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微談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01導語
當孩子到3歲時,父母都會馬上把孩子送去幼兒園讀書,但是平時當孩子習慣於家裡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還能否適應學校集體的生活嗎,也就意味著孩子需要自己學會獨立自主,學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02寶媽誤把消息發錯群來不及撤回,孩子遭學校勸退
網上有位老師把家長群的聊天截圖分享社交平臺,當網友們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後,馬上開始了各種七嘴八舌的議論。
原來事情是這樣的,有位叫寶媽有個3歲的兒子,平時這孩子在家裡嬌生慣養,以致於孩子到了上幼兒園了,還學不會自己上廁所和吃飯。
這天,寶媽發現兒子昨天穿的衣服破了,氣馬上不打一處來,正打算發微信向朋友吐槽,不料寶媽誤把消息發錯群來不及撤回。
寶媽的吐槽內容大概為:幼兒園的老師不負責任,不管孩子的衣服破了,不帶孩子上廁所。
其他的家長看到寶媽在家長群裡吐槽,也各種支持,紛紛表示幼兒園老師太不負責。
最後,幼兒園的老師打電話給寶媽說:「李女士,根據我們上級領導研究決定,你的不當言論給學校造成惡劣的影響,所以你的孩子被退學了。」
聽到孩子遭學校勸退,寶媽不甘示弱地說:「我去教育局投訴你們,等著瞧。」
不料老師還是很堅持地說:「這是我們上級的決定,你不滿意儘管投訴」。
寶媽怎麼也沒想到,自己不當的言論會導致孩子遭學校勸退。
對此,網友們紛紛表示:自作自受,活該孩子被退學。
03分析
案例中的寶媽的做法是很不理智的,對幼兒園的老師有什麼不滿意,可以私下解決,然而這位寶媽到打算四處吐槽,不料意外地把詆毀老師的話發到家長群。
正是寶媽詆毀老師的言論使其他家長也紛紛效仿她的做法,公開吐槽老師不負責任,幼兒園的領導和老師們研究決定,讓這位寶媽的孩子退學。
寶媽的做法徹底害了孩子,由於自己的不當言論,不僅給學校造成了很多負面的影響,還導致孩子被學校退學。
04做法
當家長發現孩子在學校有問題時,怎樣的做法才是正確的?
1、與老師溝通
當家長發現孩子在學校有問題時,可以尋找老師及時溝通,先私底下了解孩子的情況後,再與老師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一味地把責任推到老師身上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2、詢問孩子
當家長發現孩子在學校有問題時,可以詢問孩子,了解孩子因為什麼事情苦惱,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如何,孩子應該是最清楚的。
3、與校方領導交流
當家長們與孩子、老師溝通無果時,可以試著與校方領導交流,尋求他們的幫助,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05結語
當家長發現孩子在學校遇到什麼問題時,不要在孩子或者其他家長面前詆毀老師,先要了解事情的原因,才能夠下定義。如果家長不考慮後果,只會把責任推到老師身上,在不合適的場合說老師的壞話,只會害了孩子。
今日話題:當你發現孩子在學校有問題時,你的做法會是怎樣?關於這個話題歡迎留言參與我們的討論。
(本文圖片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小微談育兒,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