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我校共有18門課程被認定為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其中,線上一流課程6門,線下一流課程4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2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6門。
2019年10月,教育部發布了《關於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力爭經過三年左右時間建成萬門左右國家級和萬門左右省級一流本科課程,以推動高校樹立課程建設新理念,推進課程改革創新,實施科學課程評價,完善以質量為導向的課程建設激勵機制,形成多類型、多樣化的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近年來,學校將一流本科課程建設作為提升本科教學質量和發展水平的核心要素來抓,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大力推動本科課程的內涵性建設和高質量發展。通過樹立課程建設新理念、加強課程思政建設、打造優秀教學團隊、優化課程教學目標、改革課程教學內容、創新課程教學方法、完善過程考核評價等方面的改革與建設,學校培育了一批高水平課程,逐步構建起國家、省、校、院四級一流本科課程建設體系,為建成本科教學質量名校,創建高水平大學提供了重要支撐。
江蘇大學首批
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名單
1.線上一流課程
課程名稱
課程負責人
課程團隊
其他主要成員
工程熱力學
王謙、吉恆松
劉濤、柏金、姜鵬
創業計劃
梅強
郭龍建、趙觀兵、周輝
汽車構造
朱茂桃、耿國慶
張樹培、薛紅濤、聶佳梅
機械製圖
黃娟
薛宏麗、侯永濤、戴立玲、盧章平
金屬材料學
袁志鍾
羅銳、程曉農、侯秀麗、丁貝
臨床基礎檢驗技術
胡嘉波
許文榮、王婷、王梅、孫曉春
2.線下一流課程
課程名稱
課程負責人
課程團隊
其他主要成員
大學英語
吳鵬
吳媛媛
能源與動力工程測試技術
康燦
_
食品加工機械與設備
馬海樂
鄒小波、陳全勝、陳斌、陸道禮
會計學
吳夢雲
姚晶晶、吳寧
3.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課程名稱
課程負責人
課程團隊
其他主要成員
汽車構造
耿國慶
薛紅濤
金屬材料學
袁志鍾
程曉農
4.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
課程名稱
課程負責人
課程團隊
其他主要成員
生物質燃氣製備過程參數控制與目標反演虛擬仿真實驗
王謙
馮永強、王爽、胡自成、李斌
大型高地隙噴杆噴霧機工作參數調控虛擬仿真實驗
毛罕平
賈衛東、楊啟志、路欣、石強
心力衰竭整合醫學虛擬實驗
龔愛華
許瀟、周崢嶸、黃攀、孫濤
智慧財產權創新創業虛擬仿真實驗項目
梅強
張海斌、杜建國、李國昊、李昕
空化現象可視化與控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
康燦
_
車身結構耐撞性與乘員保護評價虛擬仿真實驗
江浩斌
_
學校將進一步加大一流本科課程建設力度,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讓課程優起來、教師強起來、學生忙起來、管理嚴起來、效果實起來,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同時,充分發揮「一流課程」的示範引領作用,促進我校課程建設水平的整體提升。
一起了解下吧
工程熱力學
01
該課程依託江蘇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國家一流專業、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國家重點學科,不斷開展課程建設與改革,先後被評為江蘇省首屆優秀課程、江蘇省精品課程、江蘇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國家一流課程。
該課程依託中國大學MOOC平臺,通過兩年的在線開放實踐,使學生掌握能量轉換與利用的基本規律,激發學生對能源科學的興趣,並正確應用到解決工程實際問題之中,實現以課程教學推動學生解決複雜問題能力的培養。課程資源輻射國內十餘所高校及企業單位。
課程教學團隊是江蘇省首屆「青藍工程」優秀教學團隊。在教學過程中,結合能源動力工程領域典型工程案例,講授工程熱力學基礎理論,不斷將能源領域中的新技術融合到課程內容中,力求深入淺出、循序漸進地展現工程熱力學課程的魅力。
課程類型:線上一流課程
課程負責人:王謙、吉恆松
創業計劃
02
本課程把「網際網路+」教學理念移植到課程教學內容建設中,以創業計劃撰寫流程為脈絡,將課程教學內容碎片化成37個視頻,著重專門構建創業計劃的多維度立體化基礎理論知識體系,輔以嵌入創業情境的原創性教學案例,推動創業教育教學從「教得好」向「教得好、學得好」轉變。
