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300多萬志願者投身防疫一線 這些人和事讓人感動

2020-12-16 大河網

大河網訊(政務記者申華 康世甫)在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役中,總有一群人讓人感動。在城市社區、在村鎮、在交通卡口、在車站機場,到處都有他們忙碌的身影,他們就是中原大地閃耀著的「志願紅」,他們就是最美的志願者。

「全省共有300多萬志願者參加了防疫志願服務。」「他們為人民群眾築起了疫情防控的生命線,充分彰顯了理想信念、愛心善意和責任擔當,詮釋了淳厚樸實的河南人民互助友愛的大愛情懷。」2月27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題第十八場新聞發布會,河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趙雲龍動情地說道。

◆依託志願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全省300多萬志願者參加防疫志願服務

疫情發生後,河南省迅速行動,廣泛動員。1月28日,河南省文明辦就向全省發出了《關於號召廣大志願者積極參與疫情防控的倡議書》,並在媒體公布了各級志願服務負責同志聯繫方式,通過層層發動,形成了省市縣三級動員的積極態勢。

河南省委省直工委下發了《關於在疫情防控中開展省直機關黨員志願服務進社區的通知》,截至目前,省直機關共有134個單位,組織7000多名黨員志願者,下沉到321個社區開展防疫防控志願服務,累計服務16.3萬小時。

趙雲龍介紹,據各地上報的數字,南陽市有40萬志願者、濮陽市有37萬志願者、信陽有32萬志願者、許昌有23萬志願者、商丘有21萬志願者、鄭州有21萬志願者一直堅守在防疫一線,全省共有300多萬志願者參加了防疫志願服務。他們在各級黨組織的統一領導下,依託志願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全面參與到阻擊疫情的各項行動中。

◆防疫知識宣傳、社區和村莊值守、協助企業復工復產、心理健康諮詢……全省志願者踴躍參與各類服務活動

趙雲龍說,全省廣大志願者踴躍參與防疫知識宣傳、社區和村莊值守、交通站點檢查疏導、防疫物資運輸、協助企業復工復產、心理健康諮詢、代辦購物、特困群體幫扶等服務活動。

這些事讓人感動:

在防疫宣傳中,志願者們通過發放宣傳手冊、張貼標語、懸掛條幅,利用村大喇叭、宣傳車等宣傳防疫政策和防疫知識;網絡文明志願者積極利用微博、微信、志願河南網絡系統等在網上傳播各地各部門抗擊疫情的措施成效,普及疫情防控知識,講述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公安民警、基層群眾的感人故事,有效引導了社會輿論;文藝志願者創作發布了一批抗疫歌曲、戲曲、詩歌、繪畫、剪紙、書法、快板、公益廣告等文藝作品,凝聚眾志成城、團結一心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

鄭州市組織各級文明單位選派黨員志願者到全市各高速站值守。南陽市中心城區145個機關事業單位的27000多名志願者到199個社區800個值勤點,全天24小時輪流值守。商丘市147支街道社區志願者隊伍、320支文明單位志願者隊伍、38家志願服務組織堅守在全市的各個社區、服務站點。新鄉組織6000餘名志願者到862個無主庭院協助工作。濮陽市華龍區宋麗萍愛心志願服務隊,組織150名志願者,輪流為5個無業主小區進行值守,每天為59戶留守老人買菜購物。

長垣市為全力保障衛材物資供給,組織各職能部門、企事業單位及基層文明實踐志願者1000多人,主動為企業聯繫原材料、招工,協調生產環節的突出問題,供應生活必需品。平頂山魯山縣、郟縣等地的黨員志願服務隊進入防疫物資生產企業,為企業全負荷生產提供後勤保障。

省衛健委的12320衛生健康熱線專門安排一批心理諮詢志願者進行心理諮詢疏導;省衛健委派出30名心理諮詢專家赴武漢,為患者和一線醫護人員進行情緒安撫和心理關懷。鄭州市開通46條心理諮詢熱線,238名具有專業資質的心理援助志願者已為近5000名求助者進行了心理疏導。新鄉市開通了抗「疫」一線心理防護熱線,500餘名心理諮詢志願者通過網絡、電話等方式緩解群眾疫情期心理焦慮。

