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臺高壓泵車將混凝土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地下綜合管廊施工工地;一臺臺大功率挖掘機鐵臂舒展,揮鏟鏟土……
3月18日,記者踏訪濱江南路提升改造施工工地,處處是緊張繁忙的施工場面,工人們實行「三班倒」24小時施工。根據工期安排,6月30日,濱江南路將全新亮相,屆時一條標美大道將亮相在市民眼前。
掛圖作戰趕工期 濱江南路提升改造加快推進
18日上午,南充下著紛紛細雨,在濱江南路施工現場,工人全部堅守工地,正常施工。在地下綜合管廊施工現場,4臺混凝土高壓泵車伸出長長的手臂,將混凝土源源不斷地壓到工地上,工人隨後將這些混凝土鋪平、夯實。經過加快施工,地下綜合管廊如同一條長龍,不斷向遠方延伸。
在濱江南路耀目路口,8臺挖掘機緊張作業,近20臺大型貨車整齊地排列在路邊,挖掘機不停地將棄土挖起,再倒進大貨車內,最後由貨車運離現場。挖掘機連續作業,路面很快被挖出了一道深深的壕溝。「壕溝深度達13至14米,主要用於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蘇州園林營造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南充濱江南路項目負責人王標介紹。
在濱江南路東側,除了地下綜合管廊正加快施工,道路建設也全面啟動,重型碾壓機來回奔跑,將路面壓實。「路面壓實後,將立即進行水穩層、瀝青鋪築施工。」現場一名施工負責人說。
加快濱江南路提升改造,無論是在項目部辦公室,還是在施工工地,都掛著醒目的施工作戰圖,每一項工期都細化到了天,還有一些工期甚至細化到了上午和下午、白天和晚上。王標介紹,濱江南路提升改造工程一直堅持24小時施工,工人輪班作業,人歇機械不歇,目前平均每天有300餘名工人、50餘臺機械施工。
「6月30日,市民駕車經過濱江南路時,一條全新的標美大道將出現在市民眼前。」嘉陵區城鄉規劃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說。
雙排樁作護壁 地下綜合管廊樁基施工結束
當天上午,記者在濱江南路地下管廊施工現場看到,兩排鋼筋混凝土樁整齊排列。現場一名施工負責人介紹,在地下管廊施工中,遇到了多道難題,如濱江南路地下綜合管廊設計在地下13至14米深處,低於嘉陵江水位;其次,地面泥土挖開後,地下土壤多為淤泥、砂土等,土質條件差。面對這些難題,如何確保工程質量?根據專家論證,決定先在地下打下雙排樁作護壁和支撐。「這些樁直徑為1.2米,打入地下20米深處,以保證地下綜合管廊的安全。」該名負責人說,目前地下樁基施工已經全部結束,這也標誌著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將大大提速。
濱江南路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為全省試點項目。根據設計,該管廊全長3145米,斷面寬6.2米,高3.5米,也就是說,在綜合管廊內,兩輛小汽車可並排行駛。管廊建成後,將成為南充首段地下綜合管廊,電力、通信、燃氣、自來水等各種工程管線集於一體,設有專門的檢修口、吊裝口和監測系統,實施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和管理,將成為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不僅能避免路面隨意開挖,也更加方便維修維護管網管線。(南充日報記者 李奎)
原標題:24小時施工 濱江南路6月30日全新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