本課程融合「線上線下」教學,通過中國大學MOOC平臺(愛課程網)串聯創業計劃知識學習和創業計劃實踐技能訓練,打造創業計劃制定能力培養的「第二課堂」,從而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和同學關係,積極採用基於線上線下教學結合的協作式學習、研討式學習和體驗式學習等教學方法,引導大學生更多地從「教中學」轉向「做中學」「做中創」「創中悟」。
課程類型:線上一流課程
課程負責人:梅強
汽車構造
03
《汽車構造》是車輛工程專業的核心課程,該課程以現代轎車為主線,使學生系統掌握汽車發動機、底盤的結構與工作原理,熟悉汽車類型、總體構造、布置形式以及汽車行駛基本原理,了解汽車領域新結構、新技術、新趨勢。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世界汽車工業的技術狀況,知悉汽車在現代化社會中的作用,理解「節能、安全、環保、智能化」的汽車技術發展方向,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後續專業課程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該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的專業課程,除了線下課堂講授及課程實驗外,還配有線上學習(包括在線課程、虛擬仿真等)模式,方便學生進行多層次知識的融合學習,使學生學中做、做中學,加深對知識結構的理解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課程類型:線上一流課程
課程負責人:朱茂桃、耿國慶
機械製圖
04
《機械製圖》是一門專業基礎課程,融合了卓越工程師教學改革成果,特色明顯。課程共10個章節、83個知識點,主要適用於機械類專業的《工程圖學》教學,也適用於近機械類和非機械類專業的《工程圖學》教學,對於社會工程技術人員強化製圖規範、提升製圖能力、鍛鍊空間思維、增強工程意識等也能獲得有效的啟發與幫助。
課程開設以來,在中國大學慕課(愛課程)平臺運行7次,選課人數超過30000人。在線開放課程在工程圖學理論體系與現代CAD建模技術支撐下,引領學生在三維空間與二維平面間穿梭轉輾,在親歷讀圖與繪圖中享受樂趣和成就感,在不經意間進入理性美與感性美結合的世界。
課程類型:線上一流課程
課程負責人:黃娟
金屬材料學
05
《金屬材料學》是一門綜合性、應用性較強的金屬材料工程專業的核心專業課,該課程在《材料科學基礎》《金屬組織控制原理》等課程基礎上,從金屬材料的合金化元素、冶金製備、熱加工、冷加工、熱處理、零部件服役、零部件失效的全壽命過程的角度,以金屬材料合金化原理為重點,涵蓋鋼鐵材料、有色金屬合金以及新型金屬材料三大內容板塊,側重於分析金屬材料的成分、製備/加工、微觀結構、性能之間的關係,系統介紹了金屬材料合金化的一般規律、金屬材料的分類、特點、製備/加工工藝及應用,注重培養學生掌握有關金屬材料學的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研究開發新型金屬材料、合理選擇金屬材料、規範製備/加工工藝、分析金屬零部件失效原因等能力。
本課程利用MOOC平臺,對於課程體系和授課內容,將《金屬材料組織控制原理》《金屬材料強韌化》等課程做了適當的匯總和應用,融入到課程內容中;引入熱加工、冶金的部分內容,形成金屬材料的全壽命流程的內容講解;同時深入企業第一線,總結眾多金屬材料學案例,將案例引入教學中;對於教學方法,採用了將知識點的學習放在MOOC平臺、將討論等放在課堂的翻轉課堂教學方法。在翻轉課堂中,以案例分析、問題討論為主,以試題講解為輔,充分發揮了MOOC時間靈活、碎片化學習的優勢,同時通過翻轉課堂,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強化了學生掌握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程類型:線上一流課程
課程負責人:袁志鍾
臨床基礎檢驗技術
06
《臨床基礎檢驗技術》是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核心課程,1993年被評為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一類優秀課程,是2004年江蘇省高等學校優秀課程群主幹課程,2006年被評為江蘇省高等學校一類精品課程。
課程主要內容涉及臨床診療過程中常規實驗室檢查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是通過各種現代生物醫學實驗手段,對人體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洩物等進行檢驗,獲得機體的功能狀態和病理生理變化數據資料,為疾病診斷、鑑別診斷、療效觀察和預後判斷提供科學依據的一門學科。學生在本課程的在線學習過程中,要求紮實基本知識、掌握基本技能和方法、初步學會聯繫臨床,為成為一名合格的「偵察兵」及具備自主學習能力打下堅實基礎。