◆捐款捐物、無償獻血、參與雷神山醫院建設……凡人善舉,處處彰顯河南人的責任擔當

「河南省各級道德模範、好人群體、優秀志願者們在防控疫情關鍵時刻,紛紛捐款捐物,展現了出彩河南人的道德光輝。」趙雲龍介紹,還有很多普通群眾,在關鍵時刻義無反顧地加入到志願服務中來。

這些人讓人淚目:

新鄉道德模範、身邊好人等以個人和集體名義捐款捐物達4000多萬元,包括全國道德模範裴春亮捐款500萬元、全國道德模範範海濤捐款662萬元、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鄧志軍捐款500萬元。全國道德模範黃久生為家鄉捐贈防護用品,注資200萬元,把潢川一家服裝廠生產線快速改造成隔離衣、口罩生產線,現日產隔離衣3000件、日產口罩將達到7萬個。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宋兆普在第一時間推出中藥防疫視頻,並配置5000份中藥劑免費發放群眾。河南省道德模範賀新義、宋振廷各捐款捐資10萬元。

春節以來,無償獻血志願者主動獻血4.6萬人次,其中有16位新冠肺炎康復者無償獻血6000毫升,不僅保障了我省血液需求,還分四批支援武漢。

周口項城市的劉愛偉和劉強兩兄弟把參加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的1.8萬元生活補貼,全部捐給老家項城市的愛心團隊,用於購買防護用品;工程結束後,兄弟倆在武漢做起了義工。洛陽嵩縣的村民向武漢捐獻10萬斤大蔥,開封祥符區的3位村民捐給武漢1.6萬斤胡蘿蔔。三門峽湖濱區劉升升已經在武漢雷神山醫院ICU病區做了22天志願者。

「在3月5日學雷鋒志願者日即將到來之際,我代表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對仍然在抗疫一線無私奉獻的廣大志願者們表示衷心感謝和崇高敬意!謝謝你們,請保重!」新聞發布會的最後,趙雲龍為志願者們送上了深深的祝福。

