。
2.瀋河穩居第二,但被和平拉開了差距。七中依然是單校的三校率的頭兒,但限於區內其它初中這些孱弱的小兄弟們,已經無法和和平三校的狼群戰術對抗,數量就是力量啊。
3.大東躍居第三,以尚品為代表的大東子弟,三校數超過了人口大區鐵西,創造了瀋陽中考歷史上的,可能空前的以少勝多的經典案例。
4.皇姑180多個三校,150個貢獻給了省實驗,在育才和二中方面,已經沒啥存在感了。當然實驗北可能還有40個左右保送名額,然而加上去也不多啊。教育大區,不能只靠高中偶爾雄起一下,來撐門面吧。
5.鐵西繼續沉淪,全區的三校人數,只能堪堪與和平三校中的一個勉強打成平手,就這樣還要推行6年一學位。鐵西教育之路,任重道遠啊。
6.五區之外,都是個位數,不值一提。但今年的考生,當年入學時是可以擇校的,是被各種公立私立名校,反覆擼過學苗的。明年的考生,沒有這種情況了,希望能有大的起色。
明年要實行三校指標了,雖然還不知道方案如何,但對於教育弱區來說,恐怕是最後的救命稻草了。
(三校上線人數和三校錄取人數會有差別:上線人數是學校考生分數達到三校最低分數線的人數,但有個別考生雖然分數達到三校,但由於志願沒報好等原因,例如分數夠二中,但志願報的是育才,所以沒有被三校錄取。但衡量一個學校中考成績好壞,我認為還是三校上線人數更有說服力,畢竟志願沒報好而落榜三校並不能說明學生水平不夠三校,三校上線人數更能表現一個學校真實的高分段學生的水平。)
南昌中學(三校上線人數): 183人
126中學(三校上線人數): 182人
126共有總校、長白、北市三個校區。去年126北市校區三校人數是2人。去掉126北市校區,今年的126中學總校和長白校區的三校上線人數估計應該是180人左右。所以如果單算126中學總校和長白校區的三校上線率應該更高。
134中學(三校上線人數): 131人
尚品中學(三校上線人數): 147人
七中(三校上線人數): 無準確數字,應該是300人左右。
一年一度的高考中考結束了,我有一點點自己的反思。
最近的爭吵比較多,大多是圍繞在區與區之間的戰爭。
很多人提到31和4中所在的鐵西區,大多數人的解釋是,雖然每年鐵西的中考成績不好,但是31和4中的成績從來沒讓人失望過。
念一個初中名校的意義不就是考一個好的大學嘛!!!
鐵西的指標固然非常好,但是對於7496人的鐵西區,僅看今年,四中指標368人,31指標442人,鐵西人數按7496人算,4中的指標率是4.9%,31中的指標率是5.9%,加一起是10.8%的4+31的指標率,指標率在市內五區全是比較高,但是鐵西的缺點是沒有一個像模像樣的初中,鐵西的私立在成長中遇到了很大的挫折,鐵西的公立第一校放在和平是第5名,瀋河是第5名,皇姑是第3名,至於鐵西的公立第二校——清樂更是微不足道了,放在大東是第3的位置!!!!
可以看到,鐵西的教育市場存在著很大的危機。
有人說今年鐵西新初一竟然10000人,還有人說鐵西有郊區,郊區的人口也就800到1000人,那麼今年新初一當9000人計算,所以鐵西需要緊急頒布6年的政策,防止31 4中的指標比例被稀釋的更嚴重。
對比和平,和平今年5421人,今年475人三校
,有200人的公費,還有498個20的指標,其中指標率是9.1%,
也就是說雖然鐵西是兩個好高中,但是兩個好高中指標率與和平一個學校(20)的指標率差不太多
鐵西31+4的指標率是10.8%,
和平20的指標率是9.1%。
再看皇姑區,很多人習慣把皇姑區的高考成功區歸結於實驗北,卻忽略了120 11自身的努力。
皇姑區今年6842人,120的指標人數446人,指標率6.5%指標率越小,只能說明升學越不容易。
但是只看指標率是否正確評價一個區的容易程度?
答案是
不一定,
皇姑考上11中,120,三校的概率是18.6%
皇姑考上3校,120的概率是11.4%
而和平考入三校和20公+指的人數為
475+605佔和平總人數的概率是19.92%
由此可以看到和平的價值所在了,皇姑高考取得的成績是由於皇姑的初中較弱,優質學苗沒有推上3校,留在了120中學,更能看出皇姑比較薄弱。
下一個看大東,大東自從N年前雨田衰落之後,區內的沈東尚品分別崛起,大東穩居「東老四」N年,尤其今年戰勝了所謂的教育大區——皇姑區,成為教育強區的一員,作為每年人數最少的大東,一直比較低調,今年3749人,166名三校,位於市內五區中列,
1中的人數為440人,
大東考入1中和3校加一起是16.16%的比例
對比皇姑考上3校,120的概率是11.4%
再看看鐵西
鐵西考入3校今年148人,31公費+指標557人
4中公+指一共457人,
也就是考入4+31+3校比例佔15.5%
得出結論
結論1 中考今年鐵西和皇姑考的普遍不好,但是高考卻很好?很容易讓人覺得是皇姑和鐵西的升學比較困難,好苗留在了本區的120,31,4中,高考大放異彩,但是家長的損失,由誰來負責?
結論2
和平考入3校+20比例是19.92%
大東考入3校+1中比例是16.16%
鐵西考入3校+31+4中的比例是15.5%
皇姑考入3校+120比例是11.42%
瀋河考入3校+27比例等待瀋河區人數!!
結論所依據的數據,有不完善的數據還歡迎探討
依據的數據
各區考入三校人數(和平475,皇姑182,大東166,鐵西146)
各區重點人數(20 605人,皇姑626人,1中440人,31中560人,4中460人)
各區人數(和平5421,皇姑6842,大東3749,鐵西7496)
轉發的觀點和態度歸原作者所有
公眾號不持贊同或反對立場
附:部分初中2020中考錄取喜報
2020年和平區中考再創佳績。南昌中學黃浩洋同學以754分勇奪瀋陽市中考總分第一名(並列3人);全區750分以上考生佔瀋陽市1/3強;和平區中考各分數段人數校際間分布較為均衡,區域義務教育教學質量真正實現了高位優質均衡發展。
指尖瀋陽,公眾號:E文通
聚力+聚智 全面推進和平教育優質特色均衡發展(下篇)
瀋陽市尚品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