課程主要面向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四年制本科生及成人繼續教育。課程同時是臨床醫學專業實驗診斷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作為臨床醫學類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選修課程。
課程類型:線上一流課程
課程負責人:胡嘉波
大學英語
07
《大學英語》課程一直是學校公共基礎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授課範圍覆蓋全校非英語專業所有本科生。三十餘年來,該課程持續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強化教學質量監控和保障體系,加強教風學風建設,在省內外持續產生示範效應。
2017年11月以來,《大學英語》課程正式開始進行課程思政建設,整體推行基於課程思政理念的「一體兩翼」式教學模式,深度挖掘主幹教材中思政教育資源,無縫對接大學英語「語言-文化-思維」教學目標與思政教育目標,於「無聲」中引導學生堅定立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優秀文化傳統,堅定「四個自信」,同時提升教學內容的思想內涵。該課程的課程思政建設舉措、實效和成果在全國外語教育界引起了巨大反響和示範效應,形成了全國外語課程思政建設的「江大樣本」。
課程類型:線下一流課程
課程負責人:吳鵬
能源與動力工程測試技術
08
《能源與動力工程測試技術》是能源動力類專業本科生的核心課程之一。
該課程以掌握目前能源與動力工程領域內常用的測試技術為主要目標,側重學生動手能力和工程思維培養,強調專業知識的綜合運用。課程依託能源與動力工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和能源與動力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藉助課堂、實驗室和企業實踐教育基地,將工程案例和科學研究成果引入教學過程,鼓勵學生將知識與工程實際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構建了新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有機融入測試技術發展歷程中的事例,開展基於專業的思政教育,為高素質工程型人才培養提供重要支撐。
課程類型:線下一流課程
課程負責人:康燦
食品加工機械與設備
09
該課程是國家一流專業「食品科學與工程」的專業核心課,是全國同類課程唯一一門「國家級精品課程」和「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獲批為首批國家一流課程。
課程組重視教學方法改革、教學內容建設和教學質量提升等,針對食品類學生工程基礎薄弱的現狀,構建出「三張圖、機組化、多媒體、課程群」的講授新方法,實施了「現場實物與課堂理論相結合」的教學新方案,將道德素養和能力培養融入課堂教學中,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工程素養、認識水平有了顯著提升。該課程在愛課程平臺的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中上線,並在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累計線上學習人數達1.3萬餘人。
課程組主編《食品機械與設備》等教材三部,其中兩部被列入「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一部被列入「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兩部獲批江蘇省重點教材。
課程類型:線下一流課程
課程負責人:馬海樂
會計學
10
《會計學》課程是一門面向國內經濟管理類非會計學專業本科生開設的重要專業基礎必修課程。課程組基於「會計應該為業務創造價值」的理念,提出「業財合一、流程管控」的會計教學改革方法,從業務的視角來剖析財務,不僅讓學生了解會計,更讓學生知曉業務及流程,進而深入理解業務所引發的資金運動,從而使得學生並非像會計學專業的學生那樣側重「做會計」,而是通過「懂會計」「用會計」,充分應用會計知識與信息、有效服務於企業經營管理活動,提升經營管理決策的正確性,為從事經濟管理工作奠定基礎。
課程類型:線下一流課程
課程負責人:吳夢雲
汽車構造
11