相關焦點

  • 海南省大學生志願者投身疫情防控一線 戰"疫"同行
    其中,歸鄉的大學生志願者成為抗疫隊伍的重要力量。海南日報記者近日了解到,我省眾多返鄉高校學子紛紛加入鄉村、社區疫情防控隊伍,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前提下,為打贏這場防控阻擊戰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投身戰「疫」 青春閃耀  海南師範大學大三學生胡莉琪家在東方市東河鎮廣壩農場。今年放寒假後,她每天都密切關注媒體上有關疫情的報導。
  • 山服大學生志願者:防疫一線書寫青春之歌
    這其中就有山東服裝職業學院的大學生志願者們,他們主動投身疫情防控,加入志願服務的大軍,為群眾送溫暖、為防疫作貢獻,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青年擔當,書寫出新時代的青春之歌。他作為一名高校大學生,積極響應國家和上級號召,主動請纓,參加村委組織的防疫志願者隊伍。在志願者執勤過程中,他克服嚴寒等困難,無時無刻都嚴守崗位。有的村民給志願者送來了愛心雞蛋,愛心蔬菜,這深深的感動了杜德一,各位志願者也相互鼓勵,有的在群裡唱歌加油,有的做詩鼓勵,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村民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在村委會的統一指揮下,守護著全村人的生命安全。
  • 上海交大密院青年學子志願者活躍在各地基層防疫一線
    來自社區的感謝信疫情爆發正處寒假,曾言主動聯繫社區,成為一名志願者。因為這個崗位,讓她有機會去觀察以往不曾察覺的人和事,被瑣粹的幸福所感染,她也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點滴幫助,用溫情驅散疫情下的陰霾。疫情當前,密院還有很多青年學子像曾言一樣,在假期中義無反顧地投身於抗擊新冠肺炎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作為志願者活躍在各地基層防疫一線。
  • 城管內勤女隊員請纓投身防疫一線
    孫瑩原本是執法隊一名內勤人員,此次疫情出現後,因為防疫工作量大,執法隊人員緊張,她將孩子送到老人家中,主動請纓到防疫一線,做轄區三類場所的疫情防控工作,而在全市整個城管執法系統,除了一直奮戰在一線的外勤女隊員外,像孫瑩一樣主動要求到一線的城管內勤女隊員不在少數,沒有什麼豪言壯語,孫瑩說:「就是隊裡人手緊張,這項工作又很重要,我是老隊員又是黨員,對轄區熟悉,肯定要上的。」
  • 河南16位新冠肺炎康復者無償獻血6000毫升,分四批支援武漢
    在新聞發布會上,趙雲龍介紹,在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役中,我省廣大志願者、志願服務組織、志願服務工作者踴躍投身到防疫一線的各項行動之中,在城市社區、在村鎮、在交通卡口、在車站機場等到處都是志願者忙碌的身影,中原大地處處閃耀著「志願紅」,築牢了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群眾基礎,為人民群眾築起了疫情防控的生命線,充分彰顯了理想信念、愛心善意和責任擔當,詮釋了淳厚樸實的河南人民互助友愛的大愛情懷。
  • 他們為防疫一線人員送夜宵,讓「防疫人」感受到家的溫暖
    部分河源好人和志願者與鄺俊浩為防疫一線人員送雞粥 由於疫情的影響,鄺俊浩所經營的天下為鮮土菜館一直處於歇業中。看到一線防疫人員夜晚工作非常辛苦,鄺俊浩萌生了給檢查點工作人員送夜宵的念頭,「一線的防疫人員那麼辛苦,讓他們上晚班時能吃到夜宵,也算是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從2月22日起,鄺俊浩開始為防疫人員製作愛心夜宵,並親自開車送到附近的上城街道6個疫情防控檢查點。後來,由於經濟壓力及人手不足的原因,鄺俊浩開始感覺到有點吃力。
  • 戰「疫」一線的志願者
    5日,在晉江市英林鎮鈔井村出入口,看到有機動車駛來,兩名身穿紅馬甲、肩披紅綬帶的年輕人飛快上前,一個給車上的人檢測體溫,一個用消毒液給車輪消毒。這對默契的搭檔其實是孿生姐弟,都是大三學生。從報名參加平安志願者至今,他們已經在抗疫一線堅守了一個月。
  • 為一線防疫志願者付麗梅「共圓英雄夢」│ 20把愛心椅、40份蔬菜包...
    龍頭新聞訊(記者 李丹 文/攝)為了讓全國的疫線英雄感受到全社會的敬意,助力他們實現溫暖夢想,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日前聯合全國媒體發起「共圓英雄夢」活動,徵集100個戰疫英雄的溫暖心願或他們的困難及訴求,天天正能量將設置300萬元公益金,與全國媒體聯動,共同組織正能量合伙人、志願者團隊
  • 星暉動人心 共濟迎春來——水運行業志願者的防疫一線故事
    他們各盡所能,有的在社區幫助有困難家庭採購運送生活物資,有的義務幫助社區做好外來人口登記,有的對醫護人員及其家屬進行幫扶,還有人為血庫無償獻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面對疫情,每一名志願者,每一份小力量,都是戰勝疫情的希望之光。本期,我們聚焦水運行業志願者在防疫一線的故事,與您分享別樣溫暖。
  • 【戰「疫」一線】佳木斯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廣大黨員幹部,積極投身...
