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動作影片一般都會想起李小龍,雖然李小龍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但是他的武學思想仍然被現在很多習武者所提倡,李小龍是第一個讓中國功夫再世界上大放異彩的人,同時他也開創了自己的《截拳道》體系,然而近年來有另外一種呼聲,認為李小龍並沒有上過擂臺,因此實戰能力的強弱無法得到證實。
實戰能力遭質疑?這一觀點也遭到了不少李小龍粉絲的指責,近年來自由搏擊賽事在國內開戰的如火如荼,使人們對武術實戰產生了不同的認識,大多數人認為武術套路不過是用來繼承和表演的,而套路越繁瑣越難以實戰,對此,目前連續14個月佔據自由搏擊羽量級排名第一的邱建良發表了個人的見解,看看邱建良怎麼說。
邱建良邱建良客觀評價李小龍,思想不謀而合,他認為大多數人很少去關注他在成名之前的經歷,從1960年進入美國大學期間,主要攻讀的是哲學和心理學,正是因為這一點,才讓李小龍日後無論是在電影還是截拳道開創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當代的武者不應該只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動物。邱建良認為,習武之人在擂臺上搏擊是要用腦子去思考的,而絕非是牤牛打假,因此武者更多的表現還是在思想和肢體語言的表達方面,李小龍正是這樣一個人。
對此,不少粉絲認為:「李小龍的高度,平常人即使攀爬一萬年也達不到,李小龍的傳奇,一般人累成爛泥也書寫不了,他雖然只是一顆耀眼的流行,但是他為這個世界留下了無比摧殘奪目的光芒!」「首先李小龍是開過武館,以後才走上演員、導演道路的。」「李小龍的出現,一改中國人在西方人眼中光頭長辮旗服的形象,甚至使得西方人以為中國人個個都是武術高手,李小龍的走紅更掀起了全球功夫熱潮,美國黑帶雜誌評價他為19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