《汽車構造》是車輛工程專業的核心課程,也是江蘇大學建設車輛工程國家一流專業、首批卓越工程師計劃專業、江蘇省A類品牌專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該課程積極開展教學改革,以「寬基礎、重實踐、強能力、求創新」為理念,以「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為抓手,主動適應「新工科」建設和「新四化」發展趨勢,重視求異思維的培養,多角度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獨立思考問題、合作探索問題、歸納拓展問題,以學生不斷反饋為驅動,強調學習目標的達成,讓學生在反覆探索中學習知識、提高能力,形成了「立體化、虛實結合、深度混合、創新能力突出」的「五維融合」課程特色。
課程先後被認定為校級「842T工程」精品課程、校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省級一流課程和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課程類型: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課程負責人:耿國慶
金屬材料學
12
該課程基於國家一流專業金屬材料工程三代教學團隊積累,秉承以學生為中心理念,強化學生工程能力培養。該課程從2015年開始建設,完成了線上內容的初步搭建和線下翻轉課堂的初步準備,2016年在超星泛雅平臺上線,2017年開始在中國大學MOOC平臺上線,並經歷了多次大規模更新。
該課程2017年被評為江蘇省高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項目,2018年獲評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019年獲評為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課程已成為中國大學MOOC平臺上對於金屬材料知識點覆蓋最全的一門課程,併兼具以下特色:線上線下同步建設,配套教材於2016年被評為江蘇省重點教材;線下翻轉課堂採用案例教學,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金屬材料合金化」核心內容基礎上,強化了金屬零部件的概念和應用,強化了金屬材料的製造全流程概念。
目前該課程在本校本科生培養中已運行5輪次,並被全國多所高校學生以及企事業單位人員選修,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
課程類型: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課程負責人:袁志鍾
生物質燃氣製備過程參數控制
與目標反演虛擬仿真實驗
13
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越來越重視可再生能源在建築環境領域的應用,生物質燃氣是未來「零碳」建築的重要能源供給。面向工業化生產的生物質燃氣製備過程實驗教學在高校難以開展,故急需開發生物質氣化虛擬仿真實驗。
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依託國家級、省級重點學科實驗室,以及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的資源優勢,具有一流的實驗軟硬體條件和師資隊伍。項目將生物質氣化內部反應過程與外部氣化結果有機關聯,突破傳統實驗局限,基於氣化目標反演參數方案,創新了實驗教學設計;項目強調知識結構的系統性、最新技術的同步性、實驗模式的探究性,促進了理論與實踐更緊密的結合,實現了多元化能力培養的創新學習需求。
課程類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
課程網址:http://www.ilab-x.com/details/v5?id=4011&isView=true
項目負責人:王謙
大型高地隙噴杆噴霧機
工作參數調控虛擬仿真實驗
14
該虛擬仿真實驗是為培養農業工程人才而設計的自主研究型實驗項目。
大型高地隙噴杆噴霧機是機、電、液一體化典型智能農業裝備產品,代表著當前植保機械的技術水平。由於設備價值高、實驗場地大、實驗材料(農藥)有毒且汙染環境、操作複雜等,實際開展大型高地隙噴杆噴霧機實物實驗教學十分困難。利用虛擬實境技術開展大型高地隙噴杆噴霧機虛擬仿真實驗,堅持「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原則,緊密結合專業特色和行業產業發展最新成果,以虛補實,使學生掌握大型噴杆噴霧機的結構特點及其關鍵部件的調節原理,掌握大型高地隙噴杆噴霧機合理的機械工作參數、噴霧參數等調控技術,可用於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農業電氣化、農業工程等專業課程實踐教學的需要,滿足《農業機械學》《智能化農業裝備》等課程的實驗需求,也可以滿足其他涉農專業或非涉農專業的「知農、愛農、為農」文化教育的需求。
課程類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
課程網址:http://nzxy.ujs.owvlab.net/virexp/