    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的廣大黨員幹部,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志願服務,他們的身份從機關幹部變成了生命「守護者」和疫情「瞭望者」,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裡,他們堅守崗位,把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為疫情防控工作付出了艱辛的努力。許彬是市文廣旅局防控疫情志願者。
  • 130個交通測溫點 1200餘個志願者崗位 江門防疫一線築牢「銅牆鐵壁」
    目前,全市交通運輸系統在一線共成立了 85 個臨時黨支部、黨員先鋒崗,將黨旗插到防疫第一線,把戰鬥堡壘建在戰 " 疫 " 最前沿。最近有接觸過發熱的人嗎 ……" 深夜裡,江門市蓬江區潮連崗志願者勞彩玲還在記錄過往人員信息。家住潮連的勞彩玲是一名上班族,看到網上有志願者申報時,她放棄了晚上陪伴孩子的機會,選擇了報名參加。因其家住潮連,勞彩玲還主動請纓要求值守 20 時— 24 時的深夜崗,這樣其他住得遠的志願者就可以在白天值守了。
  • 雙守雙共|青浦區紀委監委:監督防控做到位,投身一線共甘苦!
    雙守雙共|青浦區紀委監委:監督防控做到位,投身一線共甘苦!1月27日傍晚,在滬蘇浙高速公路道口,第二巡察組何若安匆忙結束了自己的春節假期,作為青年志願者同醫護人員和警務人員一道,衝鋒在了疫情防控第一線。春節期間,像何若安一樣積極投身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紀檢監察幹部還有很多——村居、街鎮、巡察組、派駐組、委機關的紀檢幹部紛紛提前取消休假,投身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
  • 省副食茅臺王子青年志願者服務隊榮獲第24屆「河南青年五四獎章...
    、河南省青年聯合會公布了第24屆河南青年五四獎章評選結果。河南省副食有限公司茅臺王子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等30個青年集體榮獲第24屆「河南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是共青團河南省委、河南省青年聯合會授予河南省優秀青年集體的最高榮譽。
  • 「一線抗疫群英譜」這個春天,那一抹鮮亮的「志願紅」?隴原志願者...
    她們在做好執勤工作的同時,還為來往行人和車輛發放宣傳單,並叮囑戴好口罩,做好防護措施。在她們的帶動下,村裡的大學生都陸續加入了龐溝村疫情防控志願者先鋒隊。「我們村裡只有3個村幹部,要是沒有這些大學生志願者的協助,我們根本忙不過來。」龐溝村黨支部書記伏海龍說,自從1月26日以來,村裡家家戶戶關門閉戶,村幹部不僅要值班值守,還要幫助村民採購日常生活用品。
  • 來自金普防疫一線的這些照片,這些故事,每一幀都讓人感動!
    一組組真實珍貴的「鏡頭」,讓我們見證著發生在身邊一幕幕的感動,以及所有人的堅守和付出!12月18日上午,借第二次核酸檢測採樣的「出門」機會,一位高姓的居民,偷偷把一封感謝信塞到社區人員手裡,感謝信在社區工作人員中傳看,很多人都感動地流下了眼淚。12月20日一早,大連「硬核」喊話大媽又出現在社區核酸採樣現場了。
  • 防疫一線的「小蜜蜂」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在全民戰疫、全員防控的形勢下,水電基礎局職工積極響應公司黨委號召,在做好自我防控的同時積極參與當地疫情防控工作。在這場沒有硝煙的防疫一線,這些「小蜜蜂」無畏地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 「出彩河南人」2020感動中原候選人事跡簡介
    攝影展上,4000多幅照片、20多萬文字,曲曲折折佔據了三四千平方米展廳,生動記錄了240個貧困村莊的滄桑巨變,集中展示了河南脫貧攻堅的壯闊歷程。2010年他摘取了中國新聞界最高榮譽獎——長江韜奮獎(長江系列)。
  • 奔波在防疫一線的「獨腿勇士」:「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他忙碌而又認真的樣子,成了戰「疫」前線一道感人而又亮麗的風景,成為了人們心中奮戰防疫一線的「獨腿勇士」。身殘志堅的「軍人楷模」「就如同他名字一樣,範農勤是一位勤勞樸實的人。」提起範農勤,周邊的居民紛紛翹起大拇指。據了解,範農勤20歲當兵入伍,成為一名武警戰士。入伍期間,他把滿滿的愛國熱情獻給祖國和部隊。
  • 3國百人志願者線上合作,為伊朗翻譯中國防疫經驗
    在伊朗的社交媒體上,活躍著一個叫「中伊防疫互助小組」的志願者組織,來自三個國家的200多名志願者,編譯中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各種資料,通過網際網路向伊朗民眾普及防控知識,架起了一座攜手抗疫、守望相助的信息橋梁。 據新華社報導,「中伊防疫互助小組」的發起人是曾在德黑蘭教過中文的北大中文系在讀博士陳彬彬女士。
  • ​留學生化身臨時翻譯 投身防疫志願服務
    這位帶著口罩、拿著信息登記表,正與外籍留學生進行語言溝通的志願者名叫小龍,來自巴基斯坦,目前是江蘇大學臨床醫學的在讀博士。後來當他聽到有志願者招募,便毫不猶豫的加入其中。一幹便幹到了現在。 我作為醫生,我也想用自己的方式,去幫助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