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漳浦5月5日電 (記者 詹託榮)今年初,習近平總書記與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進行座談時,重點談到如何做「四有」縣委書記——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在提及「心中有民」的時候,習總書記再次以谷文昌為榜樣,還深情回憶起東山島的沙灘和木麻黃。
2015年4月7日,人民日報刊發專稿《三十四年後的追尋,時代先鋒:「四有」書記谷文昌》;4月15日,福建省委書記尤權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谷文昌,生命有涯而精神不死》。
如何不斷從谷文昌精神中汲取改革發展的動力,全力推進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建設,成為福建上下關注的重大課題。近日,福建省漳浦縣委書記沈志平接受人民網記者的專訪,暢談如何以谷文昌精神為引領,全力推進「富美漳浦」建設,加快漳浦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步伐。
從谷文昌精神中汲取改革發展的力量
人民網記者:漳浦縣與東山島同屬漳州,這種地緣因素,您對谷文昌精神的內在本質以及如何從谷文昌精神中汲取改革發展的力量,是不是有更深入的感悟與體會呢?
沈志平:是的,谷文昌同志是人民的好公僕,縣委書記的好榜樣。在他幾十年的工作生涯中,特別是在擔任東山縣委書記期間,團結縣委一班人,帶領全縣軍民與嚴酷惡劣的自然環境作鬥爭,成功地治理了風沙災害,從根本上改變了惡劣的自然環境和貧窮落後的面貌,為東山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覺得,他真正彰顯出了一名黨員幹部的光輝形象和崇高品格,這種精神感召,對我的工作,對漳浦當下的改革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的引領意義。
人民網記者:谷文昌精神與焦裕祿精神一樣,具有豐富的時代內涵,具有穿越時空、亙古不變的價值,對此,您是怎麼理解,又該怎樣來學習這種精神?
沈志平:正如習總書記指出的,「生命有限,很多英雄模範人物崇高精神的形成過程也是有限的,但形成了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一個永恆的定格。」
學習弘揚谷文昌精神,重點就是要學習他一心為民的高尚情懷,學習他求真務實的良好作風。谷文昌始終牢記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毫無保留地把一生獻給人民。學習谷文昌精神,就要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從解決好群眾最需、最盼、最急的問題入手,選準發展方向,不冒進、不跟風,實實在在地幹,堅決杜絕「政績工程」、「形象工程,讓廣大群眾更好享受發展成果。
人民網記者:一名縣委書記離世幾十年了,為什麼人民群眾依然那樣深情地懷念他、崇敬他?
沈志平:這個問題同樣可以從習總書記在對谷文昌同志的「點讚」中找到答案:「福建東山縣縣委書記谷文昌之所以一直受到廣大幹部群眾的敬仰,是因為他在任時不追求轟轟烈烈的『顯績』,而是默默無聞地奉獻,帶領當地幹部群眾通過十幾年的努力,在沿海建成了一道惠及子孫後代的防護林,在老百姓心中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以谷文昌精神為引領推動漳浦跨越發展
人民網記者:身為縣委書記,在您看來,漳浦如何以谷文昌精神為引領,制定符合當地實際的發展戰略,為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建設作出貢獻?
沈志平:我們漳浦縣地處閩南金三角,是一個擁有2145平方公裡土地、267公里海岸線、3560平方公里海域面積與89萬人口的文明古縣、資源大縣、旅遊強縣、花卉名縣、海西重點臨港石化產業基地。
近年來,漳浦縣歷屆縣委接續奮鬥,圍繞「富美漳浦」發展定位,加快打造「一城四區」發展布局。「一城」就是把縣城建設成為海西生態宜居宜業濱海新城;「四區」就是做大做強古雷石化產業園區、漳浦經濟開發區、廈門港南岸新城漳浦片區、現代農業示範區,全面推進工業新型化、城鎮園林化、農業現代化,全力推動漳浦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的臺階。
人民網記者:推動這些發展,漳浦有哪些具體舉措?
沈志平:具體來說,我們重點抓了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工業發展。為加快培育產業集群,提升工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我們堅持把工業發展放在全縣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工業發展當做主任務來攻堅。同時,通過大力推行「飛地工業」,引導工業項目向開發園區集中,促進產業集聚,注重把好項目準入關,包括產業布局、投資強度、稅收貢獻率等,努力引進一批大項目好項目。
二是抓重點項目。漳浦正處在經濟發展新的上升期,急需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急需用大項目、好項目來支撐產業又好又快發展。我們實行一項目一策、一項目一掛鈎領導,通過建立現場辦公協調機制和項目「會診」制度,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碰到的困難和問題,特別是要重點強化要素保障,著重打好古雷區域、縣城區域和廈門港南岸新城漳浦片區等三大重點區域徵遷戰役,全力為項目建設掃除障礙;今年要保障好28個項目,2000多億投資落地建設,著重打好三大徵遷戰役,一是涉及8個村的整島搬遷工作,二是涉及3個鄉鎮近2萬畝的徵地工作,三是涉及10個村5.85萬畝的收海工作。
三是抓生態旅遊。漳浦是「原中央蘇區縣」、中國民間藝術(剪紙)之鄉、全國文化先進縣、中國縣域旅遊品牌百強縣,擁有天福茶博物院、東南花都、濱海火山國家地質公園等4處國家4A級景區,擁有趙家堡、詒安堡、錦江樓、漳浦文廟、藍廷珍府邸等5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基礎上,我們致力發展設施農業、生態農業、休閒農業和觀光農業,豐富充實旅遊觀光業。重點抓好生態旅遊規劃,對全縣旅遊產業進行高品質的規劃提升,引進一批具有雄厚實力的大企業、大財團,不斷完善旅遊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打造具有漳浦特色的「金木水火土」旅遊品牌。
四是抓作風建設。為確保以上重點工作落到實處,我們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縣長、八場攻堅戰指揮長任副組長,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作風保障,提高領導幹部主動作為、敢於擔當意識,在縣直機關全面開展「積事」大清理活動,提高機關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實現「零積事」常態化。推行「一線」工作法,抽調1200名幹部在項目徵遷一線,確保重點工作順利推進,為漳浦加快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提供保障。
人民網記者:福建省委書記尤權書記強調指出,全省各地要緊緊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主動適應新常態,把握新機遇,對此,漳浦縣有什麼新的部署、新的舉措?
沈志平:漳浦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省委的指示精神,把主體責任牢牢記在心中、真正扛在肩上,當前及今後一段時間,我們將抓好發展工業、重點項目、生態旅遊、綜治維穩、村級換屆、衛生計生、安全生產、「兩違」治理這「八大重點工作」。
抓發展、抓落實最終體現在項目的投資上。今年漳浦縣共梳理出省市重點項目102個,年度計劃投資159.9億元;全縣全年計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10.8億元。各級各部門要扎紮實實開展工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跟蹤籤約項目促開工,推進在建項目促竣工,確保完成今年工業發展目標。
我們還要抓工業促增長,實現招商項目接續到位、困難企業幫扶掛鈎到位、重點企業動態監測到位;抓項目促投資,加速項目前期工作,加快在建項目進度;抓服務促保障;抓機制促落實。我們將以谷文昌精神力量引領和推進漳浦的深化改革和跨越發展。