項目負責人:毛罕平
心力衰竭整合醫學虛擬實驗
15
江蘇大學醫學院自2016年起全面實施基於「器官-系統」的整合課程體系,配套開設系統醫學實驗,自主開發相應的虛擬仿真實驗項目。
「心力衰竭整合醫學虛擬實驗項目」以心臟結構與功能為基礎,以血流動力學為中心,以心衰病因與臨床症狀為主線,整合心臟解剖結構與影像讀片、機能學虛擬實驗等內容,使之貫穿於「病例導入、基礎醫學虛擬實驗、臨床醫學虛擬診斷和微病例模擬訓練」四個模塊,解決傳統教學過程中的學科、流程、實踐和邏輯的4個脫節問題,實施知識體系、實踐技能以及臨床思維3個層次的整合與場景融合,促進知識、技能、思維、創新和人文等要素轉化為診療能力,突出體現了「整合」+「混合」的特色。上線運行以來獲省級以上獎項3個,軟體著作權1項,且國內同行廣泛採用,評價良好。
課程類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
項目網址:http://www.ilab-x.com/details/v5?id=4013&isView=true
項目負責人:龔愛華
智慧財產權創新創業虛擬仿真實驗
16
本虛擬仿真實驗以新能源汽車零配件創業公司為背景,將專利知識博弈決策貫穿整個創業經營過程,採用先進的3D建模技術,以系統動力學、博弈論為基礎,構建模擬企業創業經營場景。學生可以組建團隊,創辦公司,通過不同角色的扮演,完成企業戰略規劃、融資、採購、生產、銷售等流程決策模擬。同時融入專利布局、挖掘、研發、交易、維權等多方博弈、動態決策。項目自動對創業經營決策多環節、多維度進行綜合評分。通過虛仿實驗培養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決策能力,增強學生專利研發、保護和維權的意識和能力,使學生獲得創新創業深刻的情感體驗。
課程類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
項目網址:http://www.ilab-x.com/details/v5?id=4008&isView=true
項目負責人:梅強
空化現象可視化與控制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
17
該項目以流體工程中的空化現象為切入點,採用虛擬仿真手段描述空化的特徵並實施空化控制,從單個知識點出發向工程延伸;藉助3D動畫與數據曲線相結合的立體講義,還原肉眼無法觀測的裝備內部瞬態空化現象,使學生能夠在虛擬環境中理解並掌握空化的本質;構建虛擬的泵空化實驗系統,採用圖形和曲線刻畫泵內空化的初生和發展與泵性能變化的關聯,使學生在虛擬的空間對空化進行控制,並理解空化對泵運行的影響機制。
本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可以在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和桌面系統運行,解決了傳統空化實驗教學中的難題,達到傳授核心專業知識、解釋複雜空化現象、促進學生工程能力培養、開拓學生視野的目的。
課程類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
項目網址:http://www.ilab-x.com/details?id=3224
課程負責人:康燦
車身結構耐撞性與乘員保護評價
虛擬仿真實驗
18
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加,由汽車碰撞引起的交通事故頻發,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與財產損失。在車輛工程專業課程教學中開展汽車碰撞與安全保護方面的理論與實驗教學顯得尤為重要。
江蘇大學車輛工程專業教學團隊依託國家級車輛工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江蘇省汽車工程重點實驗室等先進教學科研平臺,基於真實車輛建立高精度數位化車輛仿真模型,綜合運用數位化假人、有限元仿真軟體、人機互動VR等技術,開發了「車身結構耐撞性與乘員保護評價虛擬仿真實驗」,高精度仿真實車碰撞實驗全過程,輸出有效實驗數據,不需要專門的大面積實驗場地、昂貴的儀器設備、實驗車輛和假人,通過「虛實結合、以虛補實」,達到等效於實車碰撞實驗的教學效果。該虛擬仿真項目已在全國二十多個高校和汽車企業推廣應用,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課程類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
項目網址:http://www.ilab-x.com/details?id=3231
課程負責人:江浩斌
審核|吳奕
統籌|楊雨
編輯|楊雨
來源|教務處
愛江大,請點亮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江蘇大學18門課程獲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